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的教学梳理提炼稿

2018-04-19张娟

新课程·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

张娟

摘 要: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是根据初中生物教学中已有的十个单元知识的基础之上,在熟知初中教学所有内容的前提下,对一些可以对比学习、联系记忆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先分析了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大单元教学的具体操作。

关键词:初中生物;单元教育;具体操作

教师的教学设计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以每个单元的主题内容为线索,以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会学习为主线,将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和重组,并采用连续课时进行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即所谓的“整合”。为了能够更好地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我们可以在备课时通过教学设计把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轻微的整合。如:把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两节课的内容放在一节课中进行学习,通过对比,使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将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这两部分内容放在一起通过对比进行学习,使学生认识这两者的不同。

一、为什么要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

这是新课程教育改革后教材的需要。教材的编著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体系单元”,而是转变为“主题单元”,即采用每一个单元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如第三个单元的主题是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本单元就围绕着绿色植物的各部分结构(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绿色植物的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三部分内容进行学习的。教改后课程标准发生了改变,教材编著随之改变,我们的备课思想也要随之发生变化。我们采用的“大单元教学”首先立足于“整合”,通过教研组一次次的教研活动,我们集中研究整个初中教材的内容,彻底熟悉十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把每一单元中可以做对比进行教学的内容整理出来(如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内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内容),重新编排导学案进行教学,再将课时重新安排,将教学中重点和难点内容按照教学的实际需要重新规划安排课时,并整合课外知识加以补充。这样的教学设计拉近了生物学习与生活体验的距离,将零碎的知识学习方式转变成有序的整体式学习方式,使生物学变成深入浅出、课堂教学高效的一门学科。

二、大单元教学的具体操作

导学案一般分为自主预习、新课导入、学生合作学习、学生交流、例题解析、课堂检测、课后提问、自我评价八部分来完成。

(一)自主预习——在上课前我会将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家进行预习,通过自学把课本中不同位置的相关概念、基礎知识点从书中找出来,填在导学案中自主预习的位置上。首先预习简单易懂的内容。

(二)新课导入——导入本节课。首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细胞的视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

(三)学生合作学习——巩固基础知识。首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填写导学案上的基础知识,订正答案,并组织语言准备交流。由于学生在家已经完成自学环节,所以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就是一个再熟悉的过程,同时也预防一些不太自觉的学生没有预习,再给一点预习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学生交流——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将考点总结完成后,由小组派代表交流本组学习的结果。有不同意见,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五)例题解析——学会解题方法。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利用小组合作进行讨论的方法,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均有收获。有些学生当堂记住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有些学生则学会了如何把所学知识与试题相联系,得出正确答案;还有些学生学会使用规范的生物学术语答题。

(六)课堂检测——将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多媒体展示练习题,学生通过抢答的形式,在短时间内准确做出答案,并为小组记分。通过检测激活学生思维,激活课堂使本节课的气氛达到高潮。结合课后做进一步的练习将本节课的知识牢牢掌握。

(七)课后提问——在学习结束后,每一位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不懂的内容不同,希望将自己不懂的问题体现在导学案上,由老师个别解答。

(八)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每一位同学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自我认识,这样可以督促自己上课的学习状态,小组评价可以让本组的同学帮助和监督学习。

三、大单元教学的预期效果

(一)通过大单元教学改变了师生共同学习的状态。教学内容整合的改革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在备课时教学设计环节中的创造热情,用问题或是活动替代了简单的课本内容的例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成了充满灵性的天使,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学习,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通过大单元教学,老师要重新寻找一些符合整合过的教学内容的练习题,不再是简单的、直接的、对基础知识考查的练习,而是要通过思考、小组合作探讨才能完成的练习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改变了教育中重复性作业对学生学习兴趣、挑战自我的不利影响。

(三)大单元教学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改革对三维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中的交流环节,学生在表达交流自己对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的所得、所想、所做时,体现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小组学习中的合作能力,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释放了每一位学生在生物课堂学习中的真实生命。

参考文献:

[1]陈远辉.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249-250.

[2]刘敏.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4(3):130-132.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
浅议如何应用初中生物课后练习题提高课堂效率
SPOC平台下IPAD在初中生物混合学习中应用初探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