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对策分析

2018-04-20四川省夹江县人民医院四川乐山614100

医药前沿 2018年12期
关键词:卧床预防措施骨科

(四川省夹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614100)

冯治华(通讯作者) 张建林 陈俊 黄超西

骨科卧床患者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部分患者甚至发生肺动脉栓塞症(PTE),危及生命。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避免发生这些严重并发症?是我们每一个骨科医生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也对我们骨科的诊疗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2006年1月前在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出来以前我科对骨科卧床患者基本预防措施(手术操作规范、正确使用止血带、术后抬高患肢、指导早期康复锻炼、卧床期间适度补液、避免血液浓缩等)[1]。在2006年1月后根据专家建议采取综合预防(基本、物理、药物)[1,10]。通过对两个阶段的大宗病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肺动脉栓塞症(PTE)的发生率、死亡率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1998年9月—2006年1月的骨科卧床患者985例,作为对照组,2006年2月—2016年6月的骨科卧床患者1065例作为治疗组。两组病例均为骨折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从年龄、性别、Autar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1.2 预防措施

2006年1月前在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出来以前我科对骨科卧床患者基本预防措施(手术操作规范、正确使用止血带、术后抬高患肢、指导早期康复锻炼、卧床期间适度补液、避免血液浓缩等)。在2006年1月后根据专家建议采取综合预防(基本、物理、药物)。均观察在院卧床期间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动脉栓塞症(PTE)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例数/总例数*100%)、肺动脉栓塞症(PTE)的发生率(肺动脉栓塞症的发生例数/总例数100%)、死亡率(肺动脉栓塞症发生后经治疗后死亡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比较

基本预防措施组共计统计病例985例,发生DVT52例,发生率5.27%。综合预防措施组共计统计病例1065例,发生DVT12例发生率1.13%。两组患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肺动脉栓塞症(PTE)的发生率比较

基本预防措施组共计统计病例985例,发生PTE 5例,发生率0.51%。综合预防措施组共计统计病例1065例,发生PTE 1例发生率0.09%。两组患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肺动脉栓塞症发生后经治疗后死亡率比较

基本预防措施组共计统计病例985例,动脉栓塞症发生后经治疗后死亡死亡3例,死亡率0.30%。综合预防措施组共计统计病例1065例,动脉栓塞症发生后经治疗后死亡1例。死亡率0.09%。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DVT、PTE发生率、死亡率比较

3.讨论

现代交通的发展,交通意外导致下肢骨折或复合骨折,尤其是高能量的下肢骨折的增加,以及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增加,以老年人髋部骨折为主的下肢骨折也随之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对我们骨科医师的诊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我们骨科医师在医疗安全的风险意识上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2]。

在2006年1月前在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出来以前,大家对骨科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都没有足够的意识。也就没有采取相对规范的预防措施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我们仅对骨科卧床患者采取基本预防措施(手术操作规范、正确使用止血带、术后抬高患肢、指导早期康复锻炼、卧床期间适度补液、避免血液浓缩等)[3-5]。在2006年1月前的骨科卧床患者中,我科的骨科卧床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的发生率很高,达到5.27%,PTE发生率0.51%,死亡率0.30%。同时患者死亡后由于很多原因无法明确确切死亡原因。导致我们的治疗没有针对性。延误了患者最佳治疗时机。在2006年1月后根据专家建议开始采取综合预防(基本、物理、药物)。并且首先根据Autar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通过对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活动情况、创伤风险(术前评分项目)、特殊风险(口服避孕药)、高危疾病、外科手术等评分指标进行评估指引分为低风险≤10,中风险10~14,高风险≥15.评估时机:(1)高风险人群入院24小时内、手术患者,及时完成;(2)≥15分折根据活动内容的改变及时评估(至少每三天一次);(3)≤14分者每周评估一次[4-6,10]。

评估后对一般的骨科卧床患者才去措施:一。基本预防措施:手术操作规范、正确使用止血带、术后抬高患肢、指导早期康复锻炼、卧床期间适度补液、避免血液浓缩等。二。物理预防措施: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梯度弹力袜。三。药物预防:我科采用拜阿司匹林100毫克BID。对下肢骨科大手术患者除基本本预防措施和物理预防措施外,在药物预防措施上根据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入院后即开始对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单位皮下注射,每日一次。术后12小时继续使用半月。同时复查PT.APTT和血小板,浸提出血风险[7-10]。这里特别强调一下,药物预防的禁忌症:一、绝对禁忌症:(1)近期有活动性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2)骨筋膜室综合症;(3)严重头颅外伤或急性几岁损伤;(4)血小板计数≤20×109/L;(5)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病史者,金庸肝素和低分子肝素;(6)华法林具有致畸性,孕妇禁用。二、相对禁忌症:(1)近期有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病史者;(2)有急性颅内损害货肿物者;(3)血小板计数减少至20~100×109/L者;(4)类风湿视网膜病,有眼底出血风险者[10]。

从2006年2月至今,我科的骨科卧床患者经过采用采用指南进行预防措施干预后。我科骨科卧床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的发生率降到1.13%,PTE发生率降到0.09%,死亡率降到0.09%。同时针对当前的的医疗环境下,我科因为患者卧床导致并发症后引发的一系列医患纠纷也较2006年前明显减少。同时也对我们在医患沟通上搭建了很好的桥梁,有效的改善了医患关系,大大的提高了我科的诊治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过有效预防后,仍然有可能发生DVT和PTE,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应立即请有关科室会诊,及时诊断和治疗[10]。同时我们最喜爱诊疗的之前和诊疗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和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医患沟通和告知,得到患者方充分的理解,搭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1]邱贵兴,杨庆铭,余楠生,等,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心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12):819-922.DOI;10.3760/j.issn:0253-2352.2006.12.006

[2]陈东峰,余楠生,卢伟杰,等。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12):823-826.10.3760/j.issn:0253-2352.2006012.007。

[3]吕厚山,徐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华骨科杂志,1999,19(3):155-156.DOI;10.3760/j.issn:0253-2352.1999.03.008

[4]钱文伟,翁习生,常晓,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的回顾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4):622-625.

[5]尹知训,余楠生,卢伟杰,等,初始全髋关节置换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3,6(Suppl1):57-60.

[6]彭慧明,翁习生,翟吉良,等,初次全膝关节成形术后常规抗凝患者症状性静脉血栓发生率的调查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4,7(2),101-104..DOI;10.39690/j.issn:1674-1439.2014.02.003。

[7]王辰,肺栓塞[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5-429.

[8]陆慰萱,王辰,肺循环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63-469.

[9]陆慧杰,庄汝杰,陈之青,等,利伐沙班对比依诺肝素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9):693-695.

[10]田伟,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J].中国骨科杂志,2016,36(2):65-70.

猜你喜欢

卧床预防措施骨科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