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蓝莓新梢温室扦插育苗环境因子调控的探究

2018-04-12丁士侃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环境因子蓝莓

丁士侃

摘 要 温度、湿度和光照因素是蓝莓新梢温室扦插育苗的主要影响因素。蓝莓新梢温室扦插育苗环境因子调控对蓝莓育苗成活率和新苗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对蓝莓新梢温室扦插育苗环境因子调控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蓝莓;扦插育苗;环境因子

中图分类号:S628;S66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6.026

蓝莓是一种具有良好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的经济作物,蓝莓果实中含有的花青素和尼克酸等物质具有抗癌功能和提升人体免疫力的功效。露地扦插、保护地扦插和组织培养是国内现阶段所常用的蓝莓繁育方式。蓝莓新梢温室扦插技术是保护地扦插育苗的常用方式,这种育苗方式有着育苗周期短、操作难度低和操作成本低的特点。现代测控仪表的应用,是提升育苗成活率和新苗质量的有效方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扦插管理

本次试验中所使用的蓝莓为夏普蓝品种,选用的植株为上年培育而成的健壮新苗。扦插时间为5月,起苗时间为8月。在扦插管理阶段,首先剪去半木质化顶端新梢作为插穗,剪取的新梢长度为10~15 cm。在去除蓝莓新苗植株基部3~5 cm处的叶片以后,基部需要剪为光滑斜面,并要在利用1 000 mg·L-1的吲哚丁酸处理插穗以后,将插穗插入以苔藓为基质的育苗穴中。在这一阶段,利用吲哚丁酸处理插穗的时间为30 s,插穗插入育苗穴盘的方式为垂直插入。在扦插完成以后,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小拱棚内的检测数据,对间歇喷淋控制器的喷淋时间和间歇时间进行控制,并要在调整遮阳面积和喷水形状的基础上,让小拱棚内的温度与相关的指标要求相吻合[1]。

1.2 育苗温室结构与测控仪表的配置

受经济、技术和育苗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水银柱、煤油柱和机械设备感应式检测仪表为主要研究设备的研究方式仍然是较为常用的研究方式。测控仪表的优化配置,是试验结果精确度的保障因素。本次试验过程中所使用的现代化测控设备主要有:1)数显温度调节设备;2)数显湿度调节设备;3)数显照度计。上述三种设备与时序喷淋控制设备之间的组合,可以对蓝莓育苗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度进行有效调节。

1.3 育苗环境因子的调控方法

温室育苗环境主要环境因子的调控措施为现代测控仪表检测与人工操作方式相结合的调控方式。一般情况下,环境因子调控试验所涉及的育苗环境为温室内相对独立的局部环境。在温室内部不同高度和不同位置的检测值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一个监测点并不能测定温室中的所有区域的环境因子值,因而在现代测控仪表应用于蓝莓新梢温室育苗环境因子调控以后,人们需要借助多点检测法,完成育苗环境不同位置的多点检测,进而对育苗环境中不同位置的因子场分布情况和变化规律情况进行调控。育苗环境因子的调控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温室育苗环境的监控;2)温室外层一级调控方法;3)环境因子检验方法;4)小拱棚内育苗环境的二级调控及小拱棚内扦插育苗适宜环境的控制。

2 蓝莓育苗环境主要环境因子的调控

2.1 温度调控

气温和育苗基质温度是育苗环境温度的决定因素。由人工操控的电动卷帘机、热光灯、保温棉被和遮阳网等设备是应用于气温和育苗基质温度控制的主要设备。设置于蓝莓大棚外的温度测控仪表是用于检测气体温度的主要设备。在外界气温高于温室气温,且温室气温需要提升的情况下,电动卷帘机可以将保温棉卷至最小状态,并会在调节温室塑膜缝隙的基础上,增加温室内外的空气交换量[2]。如果蓝莓培育过程中需要降低育苗环境气温,相关人员需要采用增加遮阳面积和调节塑膜缝隙的方式。在温室和小拱棚全部被遮阳网遮蔽以后,相关人员仍然需要进行降温处理。此时开启温室主水管,可以借助可调喷头向小拱棚喷淋井水,这一措施可以在降低水温的基础上,降低小拱棚内的温度。

喷淋设备也是温度调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喷淋设备的喷淋时间、喷淋间隔时间和喷水形状主要由人工操作完成。在蓝莓大棚内部需要降温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增加喷淋时间或缩短喷淋间隔的方式,实现降温效果,在调整喷淋时间或喷淋间隔的同时,相关人员也需要将喷头调节为喷点状水或喷细丝状水的喷淋状态,并要在夜间或阴雨天气,将小拱棚塑料薄膜和遮阳网调节至全覆盖保温状态。此时,蓝莓嫩梢扦插育苗适宜温度需要控制在20~35 ℃。

