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风文化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2018-04-14许晓敏

神州·下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中华传统文化家风

许晓敏

摘要:家风是一种家庭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家庭问题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映射出社会文明的发展。家风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构成了中国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弘扬中华好家风、培育家庭美德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家风;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风气;道德修养

家风是一种家庭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家庭问题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映射出社会文明的发展。家风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构成了中国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家风虽然古老,但绝不落伍。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弘扬中华好家风、培育家庭美德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家风”的内涵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门风,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社会学家将其称为“家庭文化”,心理学家则称之为“精神风貌”,指的是一个家庭在代代繁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道德规范,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道等等,其核心内容指一个家庭的思想意识方面的传统。家风是悠久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家风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德育思想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

首先,“家风”一个家庭的传统。家庭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归宿,也社会阶层的组织细胞。中国历来就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自古至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家训、家规。如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的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朝李世民的《帝范》,北宋司马光的《温公家范》,南宋朱熹的《朱子家训》,明朝吴麟征的《家诫要言》,清朝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等等。从内容上看,其核心要素都是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伦理理念、道德规范的体现。“家风” 的传承不仅是一种存在于中国大众间的一种传统,属于中国特有的风气和风范。

其次,“家风”是家族的共同的道德观念。每个家庭所处的环境不同,所面对的人和事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个家庭都有其自己的道德观念,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这反映着家风的独立性,而从侧面又反映出了家风对 于家族成员来说的共性。

第三,“家风”是一种精神尺度。在一个家族中,“家风”不仅仅是道德教化的口号,是家庭成员自我约束和他人监督的标准,还是一个家族的精神体现、价值认同和荣誉尊严的具体体现,这些无形中形成的习俗、标准、準则和精神,通过一代一代家族成员具体的行为得到践行和不断的传承。因此,“家风”实际是一种经过历史沉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

二、家风的现实意义

家风的传承是一个民族思想的延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见证。我国古代的家风文化不仅为当时的统治者培养了德才兼备的人才,更促进了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同时,传统优良家风以其充实的内容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推动了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精神文明的进步。时至今日,它们仍传递着积极的正能量,感染并影响着中华儿女。

(一)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观体现。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家风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家风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弘扬优良家风,对于培育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的三个层面,包括了如何做人、为官、从政等方方面面。家风是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和精神成长的重要起点,虽不能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但它对引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发挥着最基础的作用。重提家风就是重拾价值观,让家风内化为伦理道德,外化为行为规范,从而使培育和弘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目标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二)家风是培育社会文明风气的铺路石。

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天然基石,凡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都能在家庭找到它的基因。家庭理应成为传递正能量、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载体,因而传承和培育良好的家风显得尤为重要。

家风虽说只是一个家庭的风气,确实社风民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整个社会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社会道德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少数人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悄然滋长。这些问题的存在,与长期以来不重视家风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良好的家风文化可以引导家庭成员弘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自觉践行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家风,推动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家风连着民风,民风连着社风。好的家风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如果现代每个家庭都有着优良的家风,必然能形成一种优良的民风社风。

(三)家风是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的立身之本。

家风是一种巨大的精神道德力量,它对人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是潜移默化的。家风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思想,可以提高个人思想文化修养,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优良家风不应只是记于文本、束之高阁的冰冷字句,而应成为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伦理规范。著名的《颜氏家训》、《孔子家语》,均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为核心思想,以修身做人为立身之本,以与人为善、勤俭持家作为基本美德;诸葛亮的《诫子书》中“静以修身,勤以养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体现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发人深思,对后世影响深远。

现如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修养更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以培育优良家风为载体,将其与当代社会深度融合,用优良家风蕴含的传统美德指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让家风文化在当今时代充分发挥独特价值和作用。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中华传统文化家风
论荀子虚壹而静道德修养方法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