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根基

2018-04-19岳振杨刚

当代贵州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实体贵州深度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岳振 杨刚

要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主攻方向,强力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做大。

贵州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把实体经济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加大“千企引进”力度,促进实体经济不断做大总量、提高质量;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千企改造”进度,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表示,要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主攻方向,强力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做大。

“双千工程”提高工业经济竞争力

“双千工程”有效推动了贵州工业产业延链和新兴产业引进。去年,贵州以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启动实施“双千工程”,特别是“千企引进”,带来了新企业,扩大工业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

去年,贵州共启动实施“千企改造”企业1600家,项目1650个,完成投资1100亿元左右,带动全省工业投资完成3450亿元,发展效益水平变好、新旧动能转换变快、工业产业变绿、创新水平变高。

数据显示,2017年,贵州新建成投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4个,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贡献达到31.8%。新增企业大都属于高附加值、高产值的行业,民用无人机、风力发电机组等31种产品实现零的突破。

去年,在“千企引进”工程推动下,有1060家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进驻贵州,其中500强企业有23家。2017年,全省引进省外到位资金8805.7亿元。

“千企引进”已经成为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今年,贵州省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目标是9500亿元。为聚焦招商工作,贵州启动了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

贵州“千企引进”有严格的生态底线。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说:“我们始终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凡是破坏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一个都不要。”

“双千工程”的实施,推动形成了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迅速成长、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经济运行的效益和质量稳步提升。通过“一改一引”,改出了新天地、引出了新活力,“双千工程”成为贵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点。

“万企融合”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为推动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贵州省开始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旨在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

“万企融合”大行动将围绕国家大数据战略和“数字贵州”建设,以应用为核心,深化云计算、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创新融合,运用大数据手段推进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以及企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优化重组,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培育壮大新业态,促进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由投资驱动、资源驱动向数据驱动、知识驱动转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全省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支撑。

根据贵州省《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 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方案》,“万企融合”的重点任务集中在大数据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贵州制造”走出国门、畅销世界。图为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傅泊霖 / 摄)

加快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推动工业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融合升级。2018—2022年,每年建设60个融合标杆项目,实施600个融合示范项目。到2022年,带动6000户工业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

加快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向生产管理精准化、质量追溯全程化、市场销售网络化融合升级。2018—2022年,每年建设10个融合标杆项目,实施100个融合示范项目。到2022年,带动1000户农业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

加快大数据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服务业向平台型、智慧型、共享型融合升级。2018—2022年,每年建设30个融合标杆项目,实施300个融合示范项目。到2022年,带动3000户服务业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

同时,“方案”还明确,要加快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开展大数据融合高科技企业招商引资,完善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撑体系。

“加减乘除”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展实体经济,制造业是重中之重。“贵州钢绳”跟着神舟飞船一起名扬中外,全世界最大的10个港口,有70%的提升系统在使用“贵绳”产品,国内的大型桥梁,90%也在使用“贵绳”产品;贵州轮胎在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建厂;2017年贵州智能手机产量1855.66万部,产量位居全国前

列……

这是贵州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贵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以“加、减、乘、除”法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法”即以实施“双千工程”为抓手增添发展动能。在“千企改造”方面,贵州将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工业企业为重点全面实施技术改造,着力打造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百亿元级产业园区,促进工业全面转型升级。在“千企引进”方面,大力优化投资环境,着力在思想观念转变、招商方式创新、营商环境优化、能力作风提升上有重大突破,把贵州建成为富有吸引力竞争力的投资高地。

“减法”即以降成本为重点减轻企业负担。贵州把降电价作为降低工业成本的“牛鼻子”,打出了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的“组合拳”,有效为企业降低了各类成本。贵州将要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降低融资、物流、用电、制度性交易等成本,进一步清理规范各类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为企业再减负。

“乘法”即通过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跨越发展。近年来,贵州大数据发展风生水起,成为后发赶超、弯道取直的战略引擎。贵州将把大数据发展的重点放在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上,围绕智能化升级,全力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引导各领域各行业的实体经济企业融合升级,推动企业脱胎换骨、裂变发展。

“除法”即通过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释放改革红利。贵州正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战略重组,针对有的企业主业不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通过引进新量、激活存量、放大增量,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推动企业心无旁骛聚焦主业、突出主业、转让退出非主业,清理处置无效资产、闲置资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形成一批标杆型、引领性企业。

走进新时代,贵州着眼于高质量发展推动“三大变革”,着眼于优化产业结构壮大实体经济,着眼于推动技术进步增强竞争能力,着眼于提升幸福指数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着眼于增强发展动力加大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实体贵州深度
基于ColBert-EL 和MRC 模型的零样本实体链接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关于推动实体书店经营发展的几点思考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