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价格形势分析和预测

2018-04-17臧跃茹郭丽岩

紫光阁 2018年3期
关键词:价格

臧跃茹 郭丽岩

全球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明朗,当前价格总水平运行平稳,其中CPI(居民消費价格指数)温和略升,PPI(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涨势放缓,预计2018年全年CPI保持在2.4%左右,PPI在3.5%-4.0%的区间,不会超过本年度调控目标。当前价格形势有利于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不必过分担忧通胀风险。

价格总水平运行平稳

(一)今年开局CPI低位运行,2月CPI可能是全年高点

主要原因是春节错位,去年春节在1月底,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较快上涨,抬高了今年1月价格的对比基数,而今年春节在2月中旬,较去年晚了近20天,由此导致1月CPI同比涨幅回落至1.5%。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尤其是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0.6%。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9%,虽然涨幅回落但仍高于CPI总指数,这说明医疗保健类、居住类等非食品类价格仍是拉涨CPI的主要因素。同样由于春节错位,去年2月的对比基数较低,今年2月CPI可能达到2.6%左右,将会是全年高点。预计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变化将由负转正,春节假期效应和大范围雨雪天气抬高了鲜菜鲜果价格,对CPI的拉涨力将明显提高。相对食品价格而言,非食品价格具有易涨难跌的特点,核心CPI将回到2%以上。

(二)受去年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年初以来PPI涨幅回落

1月PPI同比上涨4.3%,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主要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加工业等领域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回落。相关领域工业企业库存水平较高,部分工厂处于停机整修状态,企业补库意愿不强,由此导致主要大宗工业品价格回落。2月份,受到去年同期对比基数抬升、国际原油价格回调、企业开工天数下降等因素影响,预计PPI同比增速将继续下行。

为保障201 8年春节期间主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青海省西宁市在春节前5天于该市270个零售经营网点对长茄、西红柿、黄瓜、蒜苔、陇椒、土韭黄6种蔬菜实施直补限价销售。

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有利于价格水平维持在合理区间

(一)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明朗,改革与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当前正值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期,改革红利将加速释放,通过不断完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经济将更多依靠市场力量实现供需动态均衡,预计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势头将更加明朗。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之年,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等重大战略将充分谋划与稳步实施,更多积极因素将汇聚迸发。同时,在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愿景下,新一轮消费正式开启,消费升级有望进一步支撑总需求扩张,从而增强经济稳健上行的动能,进而稳定价格波动中枢。

(二)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增强,国际环境改善同时存在不确定性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拉加德指出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3.9%,高于2017年3.7%的水平,全球四分之三的地区经济将出现上行。全球主要经济体▲ 为保障2018年春节期间主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青海省西宁市在春节前5天于该市270个零售经营网点对长茄、西红柿、黄瓜、蒜苔、陇椒、土韭黄6种蔬菜实施直补限价销售。紫光阁 第3期 51权威论坛的产出缺口有望在2018年转正,经济活跃度和资源利用率将持续提升。全球经济回升将带动国际贸易增长,我国外贸环境有望进一步改善。但也要注意到,国际环境改善仍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如贸易争端加剧、地缘政治风险、货币政策调整等。

食品和原油价格回升支撑全年CPI温和上行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显现,农产品价格阶段性上涨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玉米“通过完善拍卖机制、定向销售、包干销售等,加快消化政策性粮食库存”,国家针对玉米去库存的政策方向未变。当前,国际粮价已进入上行周期,对于国内外市场连通密切的玉米、大豆等农产品而言,国内价格面临一定的上涨压力。为应对美国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战,我国已加强了对美进口转基因玉米的管理。预计今年市场上可流通的优质玉米将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玉米价格将会得到一定支撑。此外,今年年初,国家已较大幅下调了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利用价格杠杆加大积压粮食去库存力度,客观上可能会影响种粮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粮食农作物生产与供应。在去年粮食价格基数较低的情况下,预计今年主要粮食价格可能会出现阶段性上涨行情,进而支撑食品类CPI温和上行。

(二)年内影响CPI的较大不确定性因素是国际油价走势

国际油价触底反弹后已进入上升通道,去年以来更是加速上行,今年初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超过70美元/桶。虽近期有所回调,但从国际机构对未来油价的预测看,今年油价波动中枢将进一步上行。油价对我国CPI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个是抬高交通工具燃料成本和居民水电燃料费直接拉涨CPI;另一个是推高石化等上游行业成本影响下游终端消费品价格。例如,近期受国际油价影响,尿素等化学原料价格大幅上涨,抬高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将通过影响农产品和饲料价格向食品类CPI传导。我们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对国际油价拉涨CPI的幅度作了定量分析,结果是,如国际油价全年波动中枢处于65-70美元/桶的价格区间,假设其他条件不变,2018年全年CPI可能保持在2.3%-2.7%之间。

(三)鲜菜价格波动较大,猪肉价格出现企稳迹象

受季节因素和极端天气影响,年初鲜菜价格大幅回升成为拉涨CPI的主要动力。从历史数据看 (见图1),进入春夏之交,鲜菜的新涨价影响将有所减弱,但在年内出现极端天气影响时,不排除个别月份鲜菜鲜果价格出现大涨,并支持食品类CPI阶段性高企。目前,从猪肉价格绝对水平来看,已接近阶段性低位水平,未来很难有大幅下跌空间,意味着此轮猪周期可能已进入尾声。在各地严格执行环保标准的背景下,伴随今年油价和粮价阶段性上涨,饲料、猪舍改造等养猪成本将继续增加,叠加季节性因素和突发疫情等不确定性影响,预计2018年猪肉价格将逐步止跌,可能从制约CPI上行的因素逐步转变为支撑上行的因素。

