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西生态公益林造林树种的选择探讨

2018-04-12李芝书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粤西树种选择生态公益林

李芝书

摘 要 生态公益林造林计划的推行与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密切相关,大面积建设生态公益林区能够改善地区的空气质量、土壤条件、水源质量以及生态平衡,在满足自然发展需要的同时也为人们生活和娱乐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而在公益林造林中,树种选择是最基础也是最首要的环节。粤西地区自然条件和地理特点都具有独特性,只有通过合理规划本土树种以及其他公益林树种的搭配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造林;树种选择;粤西

中图分类号:S728.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6.032

生态公益林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以及满足人类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制造导致的大量废水、废气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这种情况下,兴建生态公益林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意义重大。相比于单纯公益林造林而言,生态公益林需要更加注重对公益林的生态作用,在保证公益林存活的情况下极力构造一个适应地区生态发展的生态圈,形成可持续、和谐的环境生态圈[1]。近年来,生态公益林的造林工作已得到广泛重视和认可,全国各省、市、县都在积极的构建生态公益林区,为环境保护以及生态维护贡献力量。粤西地区位于广东省西部,主要包含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云浮市,在生态公益林树种选择上需要根据区域的特点和条件进行综合而广泛地考量,构建更加有效、可靠的公益林区,通过生态公益造林得到最大的生态环境效益。

1 生态公益林造林树种选择的重要性

1)生态公益林具有维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其属于公益造林,具有公益性、社会性的特点,主要由政府负责建设、保护和维护。2)生态公益林具有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作用,尤其在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和其他细小悬浮颗粒,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保证居民的健康。3)生态公益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对于地形崎岖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的进行保护,有利于稳固该地区的水土情况减少水土流失。4)生态公益林可以改良局部生态环境,部分地区由于缺乏自然保护意识,原本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通过兴建生态自然保护林,能够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通过林区生态环境的构建增添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并提供依托于生态公益林的稳固生态环境[2]。5)生态公益林在具备较高环保价值的同时,也兼具社会效益,很多生态公益林会建设在城市的办公区以及公共区,为居民提供新的去处,部分生态公益林树种比较珍稀,可以满足人们的观赏性,建设比较成功的大面积生态公益林可以为该区域提供一定旅游价值,有益于陶冶情操和调节情绪。因此,生态公益林具有极高的环保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对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高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 粤西生态公益林造林树种选择

生态公益林的树种选择是生态公益林造林计划的首要环节,需要受到林业工作人员的重视。生态公益林的树种选择需要保证存活率,同时也需要注意配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尽可能地改善当地自然条件,为生态平衡作出贡献,同时最好兼具一定的社会效益,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的需求,达到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双赢。

2.1 地形条件

地形条件是树种选择的重要内容,常规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等地形,不同树种的生长条件各不相同,地形、海拔的高度都会对树种生存产生影响,因此,要提高树种生存率,就需要详细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地形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树种。粤西地区的地形包括山区、丘陵、平原以及一部分海岸地形,山区海拔较高,适宜进行封山育林,一般山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树种选择时更倾向于选择本地土生树种,常见的杜鹃花、石笔木等树种都可以种植于海拔较高的区域[3]。海拔相对较低的山区和丘陵可以选择荷木、红锥等树种进行公益林种植,一方面此类树种在粤西地区具有一定种植历史,适应性较好;另一方面,荷木等种类的树种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具有防火性不容易引起森林火险。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区可以选择种类比较丰富的常绿阔叶林或常绿半落叶阔叶林等增加树种多样性。海岸地区一般海拔较低,一般可以种植更易存活的小型树种,培养绿色程度更高的近海湿地以及河谷平原等。

2.2 水源条件

水源条件是树种挑选的另一项主要限制。一般情况下,树种种植所需条件分为湿润和干旱两种,多数阔叶林需要的水资源较多,适宜生长在更为湿润的地区,而针叶形林木对水源的需求一般比阔叶林要少,适宜生长在较为干燥的地区。粤西地区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各有差异,同时水资源性质也有很大区别,在常规的降水量丰富,土地湿润地区适宜种植大多数品种的公益林木,如观赏性更高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或硬叶林,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引进珍稀树种用以增加观赏性和研究价值[4]。在降水量相对较少的偏内陆地区,或者山地区域的背风面,可以种植耐干、耐旱的植物,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同时可以适当的选择荷木等防火性较强的树木进行种植,打造森林防火带。粤西地区很大一部分归为海岸、滩涂地区,水资源丰富,但水资源性质有一定限制,适宜种植耐盐并且能够稳固水源的树种,在近海地区设置红树林等耐潮水和盐碱化的树种有利于提高地区环境效益,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海上风暴潮,具有较强的安全价值。

2.3 土壤条件

土壤对于选择生态公益林树种至关重要,一般树种能否顺利成活除了地形限制以及水源限制外,土壤的肥沃程度和土壤内特殊元素的含量都有一定影响。一般较为肥沃的土壤可以生长大多数种类的公益林木,而土壤又可以分为酸性、碱性、中性,不同植物对于土壤的酸碱性具有一定要求,需要广泛考虑。广东省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受河流堆积作用形成,而粤西地区包含大部分粤西山地,此处的土壤地形地貌年龄较老,多数为赤红壤或黄壤,一般较高的山丘地区可见红壤,从土壤性质来讲适合多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长,对部分特殊有特殊情況的土壤地形,如湛江入海口附近土壤盐碱化较为严重,需要考虑其他耐盐碱环境的树种进行种植,红树林、相思树等适合进行海岸滩涂绿化的植物都是很好的选择[5]。

2.4 社会需求

生态公益林树种选择除了需要考虑自然条件外,还需要考虑特定的社会需要。粤西地区工业比较发达,在部分工厂附近种植生态公益林需要考虑选择绿化效果更好吸附效果更强的树种[6]。根据不同工业区需要的抗烟尘、滞尘以及降低噪声污染等要求,选择不同种类的树种,广玉兰、木槿、泡桐等树种就有良好的抗烟尘效果,而大多数枝叶茂密的常绿阔叶林具有不错的防音作用,能够很好地改善工业区的环境。部分生活区和办公区的生态公益林木选择可以挑选美观并且具有良好空气净化效果的树种,改善城市内空气质量,提供更好的社会效益。

3 结语

生态公益林是一种能够保护生态环境间或提供社会效益的公益性、社会性的服务林业。生态公益林具有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土资源、提供观赏价值等诸多作用,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提供更优质的条件。树种选择是生态公益林种植的首要环节,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形、土壤、水源等特点,需要选择更能够适应本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需求的树种,从而为环境和生活带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巨海,陶积红,高承兵,等.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生态公益林造林树种选择探讨[J].甘肃科技,2015,31(9):137-138,123.

[2] 王俊杰,赵明.论造林树种繁衍中的人为选择效应[J].甘肃林业科技,2014,39(4):1-6,75.

[3] 盘李军,王明怀,冼干标,等.云勇生态公益林树种选择及配置研究初报[J].广东林业科技,2013,29(5):1-6.

[4] 周友宝,彭恩体.谈生态公益林建设[J].民营科技,2012(12):112.

[5] 沈霞,张文忠,黄广育,等.上海市生态公益林主要造林树种林分密度调控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2(4):91-92,95.

[6] 黄兆铭.云浮市城郊生态公益林改造类型及主要造林树种的选择研究[J].热带林业,2005(3):35-37.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粤西树种选择生态公益林
真实性视阙下粤西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及对策研究
粤西地区塘口古堡群保护与开发研究
粤西传统武术发展研究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分配问题研究
粤西地区渔业捕捞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