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特“爱国者”对决胡塞武装“火山”弹道导弹

2018-04-18王继新

兵器知识 2018年4期
关键词:飞毛腿胡塞爱国者

王继新

沙特找到的“火山”2导弹燃料箱残骸

在过去的一年中,外界对胡塞武装与以沙特为首的海湾多国联军在也门持续爆发的激烈武装冲突似乎并不知所以然,但此次冲突曝光的武器对抗与结果,却一再引发人们对西方所谓高科技武器的质疑。近期也门上演的沙特“爱国者”反导系统与胡赛“火山”弹道导弹的对抗震惊世界,也打破了美国“爱国者”的神话,同时也让人们对“火山”导弹的原型——伊朗“起义”弹道导弹刮目相看。

“爱国者”对“火山”导弹进行拦截

近期,也门胡塞武装将军事打击目标扩大到沙特境内具有巨大政治影响的国际机场和核电站,并开始使用中程弹道导弹,这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突击炼油厂 2017年7月即已发生过,当时胡塞武装向位于沙特西部的延布石油精炼厂(位于沙特2大产油地)发射了1枚中程弹道导弹,命中目标且引燃大火,当地居民上传的视频也显示油田发生重大火灾。然而,沙特官方给出的说法却是因空气湿度过大,造成油田电机短路故障而引发火灾。此次突袭是胡赛武装首次使用中程导弹打击沙特境内战略目标。

突击国际机场 2017年11月4日,也门胡赛武装向沙特首都利雅得发射1枚弹道导弹,沙特方面称连续发射5枚“爱国者”导弹拦截,导弹被摧毁后碎片散落于利雅得北部无人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导弹成功“突破”了沙特的多层防空反导系统,弹头击中哈立德国王国际机场跑道几百米外的位置,据航站楼仅一千米。命中区域与导弹碎片散布区域之间的距离达19千米。这表明导弹可能在完成战斗部分离后,弹体才遭到拦截。与沙特地面部队发现导弹残片几乎同一时间,哈立德国王机场主要建筑群附近传来巨大的爆炸声,整个机场的民用航站楼都能感受到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大量旅客逃离候机室,机场的应急车辆也全部出动在跑道上待命。沙特国家电视台发布的视频显示,机场跑道末端腾起浓烈的黑烟,极有可能是导弹战斗部的命中区域。有美国官员指出,没有证据显示沙特成功拦截导弹,沙特展示的拦截证据可能是导弹根据程序分离的残骸。

突击沙特皇宫 2017年12月19日,也门胡塞武装再次向位于沙特首都利雅得的皇宫发射了1枚弹道导弹。沙特方面再次发射5枚“爱国者”导弹进行了拦截。这是两个月内胡塞武装向利雅得发动的第2次中程导弹袭击。胡塞武装宣称,当天是沙特领导的联军打击胡塞武装行动整1000天,发射导弹是对沙特联军最近空袭也门北部的报复,另外胡塞武装获悉沙特国防部领导层正在皇宫内开会,导弹袭击是“斩首行动”。

也门胡赛武装在上述几次袭击后都宣称使用的是“火山”2H型弹道导弹,作为非政府武装多次使用一般国家梦寐以求的中程弹道导弹,不能不让外界怀疑其武器来源。

“火山”弹道导弹发展及性能

“火山”导弹之谜直到2017年11月外界得到了沙特公布的导弹残骸照片资料才被揭开。

“火山”导弹技术来源 由于对利雅得的导弹攻击距离接近1000千米,不是射程300千米或500千米的传统“飞毛腿”导弹所能达到的,射程达到了中程导弹的标准,这不是非政府组织或一般国家所能掌握的。外界在对落到沙特的导弹残骸检视后发现,被击落的导弹残骸上有与伊朗2010年公布的“起义”导弹相同的英文标识。这是一种“飞毛腿”改进型导弹,没有弹翼,导弹残骸底部有4根液压管线,这是“起义”导弹区别于其它“飞毛腿”导弹的主要特征。胡赛武装公布的照片显示“火山”2导弹战斗部形状与伊朗公布的“起义”导弹照片上的外形一致,而且“火山”2导弹使用民用牵引车,而不是军用重型全地形车,这也是伊朗制导弹的识别特征。因此外界普遍认为,所谓“火山”2导弹实际就是伊朗的“起义”弹道导弹,这为我们分析“火山”导弹提供了可能。