全年PPI将继续回落但速度相对缓和

(一)实体需求复苏支撑上游价格继续上涨,但涨势不及去年

从国外来看,目前国际大多数机构都认为,2018年欧洲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复苏动能会进一步释放,将给予全球经济增长有力支撑。当前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已进入上行周期,主要商品价格还将攀升,继续提振资源型新兴经济体的货币,降低贷款不良率和融资成本,促进投资和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从而增强全球增长的协调性与一致性。从国内来看,目前工业产能利用率已经恢复到一定水平,部分周期性实体行业经历两年多的去产能“阵痛”,部分供给趋紧的工业品价格出现阶段性上涨,社会投资意愿有所增强,预计新一轮资本扩张周期有望启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实体经济复苏有望继续支撑今年的工业品价格,但考虑到2018年PPI的对比基数已经较高,预计今年PPI同比涨幅较去年会有明显回落。

(二)贸易争端和美元走势将影响上游价格变化趋势

贸易方面,美国特朗普政府于3月1日宣布将对钢、铝这两种大宗商品分别增加25%、10%的进口关税。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铝生产国,虽然占美国进口量的比重不太大,但特朗普政府大幅提高进口关税,亦将加剧两国贸易关系紧张,同时影响我国对外出口环境,从而增大国内去产能压力。美元指数方面,去年四季度以来,美元指数在震荡中加速下图1 50个城市鲜菜价格走势及预测52 第3期 紫光阁权威论坛行,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一轮明显的技术性高涨。今年以来,美元指数跌破90后一直处于震荡态势(见图2)。特朗普政府已公布的税改和政府支出增加并不利好美元,市场机构也提前透支了美联储年内将多次加息的预期,预计年内美元还将延续震荡向下走势,但不排除大幅下跌后的阶段性回调。据此判断,国内与国际市场连通密切的大宗工业原材料价格将延续上涨态势,从而给予PPI新涨价一定的支撑。但是,考虑到全球投资者担忧贸易战升级、地缘政治危机等可能引发的避险情绪,大宗工业品价格难以呈现大幅单边上涨态势,对PPI的支撑幅度将受限。

(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初步成效,结构性通胀得到抑制

所谓结构性通胀表现在,PPI大幅上涨而CPI平稳运行,两者同比涨幅差距过大,上游价格快速上涨加大向下游传导从而引发全面通胀的压力。上游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既有重点领域去产能顺利推进同时需求回暖的因素,又有大量虚拟资金集中涌向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非理性抬高原材料价格的“虚火”。去年下半年以来,得益于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力度的加大,违法违规金融活动被叫停,严控燥热资金在多个市场流转非理性放大价格波动幅度,通过强化金融监管而祛除了大宗工业品价格的“虚火”,今年结构性通胀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PPI将继续回落。

全年价格预测的结论及建议

综上,考虑当前国内国际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主要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红利释放情况,以及重点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接续的进展和特征,我们经模型测算,预计全年价格总水平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全年CPI稳中略升,同比增速在2.4%左右,PPI稳中趋缓,全年波动中枢维持在3.5%-4.0%。

总体上看,今年全年价格总水平温和可控,应积极稳妥推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破”“立”“降”工作,同时着力完善竞争性市场体系和统一监管体系,应对内外部发展环境方面的挑战,做足政策储备。

(一)稳健货币政策保持中性,建立健全金融监管长效机制

货币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前提下,宜适时适度进行灵活微调,以保证实体经济资金需求,切实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稳定物价水平,同时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在更加开阔的战略视野和框架下,拓宽金融监管灵活创新的空间和渠道。强化对金融机构及其杠杆水平的跨市场、逆周期的系统性调节,保持金融监管的政策定力,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

(二)完善农产品等民生产品稳价保供机制

引导各地协调建立完善农业信息发布系统,统计当地重要农副产品种、养殖意向和生产规模信息并及时发布,防止农户因盲目种、养殖引发价格大幅波动而遭受风险。积极防范和严厉打击以次充好、囤积居奇、串通涨价、散布涨价谣言等价格违法行为。继续加强生活服务类价格的监测,及时查处乱涨价行为。因地制宜地健全社保标准与物价联动机制,确保中低收入群体生活质量和水平不下降。

(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减法的同时,关键是做好加法

今年应继续严格控制过剩行业低劣产能的增量,坚持环保政策的定力,更多依靠市场化法治化手段进一步健全防范低劣产能反弹的长效机制,尤其是在后續投资项目落地过程中,严防地方不当引导的部分行业产能再次无序扩张。同时,实体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前期严格做减法,转向加法减法并举,关键是做好加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积极引导骨干企业加快建设优质高效产能,强化资源能源和环境硬约束,更多依靠市场化手段引导供需关系动态平衡,从而避免上游原材料价格大起大落,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四)积极引导市场预期和有效防范不确定性风险

预计年内主要工业原材料、粮食、农产品进出口环境、库存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应加强监测、分析与预测工作,合理引导企业及时灵活地调整采购与产销计划。针对国际市场贸易战局部升级进行全面的影响评估,并制定相关的应对预案。强化市场监管统一执法,加快清理各种与市场公平竞争、公共安全目标相违背的不当行为。督促主要商品交易平台继续加强对交易价格异常波动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并相应完善应急处置预案。

猜你喜欢

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