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地质资料服务进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全国地质资料馆为例

2018-04-13齐钒宇高学正

中国矿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资料馆馆藏资料

齐钒宇,吴 轩,高学正

(1.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2.全国地质资料馆,北京 100037)

地质资料是社会发展与建设的重要信息资源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化服务价值。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资料服务数量、服务方式及受众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基于2013~2017年全国地质资料馆服务统计数据,总结出近些年地质资料服务人数及总量趋于稳定,网络服务增长迅速,定制产品服务量比重增大,应急服务反应迅速,服务受众群体拓宽均是全国地质资料馆社会化服务的进展与特点。基于服务进展,指出地质资料服务的不足与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今后我国地质资料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定制服务;应急服务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取得的重要信息资源,是地质工作者认识地球所获得的知识性财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随着知识经济及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经济建设中对地质资料的需求与日俱增,地质资料中所蕴含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日益被社会各界所认识[2-4]。地质资料的特性在于服务,服务利用才能体现地质资料的价值。近些年,地质资料管理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地质资料服务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本文基于这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通过分析近些年全国地质资料馆到馆和在线服务统计数据,从中得出我国地质资料取得的进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 地质资料服务政策进展

近年来,各级主管部门和馆藏机构一直重视地质资料服务工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服务政策措施,逐步完善了地质资料服务政策体系。2017年,国土资源部颁布《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号)。该文件强调了地质资料服务内容及方式,以及保护期内地质资料的服务形式。通过多年的地质资料服务政策文件的下发,逐步形成并完善了地质资料服务的政策体系,全方位指导全国各级馆藏机构开展地质资料服务工作。

2 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资源及服务形式

2.1 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资源

1) 馆藏资源数量。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地质资料共计142 380档,其中全部馆藏地质资料均已完成数字化扫描工作,既所有馆藏地质资料具有电子版本,馆藏电子地质资料4 396 937档电子文件。

2) 数据库建设。在14万余档馆藏中,10.2万档是经数字化扫描形成的电子资料,其中,区域地质、区域物化探、区域水工环以及矿产地等数据在地质调查项目的支撑下已经完成了矢量化建库工作。目前,全国地质资料馆共有30多个全国性数据库,3 000多个区域与专题性数据库及数万个点源性数据库[5]。

3) 数据存储增量。近些年,随着一轮地质工作高峰,地质资料汇交也出现了急速递增的趋势(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2015~2016年是地质资料汇交的高峰期,出现了数据量急剧上涨的情况。2011~2017年,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地质资料从11.35万档增至14.27万档,平均每年增加0.42万档;单套数据量从17.1 TB增至195.6 TB,增长178.5 TB。

图1 2011~2017年度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 地质资料数据变化图

2.2 全国地质资料馆服务形式

目前,全国地质资料馆提供的主要服务形式包括借阅服务、查询阅览服务、定制服务和网络服务。

1) 借阅服务(可借阅纸质和电子)。借阅服务是指阅者将所需要的馆藏地质资料借出馆外利用的服务方式,是全国地质资料馆最基本、最普遍的服务形式之一。借阅者可借阅所需地质资料纸质版和电子版,可按档、按件甚至按页借阅。

2) 查询、阅览服务。阅览服务是利用文献、设施、空间、设置不同的阅览室,组织读者进行文献阅读的一种服务方式。借阅者可在全国地质资料馆电子阅览室进行地质资料的资料查询和阅览。

3) 定制服务。除借阅服务外,全国地质资料馆还提供地质资料产品定制服务。例如某一图幅的公开版数据或报告,可提交加工定制申请,全国地质资料馆进行数据产品的加工。用户也可根据自身需要,以页为单位借阅地质资料报告。地质资料定制服务产品为借阅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避免了浪费。

4) 网络服务。除传统服务形式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全国地质资料馆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网络服务,例如全国地质资料馆微信公众账号。全国地质资料馆微信公众账号分订阅号和服务号。订阅号及时发布全国地质工作动态及新进馆资料概况等;服务号提供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资料目录查询等服务[6]。

5) 应急服务。应急服务是指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当地质灾害发生时,全国地质资料馆根据灾区位置,第一时间提取相关地质资料,为灾害应急服务提供即时地质资料信息资源。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高发的国家之一,如何第一时间利用地质资料抗灾是考验地质资料管理及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地质资料应急服务产品的开发建设可以为我国的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等)救援提供地质调查成果数据的支持,最大程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为政府制定减灾、防灾以及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宏观决策依据。目前,全国地质资料馆自动响应应急服务系统可在灾害发生时自动响应,提取地质资料信息,并在4 h内形成应急服务产品,提供应急服务。

