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并发症的临床影响探究

2018-04-20余运平

医药前沿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个体化医护人员血压

余运平

(成都市德康医院 四川 成都610000)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已经成为内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中,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时间较长,患者需要长期对血压水平进行控制,否则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中,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通常采用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便帮助患者病情的恢复。因而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择了近一年来接收的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选择对象

我院选择了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5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6人。在实验组中,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0例,患者年龄在62~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岁;体重在48~80千克之间,平均体重为63千克;病程在2~10年,平均病程为6年。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有13例,患者年龄在63~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岁;患者体重在46~78千克之间,平均体重为65千克;病程在2~9年,平均病程为5年。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体重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采用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主要从用药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两方面进行。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要注重患者饮食的营养均衡搭配,尽可能保证患者血压平稳。在用药方面,医护人员要为患者讲解用药的相关知识,包括用药时间、作用、禁忌、以及不良反应等,然后告诫患者按照医嘱服药,让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在实验组中,在对其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血压变化进行密切监测,观察患者的收缩压变化[1]。

(2)医护人员要注重与患者进行沟通,与患者保持密切的联系,建立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和良好关系。

(3)护理人员要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患者由于疾病影响往往会出现焦虑、紧张、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因而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为患者讲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4)对患者进行出院护理,在患者出院之前,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家属进行积极的指导,使其掌握高血压的测量方法,从而便于患者在家中进行血压测量,这样患者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血压情况,从而控制自身血压水平。

1.3 评定标准

按照有关标准对患者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行统计,其并发症主要包括脑卒中、心律失常、心绞痛、以及血肌酐升高等,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数量越多,其发生概率就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用%表示计数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当P值<0.05时,表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可以发现,实验组中患者的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对照组中,脑卒中患者5例、心律失常8例、心绞痛患者4例、血肌酐升高患者2例,总发生概率为72%。而在实验组中,患者出现脑卒中现象的有1例、心律失常的患者有3例、心绞痛患者有2例、血肌酐升高患者有1例,总发生概率为2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所示。

表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中老年人群中,该病比较常见,多由于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引起的,患者在患有高血压之后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治疗过程,且通常伴有脑卒中、心律失常、心绞痛、以及血肌酐升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心脑血管疾病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病症,其危险系数较高,能够促使患者致残甚至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因而需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采用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阶段,在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个体化护理干预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群,注重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2]。在个体化护理干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护理,多让患者摄入蔬菜水果,禁止患者食用油脂过高的事物,鼓励患者多食用植物纤维类事物,从而保证饮食平衡,防止患者由于饮食不当而导致血糖升高,影响后期治疗和康复。同时要保证患者良好的生活作息和充足的睡眠。此外,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充分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情绪变化、兴趣爱好以及文化程度等,从细节进行护理,从而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为患者讲解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以及疗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回答,始终对患者保持微笑,与患者交谈时要注视对方以表示对患者的尊重,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而提升护理效果。本次研究中,选择了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出现发病症的人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病率为23%,而对照组发病率为72%,两组差异显著,P<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通过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而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1]呼旭梅.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护理,2016,28:231-132.

[2]刘秀芹.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 心血管病杂志,2014,18:159-160.

[3]沈洁.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J].天津护理,2012.20:130-131.

[4]李玉花.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作用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541-543.

[5]马玉青.观察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C2(12):142-144.

[6]冯文鲜,顾靓,韩红玉,等.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及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J]. 中外健康文摘,2013,17:237-238.

[7]郭宜萍,张笑红.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1(27):78-79.

[8]王丽.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6(17):40-41.

[9]张士翠,付 菱.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7(12):56-57.

[10]]朱春莲.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213-214.

猜你喜欢

个体化医护人员血压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稳住血压过好冬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