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时机对于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探究

2018-04-20侯东麒

医药前沿 2018年12期
关键词:时机肠梗阻体征

侯东麒

(天水市中医医院外一科 甘肃 天水741000)

急性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运行时受机械因素、神经失调、血运障碍等影响,致使肠道功能出现紊乱的症状,可对患者机体新陈代谢产生直接影响,致使其循环系统及肾脏产生功能性伤害,严重时可导致死亡[1]。本文旨在探究不同的手术时间对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89例作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20~72岁,平均(45.23±12.34)岁,发病原因:17例肠粘连,6例肠肿瘤,5例肠扭转,7例腹外疝,8例肠坏死;研究组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21~72岁,平均(45.25±12.36)岁,发病原因:肠粘连18例,肠肿瘤6例,肠扭转7例,腹外疝7例,肠坏死8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办理入院后,均给予保守治疗措施,内容包括禁食水、肠胃减压、营养支持、纠正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在进行保守治疗阶段中,医护人员需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病情变化,同时采取适当的辅助措施,准确判断患者的疾病程度。对于保守治疗24h内无效、肿瘤、绞窄性肠梗阻等患者,及时实施对应的手术治疗,结合患者发病原因,为其选取合适的手术方案,对于黏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可选择部分肠切除吻合术或肠粘连松懈术治疗;肠扭转患者可选择部分肠切除吻合术或扭转复位术治疗;嵌顿疝患者可以实施部分肠切除吻合术疝修补术治疗;结肠肿瘤患者可给予肠造瘘术或肿瘤根治术治疗。根据上述的手术方式,对照组于发病48h后进行治疗,研究组于发病48h内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2],显效:腹痛、腹胀等症状及体征消失,辅助检查结果回复正常;有效:腹痛、腹胀等症状与体征有所缓解,辅助检查有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变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记录两组死亡及肠坏死情况;记录两组恢复情况:包括手术恢复时长、住院时长、肠胃恢复时长。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由SPSS21.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数单位由[n(%)]表示,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单位,χ2表示组间对比,P<0.05是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肠坏死率、死亡率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肠胃恢复时长、住院时长、手术恢复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s,d)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研究组(n=46)12.85±4.95a 10.86±3.83a 14.96±5.74a对照组(n=43)21.83±6.8218.31±5.0223.95±4.80

3.讨论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外科急腹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排气排便困难等,其发病原因较复杂,并且病情发展迅速、起病急,如不能采取及时的处理措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该病的治疗难点是选择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大多数学者认为先进行保守治疗,如保守治疗没有效果,再进行手术治疗,但会延误治疗的最佳时间,可能会致使病情恶化[3]。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肠坏死率及死亡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该组的手术恢复时长、住院时长、肠胃恢复时长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表明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及时的治疗手段,适当选择手术时机,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生存率高。原因分析可能是:急性肠梗阻的疾病诊断较容易,而治疗的难点是治疗手段及选择手术时机,大多数学者提倡先进行保守治疗,针对保守治疗不起效或肠绞窄或腹膜炎的病患才实施手术治疗,一部分病患或许因为出现肠扭转,又或者因为肠内压力太高导致肠壁血液运输发生障碍、肠穿孔或肠坏死,最终错失最佳的手术时机,最终导致生存率下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升高[4]。一些患者过分依赖保守治疗,会出现毒素吸收、肠道细菌移动,增加脓毒症、中毒性休克等现象。选择手术时机,需要经过全面综合的分析,包括患者发病原因、身体情况、病理以及保守治疗的结果,明确其有无肠绞窄,再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手术方案。一般可依照下列指标判定:出现腹肌紧张的体征,腹痛持续性加剧;脉象细弱、血压降低,发生严重感染或休克;呕吐物果酱样褐色或带血,疑似大便出血或腹穿为血性;X线检查发现肠腔增大,保守治疗24h无效[5-6]。嵌顿疝没有手法复位表征的患者需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复发性肠套叠、钡剂灌肠复位这需进行早期手术;癌性肠梗阻者需实时早期手术;乙状结肠扭转者需给予急诊手术进行治疗。受样本例数及时间等因素制约,关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急性肠梗阻患者于发病48h内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能降低死亡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长,预后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陈边强.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6):111-112.

[2]韩羽,秦入金,王中怡,等.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临床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0):23-24.

[3]葛琪.不同手术时机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18):53-54,57.

[4]施岸鹏.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6):737-738.

[5]沈志刚.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6,22(9):74-75.

[6]董宝利.急性肠梗阻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效果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6,48(1):61-62.

猜你喜欢

时机肠梗阻体征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
卫气营血阶段性与内毒素血症兔不同时相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