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FIB、C-反应蛋白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临床意义

2018-04-20林成汪伟

医药前沿 2018年12期
关键词:纤溶血浆病情

林成 汪伟

(铜陵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安徽 铜陵244000)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病,可累及心血管系统,其器官损伤和病情活动的重要病理基础是免疫性血管炎的广泛存在[1]。RA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预测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本病可导致高凝及血栓前状态[2]及因炎性反应引起关节内、外血管病变,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探讨血浆FIB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门诊及住院RA患者6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6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8.5±11.3)。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符合2010年ACR/EULAR制定的RA分类诊断标准,所有RA患者均按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评分)分组,其中活动期RA组32例,病情缓解组28例。所有患者均排除血栓性疾病,肾功能均正常。同期选择正常体检者30作为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29例,年龄28~66岁,平均(47.2±11.8)岁。三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各组于空腹抽取静脉血三管,分别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FIB﹑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及采用魏氏法测定ESR。其参考区间:FIB:2~4g/L,CRP:0~0.5mg/L;ESR:0~20mm/h,测定结果大于正常参考区间上限即为阳性。所有试剂均采用原装进口试剂,同时质控在控。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相关性行Person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RA患者组及对照组血浆FIB、CRP及ESR水平的比较

RA活动组血浆FIB、CRP及ESR水平较RA缓解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FIB及ES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

表 RA患者组及对照组血浆D-D、CRP及ESR水平的比较

2.2 RA患者血浆FIB、CRP与ESR相关性的比较

Person相关分析显示,RA活动组血浆FIB合CRP与ESR成正相关(r=0.594,r=0.622,P<0.05),而缓解组血浆FIB合CRP与ESR无明显相关性。

3.讨论

RA 是一类与免疫紊乱等因素有关的累及全身的以外周关节损害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3],短时间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从而导致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下降,简便快速早期诊断、预示病情活动和疗效的实验室指标对RA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认为RA是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T、B淋巴细胞均参与。活动期RA 患者体内因细胞因子活化及表达增多,可致内皮细胞损伤,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使得血浆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亢进,而FIB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可直接结合肿瘤细胞或炎性细胞,通过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相互作用诱导致炎因子的形成,从而调控炎症反应过程。本研究发现,RA活动组血浆FIB水平明显高于RA缓解组及对照组(P<0.05),并且RA活动组血FIB与ESR变化成正相关,表明RA患者中存在凝血和纤溶活性异常,处于血栓前状态,其水平的升高与R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上可以将FIB作为衡量RA病情活动及评价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

研究发现凝血功能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炎症的发生可以诱发和加重凝血反应,促进凝血发生,而血栓形成又可以影响炎性反应。CRP是在肝脏中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的炎症反应性蛋白,能反映全身低度炎症的非特异性的标志,其血清浓度的增高甚至早于白细胞的改变,是早期诊断感染性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当患者发生炎症时CRP会出现大量聚集,激活机体补体系统,结合了机体中膜攻击物,促进免疫调节,能刺激单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从而激活凝血系统,致使人体凝血和纤溶的平衡状态失衡,增加免疫及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8]。本研究结果显示,RA活动组CRP水平较RA缓解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缓解组CRP水平明显高于较对照组(P<0.05),并且RA活动组CRP与ESR变化成正相关,表明RA患者体内CRP水平显著升高,炎症反应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反映RA患者病情活动程度的敏感指标。

综上所述,纤溶系统的异常及炎症反应在RA患者的形成和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检测RA患者血浆FIB及CRP水平对动态观察患者纤溶水平及严重程度,了解 RA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田军.血FIB、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血黏度联合检测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间相关性探讨[J].检验医学,2014,29(7):778-779.

[2]章平衡,刘健,谈冰,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高凝血状态与核因子κB活化及致炎因子增加有关[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6,32(3):364-368.

猜你喜欢

纤溶血浆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