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国发力点
——2018两会交通热点聚焦

2018-04-19本刊综合

中国公路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村公路强国交通

本刊综合

过去五年,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9000多公里增加到2.5万公里,占世界三分之二;高速公路里程从9.6万公里增加到13.6万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万公里;新建民航机场46个……五年间,我国交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交上了一份令国家和国民满意的答卷,而交通强国的新征程才刚刚开始。

李小鹏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

交通强国只争朝夕

实现交通强国的目标要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进入世界交通强国行列。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交通强国,进入世界交通强国前列。

今年则是交通强国建设的起步之年,计划完成铁路投资732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左右。

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强调,认识交通强国,首先要找好坐标系。横坐标是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具有世界眼光;纵坐标是对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具有中国特色。

杨传堂认为,实现交通强国的目标,必须要实现交通运输综合实力世界领先,交通运输规模数量大、质量效率高、科技创新强、行业治理优、国际影响广,拥有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得到充分发挥。一个突出标志,就是我国拥有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交通运输企业。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高效率的交通运输服务。交通运输部在谋划交通强国时,将努力体现“零距离”换乘、“零排放”“零死亡”和“零库存”的“四个零”理念。

提及质量效率高、科技创新强、国际影响广,便不得不说今年7月即将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在本届全国政协的“委员通道”上,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说,港珠澳大桥的建成表明我国在超级跨海工程技术装备和管理等多个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上百家单位,上千名科技人员,先后开展了300多项科技研究,创新了海上装配化桥梁、人工岛、超长沉管隧道的工程理论和核心技术。

在同一条“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京沪高铁建设总指挥卢春房透露了我国将研发“智能高铁”“更快高铁”“绿色高铁”的讯息:“智能高铁”方面要研发环境感知、自学习、自决策的智能技术等;在“更快高铁”方面,要研发高速磁悬浮列车、真空管道飞行列车;在“绿色高铁”方面,要研发更节能、更环保、噪音更小的动车组。

建设交通强国的真谛之一,就是要高质量发展,精益求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实现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每个环节都要实现标准化、精细化、社会化、专业化,真正做到用工匠精神打造品质工程。

另一方面,交通强国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着力构建与交通强国相适应的框架体系。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强调,建设交通强国,要构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交通运输服务体系、装备体系、创新发展体系、现代治理体系、开放合作体系、安全发展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当制度与体系相对完整、相辅相成,意味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阶段已上升至新的高度。

“四好农村路”的明天

“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亲自推动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四好农村路”与乡村振兴是“两会”点击率极高的热词,无论是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部长通道”答记者问中,还是来自遥远山区的普通代表口中,都会听到有关对乡村振兴的向往,对建设“四好农村路”的渴望。

李小鹏在“部长通道”上直言“四好农村路”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农村还有断头路,依然存在出行难的问题,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偏远山区,有的地方没路、少路,有的地方路的质量不高,有的地方还有危路、险路。

同时,李小鹏也做出了承诺,到2019年,完成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农村公路的建设要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在农村地区实施安保工程;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建制村要通客车,乡级以上道路的危路全面进行改造,确保行路安全。此外,探索建立健全农村建设管理养护运行体制机制,保证“四好农村路”建得好,用得好。交通运输部还将继续和产业部门、旅游部门合作,发展产业路、旅游路,让农村路真正为农民致富、农村农业现代化服务。

李小鹏说,小康路上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为交通而掉队。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卫东对农村公路的建设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农村交通越来越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把钥匙、对外开放的一扇大门、旅游推介的一扇窗口、产业升级的一个引擎、城乡连接的一张网络、传播文明的一道长廊、经济腾飞的一双翅膀,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初步‘收获’了农村交通大发展带来的红利。”

农村公路修好了,更要管好护好。贵州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实施模式,将纳入交通运输部“十三五”规划的2.35万公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打捆招标,引进技术力量强、资金雄厚的社会资本,负责农村公路项目融资、建设和验收后5年的养护工作。江苏农村公路开始督促各地全面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管养资金保障机制,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省市分级监管体系,提升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加强路域环境综合整治。

坚实改革创新步伐

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18年政府工作建议的第一条,即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多位工作在交通行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持续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补短板、强服务、优环境、增动能,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交通运输在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中具有重要作用。杨传堂多次指出,今年交通运输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过去的降成本、补短板、强服务三项重点工作基础上,增加优环境、增动能,从这五个方面持续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降成本方面,以减轻企业负担为重点,力求降成本,成效不低于2017年。在补短板方面,力争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新增5000个建制村通硬化路,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6万公里,新增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600公里,改善8个港区的集疏运条件等。在强服务方面,将多措并举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提升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等重点物流领域服务水平。在优环境方面,将通过推进“放管服”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等工作,激发市场活力。在增动能方面,着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积极鼓励和规范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志雄道出了交通融合发展的问题:“目前,交通行业存在‘信息孤岛’现象,铁路、公路、民航、水路旅客出行信息不能互通互联,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高品质、个性化、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交通供给侧改革要提供新的服务,通过建立数据共享大平台,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打破目前铁路、公路、民航、水路均有自己的信息平台,“信息孤岛”“信息割据”的困局。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将重点降低交通运输行业税率,改革完善增值税,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扩大物流企业仓储用地税收优惠范围。收费公路的改革问题也已推进,正在以《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修改作为切入点,一方面降低物流的成本,另一方面考虑可持续发展。

在多地试点的事业单位改革,依然是2018年交通机构改革的“重头戏”。机构改革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各地有各地改革特色,关键要坚持从问题为导向,突出重点,适应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要求,才有利于建成实现交通强国的管理制度体系。

猜你喜欢

农村公路强国交通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繁忙的交通
“学习强国”礼赞
秦晋争霸
小小交通劝导员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