APP下载

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2018-04-20杨丽萍

医药前沿 2018年12期
关键词:阻塞性依从性症状

杨丽萍

(安岳县中医医院护理部 四川 资阳64235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COPD)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呼吸性系统疾病,随着全球环境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COPD主要表现出不完全气流受限,且具有发展性的病态。有关研究认为与肺部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在2016年,COPD成为第五位全球经济负担较重的疾病[2],给患者及其家人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为有效提高COPD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提高患者肺部功能,本文从护理干预的角度入手探究其对COPD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在35~72岁;平均年龄(47.2±1.9)岁;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在35~77岁;平均年龄(48.3±2.1)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40例患者常规护理方法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1)加强心理指导。因COPD的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引起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社会活动减少,易引起焦虑与抑郁的心理。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应根据患者心理特点为其讲解病症,与患者达成积极的沟通,疏导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多向患者列举治疗成功的案例,树立起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加强健康教育。许多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不甚了解,也没有意识到规范自身行为对改善病症的重要性。因此,在护理中指导患者了解COPD相关知识,识别并远离影响COPD的危险因素,例如戒烟戒酒,避免处在粉尘及刺激性气体的环境中,尽量避免同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接触等。鼓励患者保持每日15h以上的低流量氧疗,并向患者详细介绍吸氧对改善疾病症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提高患者氧疗依从性。(3)加强气道护理。临床治疗COPD通常采用无创呼吸机,以35℃进行痰液湿化,并配合拍背等措施辅助患者有效排除痰液。排出痰液后,给予患者适量的饮水。若患者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出现呼吸急促或不畅的现象,则须考虑是否有导管扭曲、患者体位不当或呼吸道堵塞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处理,以保持患者呼吸频率与呼吸机同步。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病房的巡视,定时仔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动脉气血的变化调整呼吸机相应参数,使患者将呼吸功能逐渐调整到正常范围内为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护理疗效;(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1.4 疗效判定

COPD疗效评判标准中主要考察的项目为咳嗽、咳痰、肺啰音、喘息、胸痛、呼吸困难、易感冒等。无症状为0分,轻度症状为1分,中度症状为2分,重度症状为3分。患者依从性在患者出院时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对本研究中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疗效

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出现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啰音、易感冒等临床症状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的评分有着显著的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临床症状总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护理疗效对比

2.2 比较两组护理后患者依从性

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按时按规定用药、定期复查、康复训练及戒烟戒酒的依从性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对比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被认为与香烟烟雾、有害气体或颗粒吸入引起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感染也被认为是引发COPD的重要因素之一[3-4]。临床上将COPD分为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在稳定期的COPD病理表现出上皮增生、鳞状上皮化肉芽肿,支气管腺体增大,分泌亢奋。急性加重期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化脓性炎症,伴随明显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坏死与溃疡[5]。COPD临床症状起病较缓慢,且病程较长,咳嗽咳痰等症状随病程的发展而变化。患者在长期肺功能下降,机体代偿甚至失代偿的状态下会出现呼吸急促而表浅,引起患者呼吸肌过度紧张,耗氧量随之增加,呼吸功能进行性下降[6-7]。在治疗时间较长,医疗费用较高等多种压力,部分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甚至出现抗拒治疗的消极心态,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

因此,在临床治疗外,临床研究开始关注对COPD患者的护理干预。李娥在其研究中提到,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也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8]。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给予试验组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气道护理后,试验组患者在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的评分有着显著的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临床症状总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心理疏导及气道的日常护理,患者病症有明显的减轻,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有效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情绪。患者在获取疾病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及心理疏导下能够正确理智的面对疾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从而避免危险因素加重病症。同时,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还能够在掌握相关疾病知识下积极有效的预防疾病发展,并能够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减轻病症。比较两组在护理后的依从性可见,试验组患者在按时按规定用药、定期复查、康复训练及戒烟戒酒的依从性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的护理干预能使患者清除的认识到自身疾病,并能够约束自身坚持健康检查、定时定期用药和坚持氧疗,提高患者的遵医嘱行为,调动起了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与依从性。

综上所述,加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与治疗效果,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化治疗的被动状态为主动,从而预防COPD并发症,在临床诊治COPD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张秋艳.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2):137-138.

[2]尚茜,商伟娜,翟琳,李娟,刘淑娟.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癌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03):346-348.

[3]赵梁燕,陈华良.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3):90-92.

[4]索仲.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209-210.

[5]张文馨,刘红霞.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S1):104-107.

[6]潘培育.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7):333-335.

[7]王明丽.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02):34-35.

[8]李娥,钱绪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家庭无创通气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0):949-950.

猜你喜欢

阻塞性依从性症状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