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插图,培养低年级孩子的说话能力

2018-04-19彭正云

新课程·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峰棉鞋奶奶

彭正云

语文教学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是个循序渐进、慢慢渗透的过程,培养说话能力必须基于低年级孩子年龄特点和思维特征——童稚十足,阅历尚浅,感性认知远远大于理性认知,容易被直观生动的表象、丰富多彩的画面所吸引。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低年级语文教材的设计多以色彩鲜明、趣味横生的插图为主,借此满足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心理和个性需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从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探究过程中发现,关于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借助插图这一途径进行图中见景、图中生情、图中探意训练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图中见景,表达具体

语文教材中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插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既有视觉上的色彩冲击,又有充满 “图中究竟说的是什么”的求知欲望。教师引导学生对插图上的一景一物进行观察和口述,初步认识插图上的具体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和表达欲望。例如,教学插图《棉鞋里的阳光》,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插图,并说说插图中出现的人物,一步步设问,学生从粗看到精看,从大概到具体,观察认真细致,表达具体的图中景物,说话能力在引导下得到培养和锻炼。

师:同学们,读了《棉鞋里的阳光》这篇课文,就让我们先看看插图上画的是课文中哪两个人物?

生1:奶奶和小峰。

师:奶奶和小峰他们在做什么?

生2:奶奶坐在床上,小峰正给奶奶穿鞋。

师:谁还有别的发现?

生3:奶奶是刚刚睡起来的,床上的被子还没有叠好。

生4:小峰是半蹲在地上为奶奶穿鞋的。

师:大家再仔细观察,奶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生5:奶奶很开心,望着小峰笑容满面。

生6:小峰抬起头似乎在给奶奶说着什么。

师:小峰究竟给奶奶说的是什么呢?

生(异口同声):“奶奶,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

师:结合课文,谁能具体说说图上这一幕吗?

生7:小峰的妈妈告诉他,棉被里有棉花,阳光可以钻进来,小峰看到奶奶的棉鞋,认为棉鞋也有棉花,就晒了晒棉鞋,等奶奶睡醒后,小峰把晒过的棉鞋给奶奶穿上,奶奶可高兴了。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入微,学生结合课文一一通过口述表达出来,并且越来越具体,语言流畅,表达清晰,学生的说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二、图中生情,理解体悟

我们知道对插图景物的观察只能是表象上对文本的初步认知,而运用插图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与文本共鸣,才能感知文本中的情感脉络。如何让学生图中生情,进一步促进学生主动地去理解和体悟,从而有感而发,萌生迫切想说的欲望。教师问题的引导也是催发学生情感并创设说话的平台与文本同步发展的过程。依然以《棉鞋里的阳光》这篇课文为例。

师:仔细观察了这幅插图后,你从图中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气氛?提供这两个词让大家选择(板书:寒冷、温暖)。

生1:温暖。

师:为什么是温暖呢?你能说说吗?

生2:棉被晒过太阳,奶奶盖在身上睡觉很温暖,醒来后,小峰又给奶奶穿上晒过太阳的棉鞋,奶奶觉得更温暖。

师:看看插图,里面少了课文中的哪一个人物?

生3:小峰的妈妈。

师:大家想象一下,小峰的妈妈是怎样的一个妈妈呢?

生4:是位善良的妈妈,是位孝敬老人的妈妈。

师:你能说说她是怎样孝敬奶奶的?

生5:为了让奶奶盖上更暖和的棉被,妈妈在太阳下晒棉被。

师:那么,你们说说平常在家你是怎么对待爷爷、奶奶的?

生6:妈妈经常给爷爷、奶奶买好吃的,爷爷奶奶生病了,爸爸妈妈守在病床前,给他们喂药喝水。我一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就给爷爷奶奶唱歌、跳舞,逗他们开心。

……

由此图中生情,用插图内容中蕴藏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生活中的浓浓亲情,学生感同身受,畅所欲言,将生活中自己家庭其乐融融、老少同乐的一幕分享给大家,展现出文本与生本的情感融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

三、图中探意,挖掘潜力

插图表现了文本中的一部分情景,插图也是文本最主旨的形象表达。学生结合文本,根据插图可以定位文本学习的基调,还可以发挥想象力,深化认知,通过图中探意,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孕育良好的道德萌芽,同时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例如上述文章,教师为了倡导和传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优秀道德理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想象,根植优秀的道德理念于学生心中。

师:我们从插图中看到小峰给自己的奶奶穿上晒过的棉鞋,那么,我想问问,如果这不是小峰的奶奶该怎么办呢?

生1:我觉得小峰还是会给这位奶奶晒棉鞋的。老奶奶一个人很可怜,我们要关爱他们。

师:生活中你帮助过其他的老爷爷、老奶奶吗?

生2:路上遇到他们,我会礼貌地喊他们爷爷、奶奶。

生3:上次放学,看到一位拄着拐杖的爷爷要过马路,我和同学一起扶他过马路的。

……

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开启思维,认知生活中的真、善、美,清晰地表达自我的思想意识,自由发言,在说话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一种正能量的浸润。

教师一步步引领学生先了解一篇课文插图中的一景一物,聚合图与文的内容,再体会文本的情感基调,融合情感,最后拓展文本的内涵,升华思想。学生的思维逐渐打开,畅所欲言,学生说得具体,说得有情,說得有爱,学生说话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训练和提升。

猜你喜欢

小峰棉鞋奶奶
玩雪
龟兔赛跑
中国鱼
奶奶喊你吃饭啦
奶奶驾到
让阳光躲在棉鞋里
我是从前的你
我家也有奶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