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位置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探讨

2018-04-18曹会超

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位置服务融合信息

关键词:位置服务培育发展

未来有两种产品的价值将变得越来越大,一是帮助用户节省时间,二是把省下来的时间花费在美好的事情上 [1]。位置服务就是能够服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产品。充分了解位置服务的经济社会效益情况,能够让公众更好地理解地理信息的价值和意义,推动位置服务良性发展。

位置服务是移动设备、定位、通信网络、地理信息等多种技术融合的服务产品,主要包括地图服务以及基于地理位置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如为滴滴出行、共享单车、大众点评、携程旅行、百度外卖等提供位置服务等。当前,位置服务数据获取手段、应用模式和相关产业链正在飞速发展完善,位置服务产业成为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位置服务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应用的快速发展,以及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下商务与互联网结合)的大力发展推动,位置信息应用成为近年来热点应用,位置信息平台成为商业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信息平台,位置服务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重要地位。

(一)地理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人类社会90%以上的活动都与时间、空间信息相关,通过合理利用时间、空间信息产生经济社会效益,位置服务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变得不可或缺。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飞速发展,以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地理信息产业迅速兴起,成为发达国家纷纷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已初具规模,2017年产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近五年来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呈现出生机蓬勃的良好发展局面。地理信息产业围绕技术、产品、新型业态等,实现了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创新。

(二)消费需求带动位置服务发展

一是向信息消费产业方向发展。位置服务是“数据+技术+服务”一体化的产业,涉及位置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应用和服务。以上业务模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位置信息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给大众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未来将向位置服务衍生的信息消费产业方向发展。

二是应用领域多元化、服务形态多元化。在新技术条件下,位置服务已经贯穿在大众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宏观层面,为政府提供的服务和为大众提供的服务将融合在一起。位置服务与车联网、物联网等应用深入融合,全面应用在社会管理、城市管理、休闲娱乐、电子商务、智能出行等各个领域。

三是信息消费带动发展。信息消费的基础平台是地理位置信息平台,地理位置的平台价值将逐渐凸显。在新技术条件下,位置服务能够为各个产业提供新的商业模式或新的业务路径。如食品行业,消费者基于品牌的选择将逐渐转向为基于产地的选择或在某个特定品牌下对产地的指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创造新的商机,更有可能带动服务业的变革和经济的新一轮发展。

(三)位置服务市场发展成熟

位置服务的公共产品以地图产品和导航产品为标志,开创了位置服务的新纪元。位置服务从单纯的查询功能逐步向生活服务和信息消费产业方向发展。位置服务大范围应用从2005年开始快速增长,主要推动发展因素为国家出台政策开始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以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批准了8家导航企业的测绘资质。2007年以后,互联网企业的介入对位置服务公共产品和服务普及发展推波助澜。到2010年,位置服务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已被较大范围认知和应用。2015年以来,随着网约车、共享经济、旅游、外卖等产品的爆红,位置服务已经深度融合到信息时代发展大潮之中。目前,位置服务产品能够将用户使用习惯与地理位置信息相结合,基本覆盖了居民生活吃、穿、住、用、行、休闲娱乐、社交等各个领域。

(四)位置服务企业竞争激烈

位置服务行业,互联网企业唱主角,注重地图领域战略投资。基于位置服务的信息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位置信息蕴含的商机被互联网企业广泛看好。如BAT三巨头通过资本的介入,均打通了位置服务领域的移动地图的入口。通过地图产品打造整合商业服务的平台,打通线上和线下,进而将用户和流量进行规模化变现。

位置服务的产品以手机地图生活服务、导航服务发展最为成熟。根据艾瑞调研数据,2017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地图市场用户规模达到686亿,其中百度地图占有率为33%,高德地图占有率为327%,领先其余市场竞争者,手机地图导航市场将持续维持双寡头竞争局面。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位置服务领域数据采集能力、数据应用能力大幅提高,位置服务也从产品转向平台服务发展。

二、位置服务发展特点

(一)伴随中国数字經济快速发展

2016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达到731亿,超过了欧盟和美国的网民总和[2]。中国市场体量庞大,拥有数量可观的年轻网民,为数字商业模式迅速投入商用创造了条件。中国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有利于位置服务企业不断试水,更有助于其快速实现规模经济。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建立的丰富数字化生态圈如今正在不断拓展延伸。2016年,三巨头提供的风险投资占中国风投总额的42%[3],在推动我国数字产业发展方面的贡献尤为显著。我国政府对数字化企业和机构的开放态度使之成为了数字化发展的积极推动者。相关企业得以大胆试水并扩大规模。随着市场渐渐成熟,政府愈发主动加强监管,力图营造更加健康的数字化发展环境,同时还以投资者、开发者及消费者的角色积极提供支持。位置服务已经融入中国的数字化经济发展浪潮,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对经济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二)移动终端的优势越来越凸显

移动终端导航位置服务优势明显。随着网络的发展,信号不稳定等手机软硬件问题被解决,手机导航已经覆盖汽车导航、骑行导航、步行导航等全出行模式。移动终端向多元化发展。位置服务的移动端载体将向两个维度同时发展,一是移动终端的形式多元化。除了手机外,包括可穿戴终端得到快速发展和普及。二是位置信息向多元化发展。由于移动终端向越来越便捷的形式发展,以位置信息为基础,附加了丰富的多元信息、交叉信息和延展信息。未来移动终端位置服务将是商业服务发展的新基础,也将是带动经济新活力的驱动器。