“火山”导弹基本性能 伊朗的“起义”导弹是苏制“飞毛腿”导弹家族的诸多衍生型号之一,射程约1000千米。“飞毛腿”导弹曾伴随苏联对中东的军事援助而在该区域司空见惯,因此胡塞武装获得相关技术并不困难。从胡赛武装公布影像中的导弹标识看,胡赛武装将射程300千米的“飞毛腿”B型导弹称为“火山”1,而将射程更大的“飞毛腿”C称为“火山”2,经过优化的“火山”2被称为“火山”2H。一份联合国安理会发布的报告公布了“火山”2导弹技术源于伊朗“起义”导弹的依据。

“起义”导弹全长10.79米,弹径0.88米,采用液体燃料发动机,燃料箱采用共底技术,氧化剂箱长3.9米,燃烧剂箱长2.1米,发动机长1.9米,采用燃气舵控制;制导舱段长0.45米,弹头长约2.3米,弹头采用锥-柱-裙外形设计,这与“火山”导弹完全一样。另一相同的特点是其放弃了“飞毛腿”系列导弹较为典型的尾翼,据称是为便于发射井(窖)部署,同时缩短发射准备时间。该导弹使用了民用卡车底盘发射车。该型导弹最大射程通常为650~800千米,有些来源认为其可达到1000千米。

伊朗“起义”导弹发射,小图为胡赛武装“火山”2H导弹发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专家对沙特得到的导弹残骸分析认为“火山”2H与“起义”导弹并不完全相同,其与“飞毛腿”大多采用不锈钢材料作框架不同,而是使用了铝合金材料,最大射程可达1400千米,可覆盖沙特80%的国土。网络上公开的图片显示,“火山”2H的弹头头锥经过优化设计,可增强导弹在弹道末端的稳定性和俯冲速度,专家猜测其可能还采用了在弹道飞行中段与弹体分离的设计,大幅提升了“火山”2H的突防能力,这可能也是沙特拦截失败的主要原因。外界推测“火山”2H导弹可能是以“起义”导弹为原型,通过采用新材料和减輕弹头载荷的方法发展出来的。

地面起竖的伊朗“起义”导弹及其结构示意

上两图为伊朗导弹库中的“起义”导弹,小图为弹头特写

沙特“爱国者”系统部署及拦截情况

沙特“爱国者”系统部署 目前沙特主导的阿拉伯联盟内拥有反导系统的成员国有3个,均装备“爱国者”系统,其中以沙特部署的“爱国者”系统数量最多,型号也最先进。沙特现已部署的“爱国者”系统主要是上世纪90年代交付的“爱国者”2(PAC-2)和近年交付的“爱国者”3(PAC-3)两种型号,据称沙特的“爱国者”3导弹现在仍是由美军人员操作。此外,沙特目前正在商谈引进美国的“萨德”和俄罗斯的S-400系统。

“火山”2系列导弹外形比较,从左至右为:“火山”1、“火山”2、“火山”2H

虽然沙特积极引进更多的新型反导系统,但从沙特军方公布的情况看,近期取得战绩主要是“爱国者”2系统,这主要是由于其部署数量最大。从“爱国者”在海湾战争中的表现不难看出反导系统的局限性。当时美军可以在卫星发现导弹升空后,马上将相关数据传送给驻扎在沙特和以色列的“爱国者”反导部队,为部队争取到5至7分钟的预警时间,这对反导系统来说至关重要。虽然这次对胡赛导弹的拦截中沙特防空军是否得到美军导弹预警卫星支援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沙特防空军主要还是依靠“爱国者”系统自身的AN/MPQ-53/65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超过160千米)。该雷达在经过PAC-2GEM-T后期升级后,探测性能、数据带宽和识别能力均有所提升,可同时制导9枚拦截弹。在预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拦截胡塞导弹的难度会大幅提升。

