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段祺瑞与“三造共和”

2018-04-19张晓林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段祺瑞共和

■张晓林/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近20年来,我国在研究段祺瑞取得了一定成果,出版物主要有:程舒伟、侯建明著《北洋之虎·段祺瑞》,周军、周延柏主编的《皖系北洋人物》、苏飞编著《细说北洋——段祺瑞》等。特别是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安徽史学》对于段祺瑞以及北洋皖系人物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在中华民国史和北洋军阀史研究领域涉及到段祺瑞的内容也不少,如来新夏主编的《北洋军阀》、中华书局主持整理的《近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的《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等。同时,港台、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也不断传入中国,如:陈志让著《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统治》、齐锡生著《中国的军阀统治》等,其思想观点、研究方法对于国内学者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可以说,无论国内还是海外,学术界对于段祺瑞的研究,涉猎面较来越广,对于资料的挖掘也越来越细。像李开弟、徐卫东等大多说人对段祺瑞与“三造共和”持否定态度,本文试图从全新的角度,重新认识段祺瑞与“三造共和”,给予新的历史认识。

段祺瑞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是北洋军阀中威名仅次于袁世凯的二号中坚人物,号称“北洋之虎”。其“三造共和”的历史功绩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没有段祺瑞积极采取行动,创造“三造共和”的壮举,在中国近代大动荡、大转型的时期,也许中国社会有帝制向民治的转变,要来的更晚一些。所以说,段祺瑞的“三造共和”是值得肯定的,在中国社会转型、过渡的时期,段祺瑞是中国由帝制向民治的转变,由分裂走向一统的积极的促进者与维护者。

一、“三造共和”之经过

“三造共和”的实现还要从府院之争说起。府院之争是指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之争,导致府院之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没有决断权的《临时约法》。该约法最大的问题就是总统府、国务院、国会的权责不明,不能相互制衡,总统制与内阁制杂糅,造成“今日府院权限问题之难点实有大总统不负责任……问题遂而发生。”由此可见,府院之争实为法统权力之争,其根本原因是《临时约法》所造成的畸形的二元政体的存在。其二,徐树铮的恃才傲物。段祺瑞认为:“此人性刚正,志忠纯,重责职,慎交游。”便委于重任,由此,府院双方的交涉,全赖于徐树铮。徐树铮张扬跋扈,再加上段祺瑞的袒护,常常越俎代庖,自作主张,以己意为段意。在面对总统的询问,徐树铮不屑地说:“总统但在后面年月上盖印,何必管他任命什么人?何必管前面是何事情?”俨然把黎元洪当一盖印机器。正是由于徐树铮的介入,府院双方关系日益恶化。其三,对德参战问题,使府院之争达到白热化。总统黎元洪自恃有国会、舆论和美国的支持,对院方所提出的参战案坚决不予通过,国务院段祺瑞背后有日本、英国等国的支持,便以解散国会相要挟。不甘示弱的黎元洪,断然下令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之职,府院之争骤然激化。

被免职的段祺瑞退居天津,北京政府处于瘫痪的状态,黎元洪面对尴尬的处境,便找到了复辟狂张勋进京调停,不甘屈服的段祺瑞为重掌大权,也极力拉拢张勋。然而,此时失势的段祺瑞,只是一个光杆司令,“是一个平民,既无政权,又无军权。”各地大小军阀都是“见风使舵之人,认为段祺瑞失势,就置之不理。”受到如此打击的段祺瑞,从而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与强固自己的重要性。随后,在其部下和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用金钱来收买各地大小军阀,以掌大权。此时,张勋欲运用徐州会议来为其复辟做准备,谋定后,张勋询问段祺瑞意见时,段祺瑞回答说:“保清帝退位的事还不到时候,即使勉强办了,就算北方答应了,南方亦不会答应,我看着这件事还是慢慢来办。”虽然未允准,也未否决。待其到京后,段祺瑞对张勋说:“只需解散国会,推倒总统,复辟一事,自可商量。”一步步地引诱张勋走上复辟之路。7月1日,张勋复辟,段祺瑞立即组织军队誓师马厂,于12日攻入北京,复辟丑剧至此失败。段祺瑞以“三造共和”之美誉重回北京,重掌国务总理大权,恢复了共和政府。

二、段祺瑞“三造共和”原因分析

段祺瑞之所以能够再创共和,成为讨伐张勋的主力军,其原因主要有:

国际因素:第一,帝国主义对张勋前后态度发生变化,由以前的支持复辟到后来的反对。起初,日本希冀通过张勋复辟来维护其在华既得利益,后看到张勋更为亲德,再加上人民坚决反对复辟,便转而支持段祺瑞。第二,英美政府为担心复辟在中国国内引起动乱,影响其在华利益,便抛弃了复辟狂张勋,支持一个更有利于其自身利益“强有力”的军阀政权。这一变化,大大增强了段祺瑞的反复辟的力量,段祺瑞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又一代理人。可以说,在当时贫穷落后、混战不已的中国,得到列强的支持,无疑是为自己赢得胜利的筹码。

