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理解把握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的重大判断

2018-04-17陈理

紫光阁 2018年3期
关键词:机遇期机遇中华民族

陈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发展条件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刻理解把握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重大判断的重大意义

作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悉,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倡导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的成功运用,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全局性和指导性。古人云,“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总有一些十分珍贵而稍纵即逝的关键节点。能否對此作出科学研判和正确应对,往往直接关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在古今中外历史上,不乏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世界历史看,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几次重大科技革命,并带动世界经济发生多次产业革命,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面貌和格局。一些国家抓住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机遇,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迅速增强,甚至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从我国历史看,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灿烂文明,长时期居于世界经济强国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但近代以来,我国逐渐由领先变为落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欧洲发生工业革命、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我们错失了多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逐渐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

这种巨大的反差,使中国先进分子睁开眼睛看世界,深刻认识到跟上时代的极端重要性。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黑暗中苦苦探索的中国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作武器,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作出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重大判断,这为集中精力搞建设,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党的十六大作出本世纪头20年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充分运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我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推动我国发展上了新的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悉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的变化,反复强调尽管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但内涵发生了变化,正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推动这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今天的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作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的重大判断,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把握新时代新机遇,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动员令和行动号角。

图为江苏南京高淳区亚溪国际慢城特色小镇

深刻理解把握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重大判断的客观依据

作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是对当前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的科学研判,具有充分的客观依据。

从国际形势看。尽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但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全球伙伴关系建设,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中国的治理理念和实践受到高度赞赏和广泛肯定,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这给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从国内形势看。当前,我们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条件。首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次,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它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第三,更重要的是,我们党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九大,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大政方针,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全党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明确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思想,广大干部群众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衷心拥护,对习近平总书记更加衷心爱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景更加充满信心,党心民心空前凝聚,更加团结统一。

综合国内外各种因素,尽管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挑战十分严峻,但前景十分光明,时和势都在我们这一边,总体上对我们有利。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是符合实际的、完全正确的,具有充分客观依据和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几代人努力,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如此之近,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是对前人的责任,也是对后人的责任。

深刻理解把握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重大判断的新要求

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使机遇把握变得特别重要。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的重大判断,使我们党又一次站在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赢得发展主动的重要位置,它为我们制定发展目标、作出重大决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提供基本依据。当发展的历史机遇又一次叩响中国大门的时候,我们要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充分运用好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一切积极因素,奋发进取,大有作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

第一,要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就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工作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确保党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顺利实现。

第二,要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就要真抓实干,脚踏实地把既定的行动纲领、战略目标、工作蓝图变为现实。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邓小平当年曾经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踐充分证明了这个真理。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40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靠着拼劲、闯劲、干劲,靠着钉钉子精神,把中国建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奋斗是艰辛的,奋斗是长期的,奋斗是曲折的。要把党的十九大描绘的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把既定的行动纲领、战略决策、工作部署变为现实。

第三,要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就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发展。早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实现“两个翻番”,否则势必走到老路上去,那将会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十四个坚持”的重要一条,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发展这一重要方位,要求今天新时代的发展,不能再单纯追求速度、规模,而是要更多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是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发展。

第四,要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就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行百里者半九十。机遇和挑战,常常相伴而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郑重告诫全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今天的世界,国际形势正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今天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全面向前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面临难得机遇,具备坚实基础,拥有无比信心。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前进道路从来不会是一片坦途,必然会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个一以贯之”,特别是强调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的深刻考虑所在。

猜你喜欢

机遇期机遇中华民族
论新时代的战略机遇期:源起、现状与未来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迎来境外贷款业务机遇期
再见,机遇号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民间投资迎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