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提高器材仓库的管理水平

2018-04-12李汉超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仓库器材信息化

李汉超

(陆军防化学院,北京 102205)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获得大量普及,很多结构复杂、技术密集的装备器材相继配置到各单位中。器材数量的不断增大对存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对器材仓库的管理要有全新的规定和标准。尽管现阶段的管理方式可以让仓库中的器材获得良好的管控,然而,在信息化条件下器材仓库的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管理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应对器材仓库的管理问题实施深入详细的分析和探究,进而探索出最为合理的器材仓库管理方法和方式,提升器材仓库管理的整体水平。

1 信息化条件下器材仓库管理的意义

器材仓库的管理主要是对仓库中的器材进行合理的保管,这是器材保障工作中一项基础性的工作,需应用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的管理方法来加强器材的管理。在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下,器材仓库不仅进行了系统化与规范化的优化调整,而且还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了现代化与标准化管理,无论是进行器材采购计划的拟定,还是建立完善的网络查询系统,都使其可以在明确的器材品牌、型号等数据监管下得以高效利用,不仅将其用途规划加以细化管理,同时还在准确信息录入下提升其高效利用率[1]。

相对于传统管理方式,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实时进行信息更新,还能由此提升管理效率,对仓库中的器材做好管理的标准是保证器材的质量、数量和收发,这些事项对于器材保障成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为此,在不断加强器材仓库信息化管理的同时,还要有效控制器材浪费问题的产生,同时要达到物尽其用的实用性,由此才能促进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2]。

2 信息化条件下器材仓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器材仓库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

一般器材仓库的建设时间都比较早,基础建设非常薄弱,信息化建设的起步并不高,尽管在信息化管理中,增设了视频监控、局域网和信息系统管理等一些现代化先进的管理方式,然而,因为设计和建设的技术标准不同,致使各系统相互间都独立存在,现实使用效果不好,这种情况会对器材管理能力的提升产生一定的阻碍[3]。

2.2 器材仓库的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认识不足

信息化的专业管理人才是确保器材仓库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是保障实现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但当前在器材仓库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在专业人才素质能力方面,还是在树立科学管理意识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使器材仓库信息化管理水平无法提升,尤其是器材仓库管理人员本身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都相对较低,而且大部分并不是信息化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再加之相关实践性工作经验与培训学习机会较少,同时器材仓库信息化设备管理功能又十分有限,导致其无论在业务素质上,还是在技术装备改进方面都存在着滞后发展局面,对于实现器材仓库信息化的标准还存在差距[4]。

2.3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器材仓库的信息化在管理制度方面仍存有很多问题,重点表现在一些单位对于信息安全的认识度和重视度不够高,在此情况下,随时存在着信息遗失或是被窃的可能性。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成熟,现时期的相关管理制度与规范,都不再适合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管理要求,亟需进行全面改进与完善[5]。

3 信息化条件下提高器材仓库管理水平的对策

3.1 改变信息化器材仓库管理理念

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器材仓库管理过程中,需要器材管理人员必须要有效学习信息化管理理论,在对现有的器材管理制度、方法、模式充分熟悉前提下,结合器材保障建设与现实的发展问题,对器材仓库管理理念进行合理的创新,认清信息化的真实本意与建设标准,由此才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器材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器材高效管理的规律及特点[6]。

3.2 加强信息化器材仓库管理制度

器材仓库在实施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管理必须要遵从的基本原则是,提升管理成效、确保器材质量、降低管理成本、保障器材安全。器材仓库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才是管理的重点内容。合理健全的器材仓库管理制度是保证器材仓库管理信息化条件下有序高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在现实中确认的有效制度,需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对于不合理的制度需不断调整,由此确保制度适应新形势下的器材仓库管理信息化需求,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对岗位分工、信息管理、检查监管、仓储保管及授权审批等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参照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人员管理,以及处理各项事宜,由此才可以保证器材仓库管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7]。

3.3 借助有效技术方法强化器材仓库精细化管理

为了实现器材仓库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智能化,需对器材仓库管理方法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在实际器材管理中,一定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来不断提升器材的管理水平,提升器材综合保障力。

一是物资包装技术,近年来,适合器材仓库应用的包装技术有:薄层油封技术,气相封存技术,封套包装技术,集装包装技术,储运一体包装技术,以纸代木包装技术,隐身包装技术等等。这些技术有利于改善器材包装要求,提高仓库的精细化管理。

二是条形码技术,条形码本身不是系统,而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识别工具,它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来支持成熟的管理系统。条码使用能够逐渐地提高准确性和效率,还能节省开支并改进业务操作。条码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对器材上的条码进行自动扫描实现对器材的信息自动地输入系统,这种方法快速、准确、可靠、有效。

三是射频识别技术,该技术在器材仓库管理中最广泛的使用是存取器材与库存盘点,它能用来实现自动化的存货和取货等操作。在整个仓库管理中,将器材存储计划系统制定的收货计划、发货计划、装运计划等与射频识别技术相结合,能够高效地完成各种业务操作,如指定堆放区域、上架取货和补货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遗漏的发生,增强了作业的准确性和快捷性,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劳动力和库存空间[8]。

四是智能化信息技术,该技术可以高效处理器材仓库管理的各类信息。器材管理的重点是对器材各类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和合理处理,为管理的行为与决策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对器材进行管理时,需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来进行,有效通过数据库与多媒体技术,建立全要素集于一体的信息库,由此对各类器材进行分类、存储和自动化查询。器材仓库的管理人员能够对数据库进行快速的访问,实施对资料的查询与各业务的有效处理[9]。

五是应用监控技术,该技术可以对安全管理的各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器材的安全管理是管理方面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保底工程,如想保证器材仓库安全性,需结合视频监控技术与传感器技术,来达成环境监控、安全警戒、及视频监控等功能,由此确保器材随时处于严格的安全管控中[10]。

3.4 构建完善的培训系统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不断加强器材仓库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提升器材管理水平的前提条件,由此便需要提升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管理能力,让信息时代下器材仓库管理更能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一方面,各高校需对此类专业人才加大培养力度。高校是培养器材仓库管理人才的重要机构,如想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效果,便需依据高校本身所担负的人才培养任务和目标,持续优化教学方法,调整、改进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单位现实的器材管理密切相联,最大程度的培养器材仓库管理的相关人才[11]。

另一方面,通过实际工作实践来培养器材管理人才。器材管理实践一直是培养器材管理人才的主要方式。为此,一定要将日常管理、学习培训与保障演练相互融合在一起,通过工作实践来培养管理人才。注重器材仓库管理人员的再教育,有针对性、计划性的组织短期集训、聘请专家讲座等方式来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对器材管理人才的再教育提高重视度,能够有效激发管理人员的进步积极性,促进其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

4 结论

总体来说,信息化条件下器材仓库管理就是以管好器材物资为中心,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获得最大的仓库管理资源配置,并严格遵循现代信息化管理科学所提供的先进理论和程序,从而全面提高器材仓库的管理水平,使得管理高效、准确、安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猜你喜欢

仓库器材信息化
仓库里的小偷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填满仓库的方法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四行仓库的悲壮往事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