沙特“爱国者”系统使用 沙特军方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1 5年1月至2017年4月,沙特“爱国者”部队已成功拦截超过100枚弹道导弹,其中超过90次都是由“爱国者”PAC2GEM-T导弹取得的。而媒体统计,自爆发冲突以来到2017年6月胡塞武装使用中程弹道导弹之前,胡赛武装向沙特发射了至少108枚各式弹道导弹,有至少28枚被沙特拦截摧毁,沙特也消耗了至少100枚“爱国者”2拦截弹。以此计算,“爱国者”2末段拦截系统的拦截概率为36%,3枚拦截导弹可拦截1枚弹道导弹。从数据上看,沙特反导系统的拦截率较低,主要原因是沙特“爱国者”2数量不足,不能对全国范围覆盖,因此沙特2015年向美国订购了14套“爱国者”3系统。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这些“爱国者”3甚至来不及培训,直接由美军在沙特境内操作。“爱国者”3系统陆续交付后,防御范围成倍提高,对胡赛武装导弹的拦截概率也大幅提升,但是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胡塞武装使用的老式“圆点”(SS-21)导弹和基于“飞毛腿”B技术的“火山”1导弹,而从2017年6月开始,胡赛武装开始使用基于“飞毛腿”C技术的伊朗“起义”导弹衍生品“火山”2H中程弹道导弹,且新导弹弹头和弹体可以分离,大大增加了拦截难度,也使沙特首都利雅得被覆盖在导弹射程之内。虽然沙特每次都宣称成功拦截,但是从近期国外媒体公布的导弹残骸情况看,这些战果令人生疑。

沙特“爱国者”拦截分析

拦截效果不佳 沙特目前部署的“爱国者”2实际拦截中程导弹的可能性不大,但“爱国者”3作为一种专为拦截弹道导弹设计的导弹,完全具备拦截射程1000千米以内导弹的能力。胡塞武装在2017年11月4日对沙特哈立德国王国际机场袭击的导弹,大部分碎片在利雅得郊区被发现,最大的一块出现在一所学校的停车场上。这些碎片沿高速公路呈带状分布,总长度约460米。命中区域距航站楼仅1千米,受限于战斗部装药量少,导弹造成的损坏有限,没有影响机场航班的正常起降,爆炸形成的深坑也仅需数日即可修复。而在对比导弹命中区域的烟柱与叙利亚战场上“飞毛腿”导弹爆炸后的烟柱可以看出,此次袭击也应该是“火山”2H导弹造成的。

“火山”2导弹发动机残骸

沙特找到的胡赛武装“火山”2H导弹弹体残骸和发动机残骸在复原图中的位置

沙特国际机场遭袭弹道图示,可见弹体与弹头分离

沙特官方认为,导弹残片的出现是其被成功拦截的最佳证据,目前沙特发布的所有导弹残片图像都只能还原出弹体尾部和助推段,但实际上这些残骸不具有任何价值,特别是导弹最具威胁的战斗部并未出现在其中,被“爱国者”击中的只是空空的助推段弹体而已。小型的弹头继续向目标飞行,最终未能命中是导弹固有的误差造成的。由于“火山”或“起义”导弹仍沿用了“飞毛腿”导弹的老式惯导系统,因此发生CEP=1千米的误差仍在正常范围内。可见,沙特的拦截效果十分有限。

