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理财四要三不要(下)

2018-04-16桂浩明编辑易可

科学生活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线理财产品差距

文/桂浩明 编辑/易可

第三个“要”,是要中线投资。不要过于追求短期收益,一般来说,由于年龄关系,老年人理财,在时间安排上不会选择期限太长的品种,但还是要尽可能地进行中线投资,也不能把投资期限定得太短。这是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任何一种理财产品,它的收益总是与时间成正比的,要想获取较好的收益,就必须做较长时间的投资。当然,市场往往又运行得不那么稳定,收益的显现也未必一定是以直线方式呈现出来,有的时候会一下子体现得比较高,有的时候又会突然陷入低谷。有人热衷于抓取这种急剧变化中的机会,也就是获取短线机会。应该说,如果能够有,当然是好事,但这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更多的时候是想抓而抓不住,甚至是抓反了。对于年纪较轻的人来说,遇到短线机会的失败,过后可以重新开始,因为能够承担机会成本,以后还可以从头再来。但对于老年人而言,剩下的时间比年轻人要短,因此失败所带来的损失,未必有把握能够弥补。相反,对于中线投资来说,虽然一段时间内的收益比较有限,但风险比较小,而经过一个时期的积累,还是有望获得较好的收益。所以,老年人理财,要多考虑中线投资,记住“慢就是快”的辩证法。

最后一个“要”,是要组合投资。我们说理财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其涉及的内容是很多的,仅从证券市场来说,就包括股票、债券、基金、贵金属、期货、期权等。当然,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主要还是关注股票、债券、基金,在这里要强调组合投资,也就是不同产品都要有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平滑风险,同时争取相对较好的收益。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应该逐步加大债券(含银行货币类理财产品)的比例,降低股票的比例。把资金押在单一品种上,一旦出现闪失,那是很难承担的。

说了“四要”,下面再简单说说“三不要”。

一是不要迷信高收益。现在经常会有人向老年人推荐理财产品,保证收益动辄15%,有的甚至更高,看上去的确很有诱惑力,其实,一来我们国家是不允许理财产品保证收益的,二来在目前市场条件下,正常经营的企业也是不可能持续地取得如此高的收益,这种产品,大都属于“庞氏骗局”。对此,投资者要擦亮眼睛。一些老年人想得比较简单,总以为人家能给出高收益总是好的,岂知你期待的是高收益,而人家则觊觎的是你的本金。

二是不要道听途说。有的老年人图简单,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比较各种理财产品的状况,习惯于道听途说,根据小道消息来投资,这种状况在股市中尤其多见。结果,听来的消息往往都是错的,这倒未必一定都是传播消息的人在害你,而是现在的市场,早已经不是什么消息市了,其内涵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理财,特别是投资股票,一定要好好分析市场的政策面以及公司的基本面,听某人介绍,自己不作研究就下手,通常都是赔钱了却不知道是怎么赔的。老年人时间相对比较多,在分析股票上,应该好好花点时间去研究。

三是不要盲目攀比。有些老年人在进行理财活动时,喜欢和别人攀比,在某种角度来说,这似乎没有什么错。因为只有反复比较,才能够找出差距,激励前进。但问题是,由于各人的投资偏好、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决策效率不尽相同,加上所遇到的投资机遇也不一致,因此在理财效果上,总是会有一定差距的。对这样的差距,还是要坦然面对,而不是非得以此为标准来追赶。理财是一种需要耐心和智慧的行为,在这里不需要太多的勇敢,对于老年人来说,投资应该心平气和,不以攀比心理来主导自己的操作,客观面对所遇到的各种实际情况,理性地予以处置。

话说回来,老年人理财,与其他年龄段人士理财,在大的原则上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只是由于年龄关系,需要更加稳健,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坚持中线投资,以多元化的理财来实现具有安全边际的收益。而以上所总结的“四要三不要”,只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难免挂一漏万,仅供广大老年朋友在理财时作为一个参考。

猜你喜欢

中线理财产品差距
斜边中线添加方法初探
课本内外
课本内外
——书写要点(三)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课本内外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