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连宽档案学学术思想初探

2018-04-12胡陈晨

办公室业务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术思想档案学

胡陈晨

【摘要】中国古代藏书和文书管理的历史悠久,但近代学科体系中的图书馆学和档案学则是在西方学术思想影响下,于20世纪初期才最终形成的。本文将依据周连宽先生的档案学论著,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周连宽先生在档案学理论和学科建设方面的贡献,为今天的档案学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档案学;学术思想;周连宽

周连宽先生一生涉猎甚博,学术造诣深厚,除了在图书馆学、档案学方面的研究,他同时还是一位极负盛名的目录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也是中山大学图书馆、档案学科的创办人之一。而在周连宽先生广博的研究领域中,尤以其档案学方面的建树最丰,留下了大量的著作和论文,其中《公文处理法》《档案管理法》等已经成为了本领域的经典著作,可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我国近代档案学的奠基人之一。

一、周连宽对档案学影响简介

周连宽与中国档案学。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了一场“行政效率运动”,其目的是为了改革各项业务,强化国家机制,加强行政效能。而这场“行政效率运动”的核心便是文书档案改革。周连宽先生当时正好任内政部图书馆主任。由于周连宽先生多年从事图书馆工作,接受过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图书馆学的学习与训练。因此,周连宽先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当时文书档案改革的中坚力量。周连宽先生等人所研究的“文书档案连锁法”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方法是指将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二者统一结合,简单地说就是统一分类,统一登记,统一编号。最终,文书档案连锁法在国民党中央政府向全国公开征求的众多文书档案改革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最好的试行方案。这场运动催生了中国档案学,周连宽现在作为这场运动的研究者与实践者,他对中国近代档案学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这也使得他成为了中国近代档案学的先驱。

二、周连宽档案学的特色

周连宽先生的档案学是从研究政府机关档案室工作中产生的,因此周连宽先生的档案學研究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这也是周连宽档案学思想的一大特色。周连宽先生档案学思想的另一大特色则是在档案分类上对于图书馆学的借鉴。当时我国在图书分类方面已经取得了大量可观成绩,可是当时档案学仍然采用老式的档案管理方式。因此,将当时国内先进的图书馆管理方式与理念引入到档案管理是必然之举。那个时候档案学研究的中心是分类问题,档案的分类也是采用图书馆上面的十进分类法。而周连宽先生主张的分类系统采用五级分类,分别为“类”“纲”“项”“目”“子目”这五级。这个分类法兼顾了理论与事实,但是当理论与事实不能协调时,则理论服从于事实。周连宽先生的档案学思想实事求是,理论来源于事实,思想源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

三、周连宽先生的主要档案学著作

1935年2月至1935年9月,周连宽在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武昌行营第五处负责文书档案整理工作。这几个月期间,周连宽先生查阅了当时武昌所有的文书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最终写出了两本在中国档案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本巨作《县政府档案处理法》与《县政府文书处理法》。两本书明确了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之间的关系,两本书的出版表明了文书与档案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而是有区别但又紧密联系的。

1940年,周连宽先生发表了《公文检查之研究》,1924年又写出了《公文处理法》与《档案管理法》,并于1947年7月由中正书局出版发行。在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把这两本书作为中国档案学历史上13本旧著进行翻印,1988年被作为档案学资料研究丛书被档案出版社重新出版,1979年由台北中正书局再次出版,由此可见这两本书对中国近代档案学影响之深。《公文处理法》共九章6万多字,作为《公文处理法》的姊妹篇——《档案处理法》共八章。两本书主要介绍研究了文书与档案的管理与处理方法。周连宽先生早年被迫进入机关单位工作,获得了学习公文处理的机会。在行政效率运动以及之后的工作中,周连宽先生充分实践了档案与文书改革,并将当时先进的图书馆学知识与理念运用到档案管理中去,在总结了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之后,将实践与理论融会贯通,融入他的著作中。因此,《文书处理法》与《档案处理法》不仅仅是《县政府文书处理法》与《县政府档案处理法》的扩展延伸,也是周连宽先生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周连宽先生认为文书与衣食住行没有区别,应当人人知晓人人会用。因此,他的这两本著作推理严密,方法详尽易懂,结合了理论与实践。

周连宽先生作为中国近代的图书馆学家,中国近代档案学创始人之一,他把一生都贡献给了图书馆学与档案学。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仍然投身于学术研究,笔耕不辍,为中国近代图书馆学与档案学贡献自己最后一点余光。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学与档案学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在图书馆学与档案学蓬勃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图书馆学与档案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未来图书馆学与档案学必然会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下,作为新一代的莘莘学子,应当学习周连宽先生严谨的治学风格,认真的求学态度,执着的学术研究精神。学习他在生命最后时刻,认真进行学术研究的伟大热情。他的所有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沈欣瑜,张衍.溯先贤旧志发今人学思——周连宽先生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J].浙江档案,2013(10):48-49.

[2]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周连宽先生逝世[J].图书馆论坛,1999(01):37.

[3]陶光兰.周连宽学术事迹述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2(04):74-75.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档案学
郭会卿教授基于“浊毒”学说治疗痛风经验
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肘后备急方》灸法学术思想浅析
徐福松教授论治勃起功能障碍学术思想总结
《验方新编精要》学术特色研究
档案学学科入门指导课程专题设计探讨
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档案学研究
学术批评语境下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批评
档案学会行政化表现及利弊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