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噻吗洛尔与卡替洛尔联合曲伏前列素的降眼压作用及影响血脂的作用分析

2018-04-20傅光碧羊薇邓苗苗

医药前沿 2018年12期
关键词:噻吗素组眼压

傅光碧 羊薇 邓苗苗

(德阳市人民医院眼科 四川 德阳618000)

前言

青光眼属于眼科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而针对于青光眼的临床治疗,其治疗的关键在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眼内压。据有关研究报道,给予患者使用局部降眼内压药物(如噻吗洛尔、卡替洛尔、曲伏前列素)能够延缓或控制青光眼的发作,甚至能够有效预防高眼压症进一步发展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为此,本文通过研究噻吗洛尔与卡替洛尔联合曲伏前列素的降眼压作用及影响血脂的作用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抽选在本院接受青光眼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将全部的患者按照用药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即单用曲伏前列素组(n=30例,单独采用曲伏前列素治疗)、A组(n=30例,噻吗洛尔+曲伏前列素)、B组(n=30例,卡替洛尔+曲伏前列素)。在单用曲伏前列素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31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4±3.21岁。在A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在30至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8±3.41岁。在B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在31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41±3.3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其无较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单用曲伏前列素组单独采用曲伏前列素进行治疗,每晚1次,每次1滴。

A组的治疗方案曲伏前列素+噻吗洛尔,B组则是曲伏前列素+卡替洛尔。具体方法如下:

给予A、B组患者在清晨的7∶00与傍晚的18∶00分别使用噻吗洛尔和卡替洛尔各1滴,将药液点于下结膜囊内,不能过快地闭上双眼,压迫泪道大约2分钟的时间。夜间使用的时候,先使用上述两种药物1个小时后再给予两组患者使用1滴曲伏前列素,滴药方式与方法与噻吗洛尔、卡替洛尔一致。由一名护理人员测试三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眼内压值。测量的时间规定在早上9∶O0。1只眼睛均检测2次。若是2次检测的差异值大于2mmHg,可重新检测第3次,将其中最不合理的数值去除掉。眼内压取2次测定的平均值。在研究进行的第45、90天的日常检查中,患者在7∶00使用药水点眼后,9∶00之后再对患者的眼内压值进行检测。在研究进行的三个月后,先对已经空腹12小时的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检测,患者在7∶00使用药水点眼后,9∶00之后再对患者的眼内压值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将三组患者的眼压情况以及血脂水平作为本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根据将本次研究所得的研究数据结果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用χ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眼内压

见表1,可知相比单用曲伏前列素,A、B组的眼内压降低比较显著(P<0.05)。

表1 对比3组的眼内压(±s)

表1 对比3组的眼内压(±s)

单用曲伏前列素组3022.97±2.6419.47±2.4718.74±1.84 A 组3023.32±2.9817.02±2.1417.38±1.87 B 组3022.74±2.7816.84±1.7416.38±2.47

2.2 血脂水平

见表2,可知A、B组的血脂水平基本相近(P>0.05)。

表2 对比3组的血脂水平(±s)

表2 对比3组的血脂水平(±s)

单用曲伏前列素组 30604.71±150.412517.61±502.71 170.79±49.35 A 组 30492.87±160.582140.58±421.58 139.85±52.47 B 组 30489.71±161.272128.58±418.52 135.27±52.47

3.讨论

噻吗洛尔、卡替洛尔均具有降低房水生成的作用,这种功效使二者能够有效降低眼内压,因而在青光眼或高眼压症的临床治疗中常常使用到[2]。而曲伏前列素属于一种可以高效降眼压的药物,并且该药物还具备有理想的耐受性,1天给予患者使用该治疗药物能够促进房水外流,药效作用长,安全性高[3]。但由于部分的患者在使用曲伏前列素进行医治的过程中必须要添加辅助药物(如噻吗洛尔、卡替洛尔)才可以有效降低眼内压至目标值,尤其是对于已经处于晚期的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来说,单独使用曲伏前列素已经不能实现目标眼压值,必须要加用辅助药物。由于治疗机制互补,曲伏前列素前和噻吗洛尔、卡替洛尔联用可能会对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的降眼内压作用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另外,A、B组对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有相似的影响。在短期治疗上,两组药物对患者的血脂水平影响基本相似,但是在长期治疗上,局部使用噻吗洛尔会让患者面临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威胁,因此针对于患者的血脂水平的治疗,需谨慎使用该药物。

综上所述,在曲伏前列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噻吗洛尔、卡替洛尔两种药物治疗青光眼或高眼压症,其疗效基本相近。

[1]张慧芝,李庆超,袁军,等.噻吗洛尔与卡替洛尔联合曲伏前列素的降眼压作用及影响血脂的作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0(03):319-322.

[2]李俊.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和噻吗洛尔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6,24(04):315-317.

[3]徐家窈,陈海波,刘红山,等.白内障伴青光眼血脂比、胰岛素敏感性、眼内压和角膜内皮细胞的相互关系[J].广东医学,2017,38(10):1515-1518.

猜你喜欢

噻吗素组眼压
外用噻吗洛尔治疗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鱼藤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马来酸噻吗洛尔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姜黄素对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中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姜黄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组织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兔小梁切除术后奥曲肽对眼压及滤过泡的影响
噻吗洛尔在预防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