(三)融合式发展成为新的商业模式

得益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进程,位置服务得到了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大力推动,信息化替代纸质化,位置服务向智能化、便捷化方向发展。位置服务快速推广,基于位置的数据集广泛融合到众多企业已有数据集,作为新的补充改变着企业的竞争基础。信息化时代领先的企业往往是采取融合位置数据的商业模式的公司,如Uber、Lyft、滴滴出行、摩拜单车、大众点评、携程旅行、百度外卖等。这些公司通过有效融合位置数据来建立独特的市场定位。未来,融合位置数据还将驱动银行、保险、卫生保健、人力资本等行业发展新的商业模式。

(四)基于位置服务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价值

国际上一些研究机构对位置服务发展带来的经济价值和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位置服务对经济价值影响超过其产值10倍,有的达到了20多倍,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研究机构Oxera于2013年的研究表明,美国通过有效导航每年节约时间和燃料价值为220亿美元,通过位置服务提升个人教育产生的效益,每年价值120亿美元;英国每年通过位置服务应用更快响应心脏停搏医疗救助,每年可挽救152人的生命。国外咨询机构麦肯锡预计到2025年,移动出行服务的普及将带来25万亿美元的潜在经济影响[4]。

三、未来发展趋势

(一)人才需求

智能时代给位置服务带来的思维变化和自主决策的影响,是对行业和个人最大的挑战。位置服务作为信息时代发展最快的行业,未来发展离不开时空信息数据分析人才和商业转化人才。另外,可以将人工智能知识转化为商业应用价值的人才也同样紧缺,亟待培养。位置服务从业者需要时刻保持创新思维,既要站在更高的视角看产业,也需要徘徊于科研技术和市场需求之间,将位置服务随时融合进衣食住行等其他行业领域。

(二)发展战略

未来位置服务市场应该向着全球化的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方向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各国间竞争与合作日渐加深,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更趋紧密。位置服务得益于国内科技巨头雄厚的科技资本和丰富的数字生态系统,能够融合世界范围的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带动科技创新服务快速发展。此前,共享单车、网约车等多种位置服务已经在全世界迅速拓展,中国企业通过并购、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在海外市场表现日益活跃。中国已经处于全世界位置服务发展的最前沿。未来数字全球化时代的世界,位置服务可能成为引领中国全球化发展的力量。

(三)创新的商业模式

我们正处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人类未来几年的进步将超过过去的几百年,快速变化的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呼唤新的商业模式。无论是国内外企业、上市企业、初创企业或者独角兽企业,谁具有创新的商业模式,谁就能首先占领市场。未来创新的商业模式,应该是位置服务用户的需求与用户的参与共同决定的模式。

(四)人工智能技术融合

位置数据的来源有很多,包括卫星、航空器、机动车,加上手机、智能手环等各种传感器设备。但是要把各类数据联合起来应用到位置服务中,而且要服务的好,就要靠人工智能来激活。人工智能最适合解决位置服务中三类问题:分类、预测和生成。分类包括识别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对象,提取不同对象的位置信息数据。分类还涉及在数据中找到关联或将其分割成若干群集,达到客户分割的目的。人工智能也可以用于预测事件概率和预测结果,如出行路线的距离和时长预测。最后,它可以用于生成内容,包括内插丢失数据,生成位置服务订单等。智能时代,位置服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对时间和空间服务越来越高的需求,实现人工智能技术跨界融合。

四、有关发展建议

(一)积极推动位置服务

信息时代,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提供的地理信息服务与位置服务有很大的交叉,得到繁荣快速发展。未来智能时代,应继续拓展视野,制定新的发展战略,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注重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合,实施更加开放的数据政策,全面推动位置服务发展。履行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的新职责、新使命,对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经济竞争力,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更新思路理念

位置服务市场有别于测绘市场,未来很有可能脱离地理信息产业,形成独立的位置服务产业。当前新《测绘法》将测绘的范围指向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缺少对位置服务的管理表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中对涉及位置服务相关字眼的描述也过于传统,不够清晰,不够突出。名不正则言不顺,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应重视位置服务发展,尽快统一思想,在法律法规层面上增加位置服务表述,明确位置服务工作的全新职责。

(三)推进立法

位置服务涉及大量的个人位置信息数据,涉及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推进相关立法工作。近期工作重点首先应放在确立关于位置服务发展的共同认识,确立位置服务发展的法律地位,使该项工作有法可依。从长远来看,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工作重点应放在形成完善的位置服务发展法规政策体系,将位置服务纳入职责、规划,确立位置服务监管这一行政职能。

参考文献:

[1]罗振宇时间的朋友[EB/OL].http://wwwcyzonecn/a/20170101/307041html,2017—01—01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t20170122_66437htm,2017—01—22

[3]麥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如何引领全球新趋势[EB/OL].http://wwwmckinseycomcn/

[4]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分析时代:在数据驱动的世界竞争[EB/OL].http://wwwmckinseycomcn/

(曹会超,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位置服务融合信息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订阅信息
路测数据驱动的移动终端定位方法
智能车辆专利技术综述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GPS和iBeacon的智能校园信息发布平台设计与实现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