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绿色化发展时空差异研究

2018-04-13于钧于佳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绿色化引言

于钧 于佳

摘要:文章选取了2000年和2015年为两个时间节点,借助综合指数法、相关分析方法对辽宁省14个地级城市对绿色化发展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辽宁省绿色化发展在两个时间截面有所提高,省内差异不大,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绿色化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基础,城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绿色化发展有较高的相关性,人均GDP和教育的投入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绿色化;空间差异

一、引言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促进五化协同发展,是继“四化”协调之后,又提出的新的协调发展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绿色化”这一新词载体出现。“十九大”中提到的“五大发展理念”又再次强调了绿色的发展理念。国内绿色化的定义近几年学者们也正进行理论内涵的探讨,从字面上看,绿色化表示生态、可持续发展之意,从定位上来讲,绿色化又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外在体现,是一种现代化的战略,体现在价值观、意识形态、主流文化、行为方式、生产方式、制度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国际关系等各个层面,绿色化即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理念、绿色行为,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刘凯等以全国的地级市为研究尺度对绿色化的空间演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也一直在探讨,不同的学者对其确定不一;生态文明一直是被关注的问题,也早有提出,最早的“绿色”一词是由戴维·皮尔斯提出的“绿色经济”一词,国外对于绿色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城市建设、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衡量、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点发展的辽宁省,绿色经济的发展才是长久之计,基于此本文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绿色化时空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

二、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1年和2016年《辽宁省统计年鉴》,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对于指标体系的构建,充分考虑到了绿色化的深刻内涵,并且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参考近几年学者们对于绿色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从生活绿色化、生产绿色化以及科技创新三个大角度进行选取, 数值标准化为了消除量纲的影响,首先对数值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

构建绿色化发展指数L(l):

L(l)=∑aiLi

式中ai代表指标的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利用熵值法进行计算,Li代表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

三、结果分析

(一)辽宁省绿色化发展水平时空差异分析

为了衡量两个时间截面的相对的整体的平均发展水平,求得两年整体的平均值作为衡量标准,分析两年绿色化指数的时空差异的变化情况。

2000年和2015年綠色化发展指数平均值分别为 0.347和0.386,标准差分别为0.132和0.141,两年整体发展的平均值为0.365,15年辽宁省绿色化发展整体来说是有所提高的,省内差异不大。从时间上来说,两个年份之间虽然稍有波动,但保持平稳上升,尤其是在2007年之后,绿色化发展水平每年都小幅度上升。2000年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辽北、东部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南部地区,南北分界线附近,省内有五个地级市的绿色化发展水平高于平均值,包括沈阳、抚顺、丹东等发展相对较好的城市,此区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体现出城市的绿色化发展水平较高;2015年绿色化水平发展的高值区逐渐“南下”,由较为聚集的“块状”分布地更加分散,各个区域均有分布,低值区以辽西地区为主,大范围分布,但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绿色化水平还是不尽理想,除了大连、锦州等地,变化最大的是大连,绿色化发展水平提高明显,辽宁省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还需要促进红、蓝、绿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影响因素分析

选取人均GDP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来分析经济发展与绿色化水平的发展是否具有相关性;选取工业发展水平,即工业总产值与GDP的比值来反映该地区工业化水平,试图分析工业的的发展是否会造成城市绿色化发展的滞后或提高;城镇化水平过高有时会抑制绿色化的发展,选取城镇化水平来分析假设是否合理;教育投入对于人力资本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人力资源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且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也会正面的影响;为了避免误差,影响因素选取两年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化发展指数相关系数为0.228,经济发展水平高会带动地区绿色化的发展,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今的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渗透,由要素、资本驱动逐渐转为创新驱动。辽宁省是资源大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环境、科技、生活的绿色化,以此为契机推动发展。

工业发展水平与绿色化发展指数呈现出负相关性,一定程度上说明工业化的发展不利于绿色化的发展。辽宁省作为政策振兴的老东北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工业发展历史可追溯至70年,工业生产方式粗放是最大的问题,工业的发展会伴随环境污染问题,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信息化、绿色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以少投入获得高回报。

城镇化水平与绿色化发展指数呈现出正相关性特征。说明一定程度上,城镇化的发展会促进绿色化发展水平,城镇化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城镇化包括人口、经济、空间的城镇化,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城市的绿色化水平、绿色发展是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这种带动式的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发展。

教育投入与绿色化发展的相关性系数为0.263,加大教育投入会促进绿色化发展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力地保证了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绿色化理念的传播,整体上促进了城市绿色化发展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辽宁省绿色化发展在两个时间截面有所提高,省内差异不大,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绿色化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基础,城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绿色化发展有较高的相关性,人均GDP和教育的投入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辽宁省作为重工业发展的摇篮,是具有深厚重工业基础的“红色城市”,在几轮振兴工业基地政策之下,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绿色生产,发展绿色经济,加大产业结构的优化,在重振工业发展地位的同时,加大城市绿色治理的力度,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政府管制或者加大环境规制强度等,从而降低资源的消耗的同时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减少工业污染废气、固体的排放量,提高污水、废物的处理率,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整体性、协调性发展,实现辽宁省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5-6.

[2]方兰,陈龙.“绿色化”思想的源流、科学内涵及推进路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3]林柏.探解“绿色化”:定位、内涵与基本路径[J].学习与实践,2015(09).

[4]冯之浚,刘燕华,金涌,郭强,严峰. 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绿色化道路[J].中国软科学,2015(09).

[5]刘凯,任建兰,王成新.中国绿色化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城市问题,2016(04).

[6] Amira Mersal. Eco City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ies in Transferring a City in to Green City[J].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7.

[7]Hosam K. El Ghorab,Heidi A. Shalaby. Eco and Green cities as new approaches for planning and developing cities in Egypt[J]. Alexandria Engineering Journal,2015.

[8]Dina Karahasanovi,Kasim Tati,Armin Avdi.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 with Special Focus on Developing Countries. Proposal of New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Nsdi)[J]. Annals of the Alexandru Ioan Cuza University - Economics,2012(01).

[9]Grossman GM,Krueger AB.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Cambridg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91.

[10]劉凯,任建兰,张存鹏.中国“五化”协同发展水平演变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04).

[11]杨勇,张新丽,杜直前.西北五省“五化”协同发展效率测度[J].西安工业大学报,2016(11).

(作者单位:于钧,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于佳,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绿色化引言
绿色环境管理体系视角下的高校档案馆构建研究
河北经济发展绿色化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研究
化学实验教学中尝试“绿色化”观念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途径研究
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绿色化和微型化的渗透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探索
解读《欧也妮·葛朗台》中金钱禁锢下的人生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