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威胁及防御技术研究

2018-04-16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城郊供电公司王海宁吴云峰

电子世界 2018年23期
关键词:威胁信息系统信息安全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城郊供电公司 王海宁 吴云峰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胡 楠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电网取代了传统的电网。本文首先分析了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的内容,之后根据威胁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探讨了相应的防御技术,希望能够为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众所周知,电力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和支柱,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电力的稳定供应密不可分,而智能电网的出现,为电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其过于依赖信息技术,导致出现了一些安全问题,需要切实加强信息安全的防御工作。

1.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的内容

智能电网是新时代的产物,它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电网完美融合的结晶,其具有智能化和自动化等特点,能够及时调整供电方式,解决供电问题,提高供电效率。目前,电网信息安全受到威胁的事件屡见报端,层出不穷,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信息安全指的是,处于信息网络中的硬件、软件以及系统都要受到保护,避免受到破坏,从而提供稳定的服务。一般而言,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完整性和安全性都属于信息安全的内容。

由于智能电网自身的特点,必须做好信息安全工作。以往电网的信息安全只是局限与企业内部,而如今,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并且渗透到普通的用电客户中,所以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的内容也相应地有所增加。首先,电网的设备种类比较多,并且功能比较复杂,这些设备储存着大量的信息,所以必须处于安全状态,防止数据丢失和损毁。其次,信息网络的安全需要格外重视,防止网络木马以及病毒的入侵,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再次,智能电网公司可能会有一些网络应用,比如网站、公众号或者是客户端等,需要保证安全,避免被不法分子篡改。最后,无论是企业的数据还是电网用户的数据,都要保证安全,不能泄露,防止出现意外。

2.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威胁的类型

2.1 自然威胁

自然威胁主要指的是一些自然现象,这些现象是人为不可控制和避免的,比如雷暴天气产生的电磁干扰,会影响电网信息的稳定。尤其是一些极端恶劣天气,比如冰雹或者是台风,可能损坏电网设备,从而威胁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但是自然威胁比较少见,并且影响范围有限,只是在局部地区造成了小范围的影响,产生的损失也较小,不是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威胁的主要类型。

2.2 人为威胁

顾名思义,人为威胁指的是,人为故意或者是无意对智能电网系统进行攻击,从而导致智能电网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行,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受到破坏,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持久的恶劣影响。具体而言,人为威胁还分为主动威胁和被动威胁两种。智能电网内部操作人员错误的操作属于被动威胁,主要是使用数据的方式和途径不正确和不规范,导致资源被误用。而一些不法分子以及网络黑客对智能电网系统进行攻击,从而获取利益,这属于主动威胁,而且这种威胁极为常见,同时种类多样,不一而足。下面具体举一些这方面的的例子,帮大家简要梳理一下。第一种,不法分子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修改系统的程序,并且控制系统的运行;第二种,不法分子通过发送控制指令,迫使系统暂停运行;第三种,对于计算机以及网络中的信息和资源进行窃取和监听;第四种,通过伪造IP地址对系统进行攻击;第五种,通过木马和病毒,制造网络故障;第六种,干扰系统的通信,造成网络瘫痪。

2.3 系统威胁

对于智能电网信息系统而言,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威胁,一方面是因为信息系统自身的设计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信息系统的应用和连接存在缺陷。目前很多智能电网计算机的操作系统都是Windows系列,逻辑方面存在不科学的地方,经常会出现漏洞,尤其是编写错误,需要及时更新补丁,当接入互联网后,这些漏洞和隐患就会受到强烈的攻击,从而感染木马或者病毒,进而智能电网系统被控制,信息遭到窃取。除了操作平台,操作人员的U盘、移动硬盘都可能感染病毒,进而破坏系统。因为智能电网信息系统主要应用的设备是智能仪表和自动装置,这些设备的组成都需要电路板,而相关厂家在研发和生产的过程中,设计以及制作工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稍有不慎,就会招致数据的损失或者是泄露,进而发挥不了应有的功能。目前,也有一些厂家故意在芯片中植入恶意程序,之后破坏电厂的系统,导致电厂在计算电量时出现误差,造成数额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经常需要在不同设备和网络之间进行连接,那么具体的数据通信就要遵守和执行TCP/IP协议,但是因为协议明文传送,所以很容易被获取,之后不法分子就可以伪造数据,传输错误和虚假的信息。

3.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的相关防御技术

3.1 信息加密技术

这种技术应用的基础是特殊算法,从而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当数据传达之后再进行解密和还原。即使不法分子拦截和获取了加密信息,因为不了解和没有掌握解密的具体方法,所以无法知晓和得到原始的信息,这就切断了信息之间的联系,防止数据被利用。将重要信息进行伪装,也就是进行数学变换,将明文变成密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加密是双向可逆的,所以智能电网信息系统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密,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比如使用对称加密算法,也就是使用同一种密钥进行信息的加密和解密,只有信息的接收者和传输者都掌握一致的密钥,才能解密信息。另外,密码的设置也是极为关键的,很多不法分子在面对复杂的密码时,常常因为破解耗时耗力,成本巨大,就直接放弃,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安全。密码一般由数字、符号以及字母组成,长度在8位以上,并且需要定时更换。

3.2 签名认证技术

通过电子签名,能够识别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且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的作用相等。这种签名认证技术,主要是对数据单元添入密码,杜绝伪造现象,从而保证数据的接收方准确获得完整的数据。智能电网通过在信息终端部署统一的数字证书,能够很好地对参数以及计费等信息进行认证,同时可以实现信息的遥控。

3.3 漏洞隔离技术

对于系统存在的漏洞,需要应用隔离技术,常用的做法是安装防火墙。防火墙的信任等级很高,能够很好地保证信息服务的质量。也就是说防火墙是一道有效的屏障,通过在智能电网以及互联网之间设置防火墙,能够筛选网络中的信息,外部用户如果想要访问智能电网,就需要经过防火墙,这就为智能电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排除了外界不良信息的干扰。

3.4 病毒查杀技术

目前,计算机病毒的数量与日俱增,同时种类异常丰富,能够不同程度地攻击计算机系统,严重威胁着信息的安全。通过使用专门的程序,对病毒进行查杀,能够对信息进行检测,确定病毒的存在或者是病毒的感染,之后根据查杀情况,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一般而言,安装防病毒程序并不会影响系统的运行速度,而且针对性很强,能够及时发现病毒,并且彻底清除。

3.5 入侵监测技术

智能电网信息系统需要做好入侵监测工作,对任何未经授权和可疑的行为进行拦截。整体而言,入侵监测分为三方面:第一方面,对信息进行搜集,也就是要全面监测网络以及用户的行为,保证信息的准确。第二方面,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已有模型进行匹配,从而做好统计分析工作。第三方面,对结果进行响应,一般而言,如果对入侵行为进行阻止和控制,就是积极响应,如果只是发出警报,就是消极响应。

3.6 蜜罐诱捕技术

如果想要保证服务器不受黑客等不法分子的攻击,可以在网络中添加蜜罐子网,这样能够形成一个诱捕机制,进而引诱黑客对蜜罐进行攻击。这样能够减轻服务器的压力,并且完整地记录黑客的行为,智能电网信息系统可以适当应用这种技术,将黑客的恶意攻击进行分流,从而保护系统的安全。

4.结论

综上所述,如何做好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防御工作,已经是时代赋予电力工作者的使命和难题。只有根据具体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应的威胁因素,切实选择科学的防御技术,才能够真正维护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威胁信息系统信息安全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人类的威胁
受到威胁的生命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面对孩子的“威胁”,我们要会说“不”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