育苗基質温度的调控需要与湿度调控措施相结合,气温调节、喷水时间调节和喷水形状的调节也是调整育苗基质温度的有效措施。在需要增加基质温度的情况下,人们需要在保证湿度的前提下,减少喷水时间,进而在降低基质内部漏过的水量的基础上,降低基质的温度。根据前文论述,本次试验过程中所使用的育苗基质为苔藓。水量大小和气温控制是基质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蓝莓的育苗期内,需要将蓝莓嫩梢扦插苗的适宜温度控制在18~32 ℃。

2.2 湿度调控

在湿度调控方面,测控仪表的检测值可以被看作是湿度调控的主要依据。在温室内部的温湿度指标符合相关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人工操作,将小拱棚塑膜缝隙调节为最大值。从具体的试验过程来看,调控过程涉及小拱棚湿度检测、小拱棚塑膜缝隙、喷淋时间时序控制等多项内容。小拱棚内湿度调控是借助间歇喷淋控制设备控制潜水泵、喷水管道和可调喷头等执行器件的措施。根据前文论述,间歇喷淋控制器的喷淋时间和间隔时间主要由人工方式确定,喷水形状为雾状、点状和细丝状等多种形状。在改变喷淋和间隔时间的设定值以后,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喷淋时间和间隔时间设定值的方式,改变大棚内的湿度,如延长喷水时间和缩短间隔时间的措施是加大棚内湿度的措施,缩短喷水时间和延长间隔时间是降低棚内湿度的措施。从蓝莓新梢温室扦插试验的实际情况来看,小拱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状态需要控制在育苗所需的80%~100%范围。

2.3 光照调控

蓝莓育苗环境光强度调控方式主要由以下因素组成:1)调整温室和小拱棚遮阳网的遮盖面积,2)调整热光灯的光照时间。在光照强度需要增加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减小遮阳面积和热光灯等措施提升光照强度,反之可以采用增加遮阳面积和减少热光灯工作时间的方式。本次试验的时间为高温季节,在高温环境下,人们需要从气候条件和育苗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入手,完成喷淋控制器和温控仪表的设置,并要通过与人工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预料环境指标精度值进行控制[3]。

3 结果与分析

从蓝莓新梢温室扦插育苗环境因子的调控结果来看,温室中的蓝莓新苗表现出根系发达、长势旺盛的特点。根据蓝莓起苗阶段的统计结果,蓝莓的生根率达到96%,平均生根数为6.91条/株。相比于以往的数据,育苗期的管理与操作经验是试验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本次试验过程中,应用了大小拱棚二次调节温度参数技术,这一技术与热光灯补偿作用之间的融合,让蓝莓植株在扦插7 d以后的育苗环境温度与稳定的高湿度成为了提升插穗生根效率的保障因素。喷淋时序控制设备的应用,可以扦插7 d以后的育苗环境的相对湿度维持在98%左右,喷淋时间和间歇时间的自动调控技术的应用,发挥出了提升控制精度的作用。

在蓝莓植株的扦插初期,借助小拱棚湿度检测、小拱棚塑膜缝隙、喷淋时间时序控制等多项内容所构建的高温度、高湿度化环境可以为蓝莓植株在扦插以后的快速生根提供保障,这种环境也可以让新苗的质量提供一定保障。在植株插穗生根以后,温度下限控制范围的增加,会让育苗环境的温度值和湿度值有所降低,温度与湿度的变化情况是植株叶片蒸腾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植株的光合作用可以被看作是植株生长的保障性因素。提升植株的光合作用,可以让蓝莓植株在育苗过程中提升病害预防能力。从本次试验效果来看,过程中所形成的蓝莓扦插育苗环境控制技术对其他品种的蓝莓的扦插育苗也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4 结论

现代测控仪表检测与人工操作方式相结合的调控方式对蓝莓的扦插生长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因子调控试验所涉及的育苗环境为温室内相对独立的局部环境。多点检测法的应用,可以对育苗环境中不同位置的因子场分布情况和变化规律情况进行调控。在高温环境下,人们需要从气候条件和育苗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入手,完成喷淋控制器和温控仪表的设置。从效果来看,本次试验过程中所形成的蓝莓扦插育苗环境控制技术对其他品种的蓝莓的扦插育苗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绍明,苏练余,周日飞.蓝莓新梢温室扦插育苗环境因子调控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7(09):83.

[2] 张道辉,崔海金,魏海蓉,等.蓝莓新梢温室扦插育苗主要环境因子调控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1):42-46.

[3] 張道辉,王甲威,宗晓娟,等.蓝莓新梢扦插育苗设施光温湿半自动联控系统的研制[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8):8-15.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环境因子蓝莓
《蓝莓之夜》海报
蓝莓
蓝莓味的优乐美(节选)
甜甜的蓝莓果
蓝莓的光泽
桉树人工林胸径变化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氨氧化微生物在氮循环中的生态功能及其影响因子
秦皇岛海域夜光藻种群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蓝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