3 全国地质资料馆服务进展

近些年,各级管理部门以及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重视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进展,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政策、增加服务形式、提升服务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2年,全国地质资料馆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地质资料服务工作中,建设了全国地质资料馆数字资料馆,提供网络化地质资料服务数据,使阅者通过网络获取资源更加便捷,到馆阅者大幅缩小借阅时间,提升服务效率[7-8]。

3.1 服务总量持续稳定

2011~2017年服务统计(图2)可以看出,地质资料服务件数分为两个阶段。2011~2013年,地质资料服务件数总量不多,每年保持在15万~24万件;从2014年起,地质资料服务件数增长凸显,每年保持在40万件以上。由此可以看出,近些年地质资料服务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

图2 2011~2017年全国地质资料馆服务件数统计

3.2 多种服务并行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国地质资料馆不再局限在到馆服务,而是采取到馆服务、网络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借阅者即可选择到馆进行查询、借阅的方式,亦可选择网络查询、下订单的方式。

1) 到馆服务人次。从图3可以看出,电子地质资料服务订单数量变化情况。2017年到馆借阅电子资料订单份数1 160人次,是2013年796份订单的1.46倍。2013~2016年这四年间到馆借阅电子地质资料订单份数持续增长,2017年订单份数较2015和2016年略有下降。总体走势同服务件数一样,2015~2016年是地质资料服务高峰,2017年度略有下降。

2) 网站服务统计。网站统计基于全国地质资料馆数字资料馆网站www.ngac.org.cn。从图4中可以看出,2014年全国地质资料馆数字资料馆网站运行后,用户检索数据量呈现出翻倍的增长模式。2014年用户检索0.63万次,每年均呈现出翻倍增长的模式,到2017年,用户检索总量已达到42.44万次(图4)。

对网站中用户搜索关键词统计发现,用户检索前五位分别为1∶20万地质图、1∶25万地质图、1∶20万水文地质图、1∶50万地质图和新疆。按照用户搜索统计数据制图的云图可以看出,各类地质图成为了用户检索的主要内容(图5)。

图3 2013~2017年全国地质资料馆借阅电子 地质资料订单份数与借阅数据量统计

图4 2014~2017年用户检索次数统计

图5 在线用户检索关键词云图

3.3 用户广度扩张

全国地质资料馆传统用户以行业地勘单位为主,近些年,随着多种数据产品的研发及宣传,越来越多的行业单位、企业到馆进行资料借阅服务。近些年,全国地质资料馆除传统地勘行业外,核工业、水利、煤炭、冶金等行业到馆服务数量持续增长。并新增高校、科研单位、环境、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内企事业到馆借阅地质资料;而且服务单位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私人企业和个人服务比重不断上升,地质资料服务用户广度不断扩张。

3.4 定制服务增长迅速

近些年,全国地质资料馆紧跟市场需求,不断丰富定制服务产品,总体提升了地质资料服务水平。目前,全国地质资料馆定制服务产品包括按需制定地质报告产品、公开版地质资料产品和数据库产品等。由于定制服务产品是按阅者需求定制,因此近些年定制服务产品服务量不断攀升。

3.5 应急服务反应迅速

2016年底,全国地质资料馆建立了应急服务自动响应系统,大大缩短了应急服务时间。以往,全国地质资料馆应急服务通过人工提取资料的方式进行应急服务,响应时间较长。2016年底,全国地质资料馆建立了一套应急服务系统,灾害发生时,可自动响应,提取馆藏资料中灾区的地质资料,形成专题服务并发布,大大缩短了提供服务的时间,为抗灾抢险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支撑。

4 面临问题

4.1 缺少行业服务标准

截至目前,各个省级馆藏机构均有自身的服务政策指南,缺少统一的地质资料服务标准。服务标准是地质资料服务的依据与基础,是地质资料工作中极其重要的标准之一。服务是直接反映地质资料工作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地质资料的本质属性。地质资料服务标准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各个馆藏机构服务方式及后续的不同,部分馆藏机构可以借阅矢量数据,部分则不可以;各个馆藏机构借阅者提供的手续也不一。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整个地质资料行业缺少服务标准所致。

4.2 原始地质资料服务方式不明

近些年,随着各级馆藏机构均开始接收原始地质资料,地质资料数据量呈现出指数级的增长模式。但相对于成果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体系,原始地质资料在形成、汇交、管理与服务等环节均缺少相应标准及技术指南,这也直接导致了原始地质资料难汇交、难管理、难服务的局面。

