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探究

2018-04-12潘东升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水稻病虫害

潘东升

摘 要 水稻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质量和产量都受到了广泛关注,种植农户要对水稻病虫害予以重视,利用有效的措施开展更加积极的病虫害防护和监督管控工作,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基于此,对水稻病害和虫害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6.025

1 水稻病害及防治措施

1.1 水稻病害

目前,较为常见的水稻病害主要有稻瘟病和纹枯病两种,除此之外,水稻黑矮缩病、水稻恶苗病以及水稻稻曲病也较为常见,需要种植农户对其给予一定的区分和鉴别,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落实具体工作。

1.1.1 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主要由于真菌寄生引起,因此,水稻稻瘟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就是空气中分布病菌分生的孢子。水稻的每个部位都可能会出现水稻稻瘟病,且出现在水稻生长全过程,不仅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也会降低水稻地质量。尤其是湿度较高的地区,更加利于孢子的传播和萌发,因此,若是种植区域内长期深水或者氮肥使用过多,都会导致稻瘟病。感染稻瘟病的秧苗会在发病后出现黄褐色,最终枯死。

1.1.2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也被称为水稻烂脚病,一般是由土壤中存活的菌核以及病草导致,尤其是轮作倒茬较为困难,加之田间病源没有清除彻底,就会存在栽培密度较大且透风性较差的问题[1]。另外,稻田内浇水过多湿度较大也是造成水稻纹枯病的基本原因。

1.1.3 水稻颖枯病

水稻颖枯病可侵染谷粒,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一般而言,水稻颖枯病主要在叶鞘和叶片上先开始,逐渐向水稻的茎秆延伸扩展,若是病情严重则会影响水稻的稻穗。通常在稻株抽穗扬花期如遇暴风雨稻穗互相摩擦产生伤口有利病菌侵入而病重。病斑位置的边缘呈现深褐色,中间则为灰白色居多。被害谷粒因病菌的感染而成空壳或瘪谷或半充实等。

1.1.4 水稻黑条矮缩病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带毒素的白背飞虱病毒传染的疾病,主要发生在大麦、小麦等植物中,借助褐飞虱以及叶蝉进行传播。

1.2 水稻病害防治措施

1.2.1 水稻稻瘟病防治

主要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方面入手。1)农业防治。结合地区特征,在良种选择工作开展后对其进行综合性处理,按照丰产性能选择适宜地区种植的水稻种类,并且处理好病稻草后集中消灭菌源,确保水稻能接受合理化的施肥管理,利用配方性施肥技术,保证后期能满足干湿交替的需求,提高稻叶的实际水平,从根本上提高抗病力。2)化学防治。在关键时期使用关键处理技术,①优化运用各种处理技术,利用强氯精和浓度为2%的福尔马林进行浸种消毒。②要适时用药,尤其是对叶瘟病要给予重视,有效避免穗瘟问题的出现。在叶瘟问题出现前,要利用30~40 g浓度为75%的三环唑予以集中防治,结合天气情况以及水稻的实际病程,确定用药次数,一般为一或两次。在预防穗稻时,也要在破口前期以及齐穗前期进行集中用药,可以选择30~40 g浓度为75%的三环唑或75~100 g浓度为40%的稻瘟灵乳油等。

1.2.2 纹枯病防治

要想有效处理纹枯病,就要对利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1)农业防治。在灌水整田的过程中,清理浮在水面上的烂渣,并集中处理,确保能有效消灭水稻纹枯病的病源,另外,要保持充足的基肥。2)化学防治。在灌溉后,要在保证药量的同时,确保植株的中部和下部都能施加适合的药物,从而有效提高防治效果[2]。

1.2.3 颖枯病防治

要及时处理和控制瘪谷粒,从根本上减少病菌来源,有效提高肥水管理,有效注意氮肥、磷肥以及钾肥等基础性肥料的施加效果。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水稻分蘖期要集中整合实际问题,保证浅水浇灌,在孕穗以后则要进行干湿交替操作,以提升田间的湿度水平,避免无效分蘖对种植实际效率产生的影响。药剂防治结合防治穗颈瘟,在破口期、齐穗期、灌浆期,在防治稻瘟病用药三环唑、稻瘟灵的基础上加上苯甲密菌酯或味鲜胺,可有效抑制颖枯病蔓延。

1.2.4 水稻黑条矮缩病

要进行分段处理,在催芽后,要利用高浓度吡虫啉拌种,在移栽前则要喷洒速效杀虫剂。移栽后5~7 d喷洒速效杀虫剂。

2 水稻虫害及防治措施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除了病害,虫害也会对水稻生长造成影响,主要的虫害有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两种。相关种植农户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善的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措施,满足水稻的实际需求,确保稻田管理工作符合实际需求。

2.1 水稻虫害

2.1.1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主要包括卷叶虫、裹叶虫等。由于昆虫本身属于迁飞性害虫,因此,其自身的趋光性较好,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较快,且传播后会对水稻产生严重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水稻虫害中,幼虫的危害较大,幼虫会吐出丝造成水稻叶片出现卷曲的问题,形成白色的病斑,甚至会导致水稻整株枯白。

2.1.2 稻飞虱

稻飞虱主要是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是近几年水稻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害问题,会吸取水稻的基部汁液。稻飞虱的唾液中会分泌有毒物质,甚至会吸食水稻本身的养分,造成水稻植株变黑最终死亡。

2.2 水稻虫害的防治措施

2.2.1 稻纵卷叶螟病害防治

对于稻纵卷叶螟,目前主要进行的就是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1)农业防治中,要合理地施肥,保证水稻生长发育处于良性水平,结合实际种植情况,适当调整播栽时间,并且避免水稻生育期和稻纵卷叶螟病发期相遇,从根本上有效减少田间湿度問题,避免本地虫源对水稻产生影响。目前,较为常见的方式就是频振杀虫灯,对成虫进行有效诱杀,或者是在田间集中饲养鸭子等,结合生物防治工作要求,全面开展生态防控技术。2)在化学防治中,要掌握幼虫盛孵卵期的施药效果,主要是应用8 000 IU·mg-1的31%氟腈·三唑磷微乳剂以及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集中制作喷雾后喷洒在植株中部或者是上部,落实系统化的防治。

2.2.2 稻飞虱防治

1)农业防治,主要是全面治理第一代,集中控制第二代,尤其要消灭越冬的虫源,从根本上提高栽培效果,有效避免稻飞虱对水稻的为害,尤其在水稻收获后,要及时耕翻,有效调控稻田块周围的生态环境,全面落实更加有效的处理工作,以避免虫害对于水稻产生的影响。或者是在田埂上种植一些有助于引诱稻飞虱的杂草,在集中增加虫害数量后集中处理,提高稻飞虱控害处理效率。2)化学防治,主要是控制低龄若虫,一般要维持在每百丛1 000头,667 m2施加20 g浓度为25%的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集中制作喷雾后予以处理,保证效果良好。

3 结语

在水稻种植中,要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管理机制,充分结合地区种植特征,完善种植工序的基础上,要按照标准化种植工作开展更加有效的管理,利用农业防治工作、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手段提高水稻种植质量,尤其是要把握水稻生理期以及病虫害防治最佳时期,真正践行经济性以及有效性病虫害控制工作,从根本上实现水稻增长增收的管理目标,推进水稻产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文可绪,李良玉,曹英伟,等.成都市稻田养鱼模式下水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5(1):95-97.

[2] 张建华.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22):120,122.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水稻病虫害
水稻种子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