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4-12杨文龙

办公室业务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事业单位

杨文龙

【摘要】继续教育培训是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在事业单位教育培训实践中,出现专业课程较少、培训针对性不强及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结合笔者多年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基层管理经验,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概况调查入手,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专技人员;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

继续教育培训是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增强创新能力、更新专业技术知识、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有效方法。新形势下,应把握专技人员的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需求,不断创新机制,积极探索继续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笔者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通过当前事业单位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现状调查,发现存在专业课程偏少、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流于形式及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专技人员继续教育相关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基层管理经验,分析当前事业单位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完善继续教育相关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一、辖区内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概况

本次概况调查范围为莆田市辖区内部分事业单位,以笔者工作所在的信访信息管理行业系统为调查重点,同时,选取不动产登记、住建、环境卫生管理及医疗等有代表性的事业单位作为调查对象。被调查的专技人员职称等级含初、中、高级,以继续教育证书中已认证的学习内容、方式及课时为准,主要从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方式及效果等三个方面开展调查(2012年至2016年的近5年):一是培训内容方面。学习科目主要有创新能力与职业道德、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数字莆田、莆田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科学发展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及所属单位行业系统业务培训、撰写论文等,以上属公共基础性科目的内容约占近5年总课时的65%,属本专业业务知识培训的课时约占近5年总课时的35%。二是学习形式方面。主要有网络培训、集中授课、自学、发表论文等方法方式,其中:被调查者以网络教育方式学时占近5年继续教育总学时60%以上,本单位系统内集中现场授课方式约占20%,其余课时学习方式为自学或发表论文等。三是学习效果调查。被调查人员普遍反映公共课程培训虽然增长了基础性的经济知识,但与本职工作关系不大,与自身从事业务相关的培训内容较少,且难以运用到实际专业技术工作中去,继续教育总体效果不佳。

二、事业单位继续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公共课程轻专业课程,专业课时偏少。从以上调查分析可知,公共课时占较高比例,而与自身岗位密切相关的专业培训却较少。专业知识培训不足将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人员业务水平的更新和提升程度,并影响工作质量及工作的有效性,如:笔者所在行业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公共课程培训较多,但缺少网络后台管理、信息处理等与实践工作相关的学习培训,造成工作被动、走弯路,总体效率不高。重公共课程轻专业课程的弊端已日益显现。

(二)培训学习流于形式,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近年来,继续教育多以网络教育、集中现场授课、自学及发表论文为主,学习方式不够灵活化、多样化,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培训学习的针对性及有效性的效果。部分学员学习流于形式,打开视频网络的学习平台后,没能全程听课,一边工作一边偶尔听听,甚至全程不在电脑面前听课。也有部分人员在网络培训考试时,让听课的他人代替考试。继续教育培训形式较单一固化,趋于表面形式,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

(三)部分专业技术培训的学时认定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本单位或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的学时认定不尽合理:一是业务培训以相关文件中规定的培训天数折算学时,在当前会议、培训严格控制的政策形势下,目前类似的培训多数为2-5天/场,且每年场次甚少,折算为继续教育学时仅为16-40学时/年,没有考虑课后自学时间,造成这类问题最重要的是专业培训的学时认定偏緊、偏少。二是本单位自行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培训,在实践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但因难以获得人社部门认可,而无法认定为继续教育学时。

三、完善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细化专业课程学时的具体措施。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5号令),从2016年起,专技人员继续教育不少于90学时/年(含公共课及专业课学时),其中专业学时“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因此,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总学时及专业学时的原则性规定。如何提高专业学时、细化专业学时内部结构比例,其具体措施:一是用人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应根据新形势下专业学时要求,适时掌握新业务、新技能的变化,挖掘、提炼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培训内容,提供专业学时保障,如:信访信息中心部门专业培训,不仅要考虑计算机运用、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内容,还应拓展至信访流程、信访涉及的相关部门热点、常见业务问题。二是进一步细化初、中级及高级专技人员的专业科目学时要求,初、中级专技人员多数从事一(下转第185页)(上接第173页)线专业技术实践工作,建议这二类人员专业学时在“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原则性规定的基础上,可适当再增加专业课程的学时,如:规定专业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70%-80%。而高级专技人员主要承担着技术带头人、指导低一级专业技术人员等任务,若与初、中级人员学习相同的培训内容,势必会造成学习时间、工作精力的重叠和浪费,因此,可采用较弹性、较灵活的认定方式,如:设定专业学时不低于总学时50%的最低限甚至更低,并由本单位出具应参加必要的专业科目培训且有参加的相关证明后,予以认定学时。

(二)增加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及有效性。对继续教育学习应作更广义的理解和拓展,建议对以下二类学习方式认定为专业培训学时:一是接受外来专家到本单位的现场指导和受帮扶方式。现实工作中,有不少事业单位邀请专家到本单位进行现场专业指导,专技人员学习兴趣较浓厚、知识吸收较快,并较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学时认定时可要求提供现场指导照片或视频、本单位聘请专家等人员的书面文件及对本单位专技人员学习时间的书面确认等材料。二是派本单位专技人员到外单位或上级行业主管部门跟班学习的方式。事业单位可适时派人到外单位跟班学习,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实用性,这一类教育培训可依据单位领导签署的派遣单、出差学习凭证、外单位相关证明等材料予以认定学时。

(三)加强在线监督及现场考勤,防止学习流于形式。对于采用网格学习的,要完善人脸识别功能、人机结合有效时长及签到制度,如:增加双向可视的视频功能,确保本人在电脑前学习听课,为使网络学习更加人性化,可以允许中间不超过一定时间离开视频现场(往卫生间或特殊本职工作需要离开等)。考试时,建议统一前往电教中心考试,如:以县(区)为单位,设立定点考场,借用学校等其他有条件的单位统一进行继续教育考试,防止替考现象发生。对于现场集中授课的,要做到座位固定、学员姓名及照片粘贴于课桌上,严格落实考勤制度。

(四)破解部分专业技术培训学时认定偏少难题的建议。一是解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集中授课(主要是出差至外地学习)学时认定偏少问题:建议增加课外自学的学时,如:培训文件规定为期3天,可考虑培训期间的课后自学或交流时间另行增加按2小时/天、培训后回单位总结提升及撰写课题论文等另行增加按5-10学时(如:部分培训结束后要求完成课题论文)。又如:考虑到当前严格控制到外地培训的政策条件,建议在集中授课时着重讲解重点、难点部分,其他相对容易的则安排回去自学,或建议微信群与授课老师课后沟通,并按文件规定的培训期间的一定比例增加学时。二是解决本单位自行组织的业务培训难以认定为继续教育学时问题:建议实施培训计划备案制度,由各单位于每年初向人社部门报备本单位自行组织的培训计划,部分专业性、业务性较强的事业单位,也可在年中补充上报新增加的培训计划。由于这类培训由本单位自行组织开展,应从严审查认定,原则上只列入专业学时,而不予以列入公共课时。同时,建议规定一定的最多学时上限,如:本单位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每年最多予以认定15-20学时。

【参考文献】

[1]魏晓曦.继续教育管理与创新[J].理论纵横,2011.

猜你喜欢

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事业单位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