4.3 定制服务产品种类不足

目前,全国地质资料定制服务产品种类不多,多数定制产品集中在公开版产品定制和地质资料服务加工定制。建立完整的定制服务产品体系,加强地质资料定制产品开发力度,增加地质资料定制产品种类,提升地质资料定制产品服务比重成为目前我国地质资料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4 宣传力度不够

宣传是提升服务的手段之一,通过大力的宣传,可提升各级馆藏机构知名度及服务能力。通过近些年一系列大型会议的参展,发现各级馆藏机构均缺乏知名度。跨行业甚至是同行业的专业人士,多数均未听说各级馆藏机构。部分知晓全国地质资料馆的参会者,也不知全国地质资料馆有何馆藏资料,可以提供何种服务。宣传力度的缺乏导致各级馆藏机构缺少相应的知名度,缺少提升服务的手段。

5 对策与建议

1) 建立地质资料服务行业标准。建立统一的地质资料服务行业标准是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地质资料服务标准是地质资料标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是代表整个地质资料工作程度的展现。统一的地质资料服务标准可统一各个馆藏机构服务所需手续和服务方式,有助于提升整个地质资料行业服务水平。

2) 加大网络服务力度。加大网络服务力度,方便社会各界人士查询借阅地质资料。网络时代下,及时跟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地质资料行业发展的契机。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到馆借阅的方式已无法满足高效社会的需求,提供更加便捷的网络服务方式是提升地质资料服务水平的方式之一。

3)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地质资料使用人群。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各行各业的人群了解和使用地质资料。地质资料包含着地质工作者知识的结晶,是地质工作所得知识的精华与浓缩。传统的地质资料服务群体是地勘行业的地质工作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地质资料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相关行业的专家所知晓。拓宽地质资料服务受众,全面挖掘地质资料价值,扩大地质资料使用人群是地质资料行业发展的方向。

4) 拓宽定制服务产品范围。加紧地质资料定制服务产品研究,拓宽定制服务产品范围是地质资料服务所必经之路。传统的地质资料借阅方式已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对地质资料的需求,定制产品的研发是地质资料需求者共同的夙愿。增加地质资料定制服务产品,完善地质资料定制服务产品体系,努力提升我国地质资料服务的水平。

6 结 论

1) 由2013~2017年全国地质资料馆服务数据统计可看出,在服务量近些年高速增长后,开始出现平缓态势;传统到馆服务量趋于稳定,网络服务直线

增长;定制产品服务量比重增大,应急服务反应迅速,服务群体拓宽均是近些年全国地质资料馆社会化服务的进展与特点。

2) 缺少地质资料行业服务标准,原始地质资料服务问题,地质资料定制服务产品体系建设和馆藏机构宣传力度不足是当今地质资料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行业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3) 基于地质资料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建立与完善地质资料服务标准体系,加紧地质资料定制产品的研发,加强馆藏机构宣传与拓宽地质资料使用群体是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方式。

服务是地质资料的本质属性,也是其价值的根本所在。无法服务的地质资料毫无意义,因此加强地质资料服务是地质资料工作的根本。全国地质资料馆作为我国地质资料行业馆中馆藏资料最多、最全的专业馆,近些年在地质资料服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提高了地质资料成果的转化效率,显著提升了我国地质资料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但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地质资料的需求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应紧跟时代脉搏及科技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地质资料服务方式与水平。

[1]严光生.中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进展情况分析[J].中国矿业,2012,21(1):14-17.

[2]齐钒宇,吴轩,商云涛,等.地质资料属性及其社会化服务价值研究[J].中国矿业,2016,25(S2):85-88.

[3]王新春,齐钒宇,商云涛,等.地质资料数据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矿业,2016,25(S1):134-137.

[4]齐钒宇,孔昭煜,高学正,等.地质资料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以全国地质资料馆为例[J].中国矿业,2017,26(6):34-38.

[5]李晨阳,吴轩,齐钒宇,等.全球地质数据出版及其创新意义研究[J].中国地质,2017,44(S1):1-7.

[6]高学正,李晓蕾.地质资料网络服务产品及服务价值研究[J].中国矿业,2017,26(4):64-68.

[7]高学正,齐钒宇.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进展研究:以全国地质资料馆为例[J].中国矿业,2017,26(S2):65-68.

[8]高学正,孔昭煜,齐钒宇,等.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资料现状及服务趋势研究[J].中国矿业,2016,25(S2):73-76.

猜你喜欢

资料馆馆藏资料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法国电影资料馆举办贾樟柯作品回顾展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2012年北京国资联年会日程表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