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2018-04-20李安庆陈章亮王春郭敏何勇

医药前沿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经皮气管部位

李安庆 陈章亮 王春 郭敏 何勇

(江油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 绵阳621700)

临床上对重症患者在采取急救时经常会实施气管切开术,尤其是对于存在较大插管难度的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术治疗能够促使气道得以尽快开通,可确保机体主要气管获得充足的氧气供给[1]。但同时也需注意到传统所采用的气管切开术尽管操作简便,但是却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容易引发出血及甲状腺受损等并发症状况,临床应用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而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便可有效避免传统切开术的缺点不足,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效果十分显著。对此,下文也将重点针对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中实际应用情况展开具体探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所选取对象为我院ICU在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58例神经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所有患者均由于出现神经重症而需接受手术治疗,排除存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肝肾或是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观察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61.75±7.53)岁;疾病类型:脑出血18例,脑外伤11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9h,平均(3.7±1.3)h。对照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61.81±7.64)岁;疾病类型:脑出血17例,脑外伤1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8h,平均(3.6±1.4)h。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术前对患者开展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血气分析及心电图等检查项目,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测定血氧饱和度提前准备有关手术器械后便可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判断患者甲状腺与颈部大血管部位,注意避免造成意外损伤。在明确气管走向以后针对手术区域皮肤实施消毒处理,并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患者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确保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0%。完成局部麻醉后逐层切开表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气管软骨,并同时采取适当的止血处理措施,在手术视野下置入气管套管并采取固定处理。观察组:采取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通过利用颈部彩超来判断大血管与甲状腺所在部位,使患者取仰卧位,头靠后,按照彩超结果精准确定穿刺点,且须注意尽量远离甲状腺峡部。在完成定位后采取彩超检查,确定1~3气管软骨环所在部位,同时判断气管方位,观测双侧甲状腺所在部位与1、2气管软骨之间的间隔空隙,利用超声引导使导管逐渐退行至合适部位,将第1或第2软骨环间隙的正中间部位确定为穿刺点,通过开展超声探测,将皮肤和气管之间的相间距离确定为进针深度。而后实施消毒处理,采用保护套包裹探头,在超声引导下将套管针刺入预定部位,退出针芯并置入导丝,操作人员可将皮下组织与气管前臂采用扩张器打开,置入气切套管同时予以固定[2]。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脱机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指标。(2)统计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及死亡患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

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在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脱机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两组对比结果无典型差异(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情况比较(±s)

表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情况比较(±s)

手术时间(min)26.80±7.4712.14±3.089.771<0.05切口愈合时间(d)8.03±2.836.05±1.123.503<0.05术中出血量(ml)39.59±7.0313.20±2.6318.934<0.05脱机时间(d)6.77±1.526.70±1.630.169>0.05拔管时间(d)14.90±3.5314.87±3.410.033>0.05住院时间(d)21.81±3.6221.83±3.650.021>0.05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出现了1例(3.41%)低氧血症,2例(6.82%)局部皮下气肿,3例(10.34%)术后出血,死亡2例(24.14%);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出现了1例(3.41%)术后出血,无死亡病例。比较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及死亡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抢救神经重症患者时经常要实施气管切开术,而传统的气管切开术往往需要两人同时配合完成,由于需用力牵拉患者颈前集群,因而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遭受巨大影响,尤其是在神经外科的危重症患者当中这一种情况的危害性将更为严重[3]。有研究指出,甲状腺血管变异有着较高的临床发生率,若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为提前探查便盲目穿刺便很有可能导致甲状腺与颈部血管受损,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大出血现象。而实施彩超检查优势价值巨大,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在各种类型的置管操作当中均可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价值。同时开展术前超声探查能够帮助医生更加准确的了解颈部解剖构造,确定甲状腺所处部位及血管分布,从而避免在穿刺操作时造成误伤。

根据有关临床研究表明,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切口小,可缩小颈部组织的暴露面积,对患者创伤性更小,并且由于缩短了手术时间患者在术后更易愈合,且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更低[4]。这一点在本次研究中也同样得到了证实,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应用于神经重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何许伟,邱倩文,徐俊龙,等.对比超声辅助与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7):946-949.

[2]刘晓耘,周青山.超声引导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6(6):63-66,69.

[3]王雄雄,吕志刚,蔡云,等.超声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临床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446-1447.

[4]蔡静,印春铭.超声引导下右星状神经节阻滞在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4,21(10):1194-1196.

猜你喜欢

经皮气管部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
经皮器械复位法治疗难复性骨折848例
气管支架在治疗气管、主支气管狭窄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