国内因素:第一,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革命势力坚决反对张勋复辟,其坚决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斗争精神,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尊重与响应,但是,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的日益分化和力量的削弱,没有肩负起领导的大任。”第二,人民群众的广泛运动。全国各阶层群众广泛参与,通过各种不同的斗争方式,抵抗张勋复辟,拥护共和,遂使张勋复辟陷于全国的反对声浪中,就像孙中山所说: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具有政治头脑的北洋军阀头目段祺瑞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倒行逆施,遂积极反对复辟,倡导共和。

个人因素:第一,段祺瑞生性要强,面对复杂的政局,能当机立断,把握有利时机,反戈一击。在其免职退居天津期间,一无军权,二无政权的落魄局面,并未灰心丧气,而是和自己的部属积极谋划,争取对自己的有利时机。第二,段祺瑞作为北洋元勋,老成持重,再加上其个人恬淡的个性,朴素、质直的品质,很易获得他人的好感与尊重。时任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就认为:“段将军所以有那么大的影响,在于他的品德……尽管他的确很懒,但他的才智,他的基本诚实以及他处处保护部下和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使这位沉静谦逊的人成了中国军界最杰出的领袖。”段祺瑞之所以能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得到各地大小军阀的支持,一方面是由于利益的吸引;另一方面,就是段祺瑞自己的资望与人品,这些都成为段祺瑞主掌共和的重要原因。第三,敏锐的政治头脑。在府院之争激化,段祺瑞被免职,面对不完整的北京政府,章宗元催促黎元洪抓住时机决断,“大总统一举手间挽回危局,使政府之挂线不断,法治之常执无悔。”但优柔寡断的黎元洪仍寄希望于调停,最终引狼入室,自取灭亡。而段祺瑞俨然把张勋当做自己上位的棋子,在如此复杂多变的政局下,审时度势,迅速做出判断,在讨伐张勋复辟时,段祺瑞的讨逆电文改变了形势,“时各省督军多取观望态度,有忠心确表赞同者,见段电遂翻然一变。”在讨逆军节节胜利时,鲁督张怀芝对曾毓隽说:“芝泉真奇怪,何方观望一下。”可以想象,若都像张怀芝那样,“大家都若观望,国家将不可为矣。”由此可见,若段祺瑞若没有当机立断来主持大局,像其他人一样采取观望态度,则张勋复辟不会如此短命,中国的混乱局面将会继续存在,大小军阀各霸一方,再加上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窥觑,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评价段祺瑞与“三造共和”

综上所述,段祺瑞在“三造共和”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在反对张勋复辟运动中,段无论在舆论还是行动上,都无疑再次成为恢复中华民国和维护民主共和的领袖人物,这主要体现在他的旗帜作用上。”可以说,即使没有段祺瑞出来主持大局,反对张勋复辟,其复辟之行动也注定要覆灭;但如果没有段祺瑞及时讨伐,兴兵北上,则张勋复辟不会短短12天而转瞬即逝。所以,段祺瑞“三造共和”是功不可没的,他阻止了帝制在中国的死灰复燃,缓和了南方革命势力的进攻势头,阻遏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肆意横行。同时,帝制与共和之间的反复更迭,也促进了中国新一代革命家、思想家,甚至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索,什么才是真正的救国真理?中国将往何处去……所以说,段祺瑞其“三造共和”的功绩是值得肯定的,为中国日后走上民主共和道路做了铺垫。

但是,像李开弟、徐卫东等人则认为:段祺瑞“三造共和”不过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毫无真心拥护共和可言。我认为,他们的认识有失偏颇。作为军阀一员的段祺瑞出身于传统的封建社会,要想使其蜕变为真正拥护共和,谈何容易,再加上当时中国混乱的局面,需要一个强权人物来主持大局,段祺瑞的所作所为是具有时代局限性的,是应该给予理解与同情,虽说段祺瑞“三造共和”并没有使中国真正走上民主共和道路,但是,这种尝试,已使共和思想在中国扎了根。所以,段祺瑞的“三造共和”是值得肯定的,它“解决了多少麻烦,扫除了多少荆棘,这一举不能不说是明智的。”

参考文献:

[1][10]天津历史博物馆.北洋军阀史料(卷 10)[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6:293~294.

[2]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徐树铮电稿[M].北京:中华书局,1962:382.

[3][6][12][13][14]杜春和 ,等 .北洋军阀史料选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98,296~297,276,276,269.

[4][9](美)保罗 ·S ·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M].李抱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58,213,187~188.

[5]莫建来.段祺瑞攫取统治权与皖系军阀的发展[J].江海学刊,1990(3):135.

[7]李开弟.段祺瑞“三造共和”述评[J].安徽史学,1986(1):42.

[8]章开沅,等.辛亥革命史(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529.

[11]刘以芬.民国政史拾遗[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18.

[15]单宝.段祺瑞“三造共和”平议[J].安徽史学,1984(5):9.

猜你喜欢

段祺瑞共和
共和都市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护国儒将卫“共和”
大军阀的小善举
收买段祺瑞
善意的谎言不能说穿
段祺瑞的宽容
低情商,易受伤
走进“共和”
“六不总理”段祺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