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喜疗妥乳膏联合微波照射治疗重症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

2018-04-20肖银张春桂

医药前沿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外涂外渗乳膏

肖银 张春桂

(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西 梧州54300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重症患者最重要的给药途径,由于其给药见效快、效果明显,是目前临床上抢救治疗不可缺失的重要措施之一。输液外渗是指在静脉用药期间由于各种原因药液从血管漏出进入血管周围组织,一般表现为局部疼痛,常为烧灼痛、刺痛,局部出现红、肿,严重者局部皮肤发黑、变硬甚至坏死[1]。重症医学科患者往往不能进食,在治疗疾病给药的基础上,还需从静脉补充大量的营养和电解质,长时间的静脉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血管通透性改变极易发生血管外渗,特别是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加之患者常伴有躁动不安等原因发生外渗的几率增高。虽然我们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但由于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输液外渗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在一些患者身上。发生输液外渗后如果处理不及时妥当,则进一步引起局部皮肤的肿胀淤紫、疼痛,甚至局部组织坏死,严重者还可导致医疗纠纷,扰乱正常医疗护理工作。输液外渗增加了患者痛苦,影响疾病康复进程,给护理工作带来了难度,我科采用喜疗妥(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涂联合微波照射治疗静脉输液外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护理体会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期间发生输液外渗患者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在28~75岁之间。以上患者输注的药物有抗生素、甘露醇、氯化钾以及一般的辅助治疗药物等。输液部位为手背、前臂、肘部、足背、小腿、颈外静脉,50例患者在应用上述药物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皮肤瘀紫、患者自觉局部发热疼痛、触痛明显,红肿面积(3cm×3cm)~(6cm×7.5cm),其中6例患者有数个小水疱形成,未破溃,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例。排除意识障碍和因输液外渗导致局部皮肤溃烂、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56.10±4.82)岁;对照组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6.13±4.90)岁。两组患者输液渗出面积及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在静脉输液外渗部位周围3cm范围内外涂喜疗妥乳膏,轻轻按摩3分钟,然后用微波治疗仪照射15分钟,每日3次,连续治疗3天以上,具体看好转程度(本组病例治疗时间均在3~7天之间);对照组采用在静脉输液外渗部位周围3cm范围内单纯外涂喜疗妥乳膏,轻轻按摩3分钟,每日3次,连续治疗3天以上,若连续治疗7天未好转视为无效,则改用其他方法进行治疗。干预治疗后每天观察并记录肿胀消退情况、皮肤温度及颜色、患者自觉疼痛是否缓解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每天观察并记录肿胀消退、皮肤温度、颜色及疼痛缓解情况。通过询问清醒患者疼痛程度或配以参照疼痛评分量表进行疼痛程度评估。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水肿消退,皮肤温度与颜色正常,无疼痛;好转:水肿消退,皮肤温度正常,颜色较前变浅,疼痛减轻;连续治疗7天无明显好转视为未愈。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方法治疗静脉输液外渗7天的总有效率比较。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x100%。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7天,观察组治愈患者20例,好转患者4例,其中1例未愈患者因病情重抢救无效死亡;对照组治愈患者10例,好转患者6例,9例患者经连续治疗7天未愈。表1可见: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4%)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治疗开始后7天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水肿消退、皮温及颜色正常、疼痛缓解所需要的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水肿消退、皮温及颜色正常、疼痛缓解的时间比较(天)

3.护理

3.1 微波治疗时的护理

在静脉输液外渗部位周围3cm范围内,予外涂喜疗妥乳膏并轻轻按摩3分钟使药物吸收,调节微波治疗仪,输出功率230W,距离照射部位约15CM[2],直接照射患处,每次15分钟。清醒患者感觉温热为宜,护理人员密切观察,避免误伤。

3.2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静脉输液外渗一旦发生,不但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方法。护士在静脉穿刺时应有计划的选择输液部位,保护患者的血管;选择质量好、管径合适的留置针;刺激性强的药物稀释后再注入;护理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并不断提高穿刺技能。