拦截率不高 关于“爱国者”系统的拦截概率众说纷纭。以美军在海湾战争后公开的统计数据为例,开战前,伊拉克军队拥有819枚“飞毛腿”及远程改进型“侯赛因”、“阿巴斯”战术弹道导弹(最大射程为600至900千米,射程要小于“火山”2H型)。海湾战争期间,伊军共发动93次“飞毛腿”导弹袭击,其中43次针对以色列,50次针对沙特。统计数据表明多国部队防空导弹系统远未达到美军宣传的“90%拦截率”。到1 993年最后认定极其准确的拦截次数只有10次。海湾战争中美军一次伤亡最大的事件就是一枚击中沙特宰赫兰美军基地的“侯赛因”导弹造成的。即使部分成功拦截也是由于“飞毛腿”的弹头和弹体不可分离,较大的雷达截面也提高了拦截率,当时军事专家就质疑“爱国者”很可能难以拦截那些更先进的,具备弹头和弹体分离技术的弹道导弹。也许正因为如此,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并未公布击落“侯赛因”导弹的证据,而后来公布的资料证实,即使拦截“飞毛腿”导弹,“爱国者”2的实际命中率也仅有30%,这也是海湾战争后美国致力于研制“爱国者”3的根本原因。以后“爱国者”3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首次使用,但战果也仍是美方一面之词,缺乏公开资料。而此次沙特与胡塞武装的导弹攻防战无疑为评估“爱国者”系统能力提供了直接的第三方证据。应该说,沙特和阿联酋装备的“爱国者”导弹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迄今为止,尚未有公开报道称这些胡赛武装发射的弹道导弹造成了巨大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是这一情况很可能局限在大量使用的短程“飞毛腿”B型导弹,而像“火山”2H这样的改进型“飞毛腿”C导弹会改变这一局面。由于未袭导弹性能提高和操作人员水平良莠不齐,即使用5枚“爱国者”拦截1枚“飞毛腿”,也很可能全部落空。这也是沙特近期从俄罗斯和美国寻求拦截高度和距离更大的S-400和“萨德”的根本原因。

拦截效费比低 沙特近期拦截胡塞武装导弹时,均打出了5枚“爱国者”拦截弹,这是一种较高等级的拦截策略。通常1枚“飞毛腿”导弹造价仅15万美元,“火山”2这样的中程导弹造价也不会超过30万美元,而“爱国者”导弹单价约150万美元,也就是说每次5枚拦截弹齐射的成本约750美元,效费比约25:1。据称沙特当初引进“爱国者”2导弹约600枚,即使后来补充了“爱国者”3,目前总弹量也不会超过700枚,經过数年使用也所剩不多,即使沙特这样财力雄厚的国家也无法长期承受这样的消耗。

沙特应对导弹袭击的进一步措施

引进性能更先进的拦截系统 2017年10月,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对俄罗斯进行了四天的历史性访问,双方签订从俄罗斯购买S-400防空反导导弹的30亿美元合同,这些导弹可列装至少四个营。随后几天,美国国务院宣布批准向沙特出售“萨德”系统,总价值150亿美元,包含44套发射车、360枚拦截导弹以及7套探测/火控雷达。这将使沙特超过美国和俄罗斯等国成为世界上反导系统最密集的国家。

针对地面发射系统实施“寻歼” 2017年12月25日,沙特阿拉伯领导的阿盟对也门西部地区一处武装分子基地实施空袭,对正准备发射弹道导弹的武装分子和发射车进行了空中打击。仅12月底阿盟战机就摧毁了胡赛武装的3个导弹发射装置,此前还称炸毁了导弹库,据说还有上百名外国导弹专家。对地面发射系统的“寻歼”有效遏止了多起针对沙特本土的导弹袭击。

引进弹道导弹系统 在引进拦截系统的同时,沙特还积极引进同类的弹道导弹打击系统,以期远程快速打击新发现的胡赛武装导弹发射系统。2018年1月,乌克兰媒体曝光了新型战役战术导弹系统“格罗姆”2,该导弹是乌克兰哈尔科夫运输设备工厂在哈尔科夫莫洛佐夫机械制造设计局的参与下生产的。据悉,“格罗姆”2战役战术导弹系统是乌克兰为沙特生产的,两国签署了3亿美元的合同。目前,“格罗姆”2已通过了火力测试,将很快交付沙特方面,这些导弹将主要用于对战场出现的高价值移动目标实施打击。

猜你喜欢

飞毛腿胡塞爱国者
乌龟vs飞毛腿
我是飞毛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