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8-04-10赵革文

关键词:特色小镇思考建设

赵革文

ZHAO Ge-wen

(Ningxia Architecture Practice Qualification Registration Management Center, Yinchuan 750001, China)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对特色小镇建设高度重视,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强调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要求各地在实践中务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等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Abstract】President Xi Jinping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and has made important instructions for many times. He stressed that great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catch up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will be great, all localities must be adapted to local conditions, highlight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market players. In July 2016,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NDRC, Ministry of Finance jointly issued "Noti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it proposed that "By 2020, we will cultivate 1, 000 characteristic towns with characteristic and energetic leisure tourism, trade and logistics, modern manufacturing,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etc.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is carried out throughout the country.

【关键词】特色小镇;建设; 思考

【Keywords】 characteristic town; construction;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3-0113-02

1 建設特色小镇的重要意义

一是特色小镇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载体,也是中国新时期产业升级的主要载体之一。全世界约有50万个镇,其中:发达国家60%的小镇具有特色,中国仅15%的小镇具有特色。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都达到80%以上,其中很大比例的人生活在小城镇上。而截止到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仅为57.35%,我区的城镇化率是56.2%,因此,特色小镇在我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特色小镇建设要上升到综合的市场逻辑之下进行创新性的理解,特色小镇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不仅起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作用,而且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对于大量农村富余人口涌入城市起到了“蓄水池”的分流作用,降低了城镇化的社会成本。可以使“离土不进城”的农村人口留在小城镇,不进入大中城市,就近由从事农业转为从事非农产业,并实现生活方式改变,由分散居住转为集中居住,享受城镇居民所能享受的生活便利和社会保障待遇。

三是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重要平台的有效举措。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端。与大城市相比,特色小镇有利于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带动周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城乡产业融合,使城市文明扩展到农村,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可以方便市民的生活,小城镇对就业有吸纳能力,大部分人可以就地就近上班。

2 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有些地方存在认识误区。对特色小镇的独特内涵把握不够,把特色小镇完全与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园区,与传统意义上的景区和乡村等同起来,产业没有特色,部分小镇与小镇之间产业雷同度过高,造成同质竞争,导致千镇一面,还有的地方改革创新不足,跳不出传统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体制束缚,市场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二是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农民进入小镇后,必须要靠就业、创业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有些地方不够重视产业的培育,有的小镇建起来了,但是没有稳定的产业基础或创业平台,解决不了农民的就业创业难题,不能持续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农民容纳能力,还导致了物质资源过度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长。

三是缺乏资金支持。特色小镇建设普遍存在资金短缺或资金无法落实的问题,农民进入城镇,要有住房,要配套水、电、气、道路、排污等基础设施,还要享受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和福利,这需要大量的后续资金。

四是特色小镇成为了一些房地产企业炒作工具,进行圈地、玩概念,套用政府资金和银行资金。有部分企业或投资人在做特色小镇的时候,就像当年做文旅地产、养老地产一样,对外宣传的是建设特色小镇,但实质上是在圈地,有的演变成了房地产开发,出现了只见新镇不见人的结局。

五是把特色小镇的开发变成一种政府大包大揽的行为。特色小镇原本是市场开发行为,无论是从投资体量,还是投资规模,以及将来运营难度,都是需要综合的能力去导入,特色小镇的建设不是简单的地产开发、也不是没有市场理念的政府的大包大揽工程,更不是短期的开发工程。

3 采取多样的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模式

一是从重点镇发展为特色小镇。重点镇是当地县域经济的中心,承担着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的任务。针对全区确定的38个重点镇,可以对一些具有较强产业基础,交通条件比较好的重点镇,按照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要求,在政策、土地及项目安排上对其建设发展予以扶持,进一步发展成为特色产业、交通物流、农贸交易、综合服务、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

二是从产业园区发展为特色小镇。对传统产业园区进行产业梳理,明晰发展思路,对于比较大且有特色的园区,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滨河新区产业区、利通区孙家滩农业园区、惠农陆港经济区、中卫西部云基地等产业园区,可以划出一定的空间,按照产业特色小镇的开发模式进行集中规划建设,在现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的基础上,将园区生态予以重建,对园区生活配套加以完善,内部的公共基础设施及建筑、道路、绿化等景观设计与产业整体定位相互匹配、相得益彰,实现从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的转变。

三是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小镇。充分挖掘黄河文化、西夏文化、遗址文化、沙漠文化、丝路文化等独特元素,以文化为魂、旅游为桥,按照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围绕沙坡头旅游经济开发试验区、西夏文化旅游区沿线(以西夏文化为特色,形成的历史遗迹、贺兰山和沙湖景区为重点的历史文化旅游区)、宁夏黄河文化旅游区(依托吴忠-青铜峡-永宁,黄河坛景区为重点的黄河文化旅游区)、固原生态文化旅游区(以边塞文化为特色,形成的红色旅游和六盘山景区为重点的文化生态旅游区)等周边区域,在门票经济、观光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的延伸旅游产业链,发展健康养生、会议会展、民俗工艺品、现代农业等相关产业,实现文化、旅游与特色产业的三轮驱动。

四是打造高端产业特色小镇。对一些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科研院校集中区,可以进一步配套幼儿园、小学、功能相对齐全的医院、人才公寓、交际空间、社区文体等设施,达到舒适宜居的效果,以吸引高端人才,打造成为高科技企业育成中心或科技创新特色小镇。在金融集中的周边地区通过提供中介服务、投资机构支持等服务,发展成为金融中心资源疏散与对接的重要口岸,打造成为特色金融小镇[1]。

五是打造具有宁夏特色的葡萄、枸杞等农产品特色小镇。依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原产地长廊,以涵盖葡萄种植、生产、加工、贸易等环节的葡萄产业为驱动,整合葡萄农业、葡萄工业、葡萄风景、葡萄文化及本地旅游资源,建立一批国际知名的酒庄、酒厂和深加工基地,推动国际交流,形成“种植—加工—贸易”的发展格局。逐步发展葡萄酒堡、会所、会展中心、葡萄主题公园、葡萄酒产业园、商业街、高档商住区等,打造成为旅游氛围浓厚的生态人居小镇。以枸杞、瓜果蔬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为基础,通过种植、采摘的原生態耕种体验,农产品加工、饮食、购买的消费体验,节庆、活动、演艺的民俗民风体验,建筑风貌、景观风貌、田园风貌的特色风貌体验,民宿、营地、田园度假酒店的住宿体验,带动农产品的销售、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的一体化发展。

六是打造养老养生度假特色小镇。2014年宁夏常住人口662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0.84万人,所占比重为12.22%,预计今后10年年均约有7.3万人进入老年人口行列,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服务性成本的提升将超过GDP的增速。以“养老养生+康体医护+休闲度假”为核心内容,建设双拼养老公寓、单身养老公寓、酒店式养老公寓、多层养老公寓、叠排养老公寓等,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发展与养老有关的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药、生命科技、互联网疗、休闲养生、健康保健、老人护理、老年专用消费品、商业保险等产业,为老年人提供各项服务。建设基地生态农田,方便老年人耕种劳作的需求乐趣。配置老年康复护理中心、老年公寓护理学院、老年大学及传统文化聚集、体验、博览、创意和交易基地,全方位的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春霞. 关于“特色小镇”的几点思考[J]. 青春岁月,2017(15).doi:10.3969/j.issn.1007-5070.2017.15.435.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思考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