3.3 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

3.3.1 局部皮肤的护理 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输液部位情况,一旦发生输液不畅要立即查找原因,输液部位肿痛时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如有出现液体外渗的迹象,立即外涂喜疗妥乳膏,并采用微波治疗仪照射。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爽,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有利于水肿的消退,水疱的疱液较多时可在无菌操作下抽出疱液[3],并用生理盐水清洁,必要时外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

3.3.2 疼痛的护理 使用疼痛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安慰开导患者,治疗尽量集中操作,减少不必要的疼痛刺激,局部肿胀部位可冷敷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减轻疼痛,注意观察老年患者因疼痛、休息不佳引起的血压升高[3]。

3.4 注意事项

喜辽妥乳膏说明书指出喜辽妥可用于治疗静脉炎、血肿、挫伤、肿胀和水肿,以及静脉输液和注射引起的渗出,偶见局部皮肤或接触性皮炎,因此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禁忌用于对乳膏任何成份或肝素高度过敏者,不能直接涂抹于破损的皮肤和开放性伤口,避免接触眼睛或粘膜。微波治疗有镇痛、解痉、消炎作用,对肌肉、肌腱、周围神经组织炎症效果显著。眼睛、睾丸对微波特别敏感,治疗时应注意防护。对严重出血倾向、局部严重水肿、孕妇子宫区等应禁忌使用。

4.讨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是临床护士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保证药物发挥作用的关键条件。但输液外渗和输液性静脉炎除了与护士的穿刺技术有关外,还与许多因素有关,如药物的渗透压、浓度、酸碱度等,患者的血管条件、疾病因素等,都是造成这两种并发症的重要条件[4]。因此,寻找一些治疗输液外渗和输液性静脉炎的更有效方法,对临床护理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4]。本研究采用喜疗妥乳膏外涂联合微波照射,经临床使用证明是治疗静脉输液外渗较为有效的方法。

喜疗妥软膏的活性成分是多脂酸黏多糖或称组织性肝磷脂,它作用于凝血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抑制分解代谢酶和影响前列腺素及补体系统具有抗炎作用,促进间叶细胞合成具有促结缔组织增生作用,故对防止浅表血栓形成、阻止局部炎症、加速水肿吸收和促进组织再生具有重要意义[4]。喜疗妥乳膏渗入人体皮肤后,对病理改变有较好治疗作用,可软化血管壁,消除血管周围红肿,并能缓解疼痛,对皮肤无刺激,可促进伤口愈合。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人体组织吸收微波能量使温度升高,产生热效应,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组织细胞膜通透性增强,组织代谢增快,促进局部病变代谢产物吸收,同时可解除肌肉痉挛、消除堆积乳酸,起到消炎、解痉、止痛作用[5]。本研究把两者联合应用,得到满意效果。由表1可见,治疗开始后7天,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2可见,在治疗有效的患者中,对照组单纯使用喜辽妥乳膏外涂静脉输液外渗周围,在水肿消退、皮温及颜色恢复正常、疼痛缓解所需要的时间均比两者联合治疗的观察组要长。若单一使用喜辽妥乳膏外涂静脉输液外渗部位,由于没有热效应的作用,药物的吸收程度欠佳,起效时间不够快,且不能充分发挥药效,而微波治疗刚好弥补以上不足。喜辽妥乳膏和微波治疗均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微波照射还可促进喜辽妥乳膏的吸收,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快速达到消肿、止痛,缓解输液外渗带给患者的痛苦。两者合用可起到协同的作用,因此两者联合治疗静脉输液外渗具有起效快,缩短病程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魏爱霞.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5):313-313.

[2]梁兰,陈莹,宁良群,等.微波配合喜疗妥药膏治疗甘露醇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蛇志,2015(03):260-261.

[3]贾春燕,杜欣,孙爱华,等.氦氖激光联合喜疗妥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激光杂志,2012,33(2):62-62.

[4]宫玉环,王建芸,方永华.两种方法治疗输液外渗和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22-123.

[5]葛引观.鲜芦荟汁涂抹联合微波照射治疗静脉炎[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11):720-720.

猜你喜欢

外涂外渗乳膏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板蓝根注射液新功用
马应龙痔疮膏外用新功效
内服外涂联合治疗单纯疱疹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配方筛选及工艺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氯霉素氧化锌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
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64例湿疹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