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视频监控“千里眼”作用 确保货物重载运输安全管理

2018-04-10王建国刘永亮任艳丽刘海华

关键词:千里眼安全管理建议

王建国 刘永亮 任艳丽 刘海华

【摘 要】論文认真分析了中国大秦线铁路重载运输安全管理货运装载的现状,剖析了货运装车重载,运输组织运量的难题,结合面对新的管理模式和重载运输安全管理新形势的要求,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全局货运装载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认识到新形势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了加强采用科技设备手段先进装备,确保货物重载运输安全管理的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heavy haul transportation of Datong Qinhuangdao Railway in China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reight loading, analyses the problem of heavy load of freight loading and transportation volume. In the face of the new management model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situation of heavy transportation safety management,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hen this paper makes a serious analysis o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global cargo loading. Through analysis, we realized that the new situation posed new challenges for u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heavy haul transportation by mean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关键词】货物装载运输;设备;安全管理;建议

【Keywords】 cargo loading and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safety management; 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U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3-0052-06

1 引言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处认真总结分析近年来本专业在开发、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运用先进技术方面取得的效果和成功经验。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组织效率、提升科技应用水平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建议意见。

安全在管理,管理靠干部。干部的作风、作用事关安全稳定大局。把安全责任体现在坚持从严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上,善于做谈心式的思想工作,他把安全、作风、经营三项重点工作比作保命、修脸和造血,即安全是命,作风是脸,经营是补充新鲜血液,三者缺一不可,互为作用,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让职工明白并接受安全经营管理中的深刻道理。充分发挥视频监控设备在确保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太原铁路局设立货运安全检测所并设立货运安全监控中心,货运方面,全局共有96套(596个探头)货运视频监控设备,覆盖大秦、北同蒲、南同蒲、石太、侯月、京原、京包、介西等8条线路,涉及8个货检站、4个分界口站、1个卸车站、5个独立货场;另有在建的6套(18个探头)货运视频监控设备,其中20套货物装载状态监控设备分布在大同等4个货检站和柴沟堡等3个分界口站,7套货场视频监控设备分布在忻州等7个站;货运视频监控设备均实现站段、路局联网,充分发挥视频监控“千里眼”作用。视频监控系统是铁路运输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天候、多方位监控运输生产活动的科技手段,是防控安全风险的重要保障。重载运输是国际公认的铁路货运发展方向,而货车轴重代表着重载铁路发展水平。目前,我国铁路货车普遍采用23t轴重。近年来,为了加快发展重载运输,铁路部门通过自主创新,成功研发了25t轴重重载铁路成套技术,并成功运用于大秦铁路等重载线路。

重载运输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运输特色和工作重点。自建局以来,我局一直非常重视重载安全运输管理工作。随着列车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和高铁、动车组列车的大量开行,货物重载运输安全已成为影响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局作为装车局,日均装车万辆,对货运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我们始终把货运安全作为提速安全的重点任务,在推进货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强暑运汛期货装安全,坚决确保全局各项重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按照《太原铁路局关于加强安全关键时期三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太铁安监函〔2016〕554号)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现将货装系统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重点监督检查、围剿弄虚作假行为等3项重点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公布如下:《货装系统关于落实路局加强安全关键时期三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太货综函〔2016〕4号)进一步强化货运安全基础和各环节控制,实现了货运安全的相对稳定,消灭了货运责任事故,促进了货运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公司干部职工春节期间坚守岗位,拼搏奉献,实现运输、安全“双丰收”。认真践行“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让旅客体验更美好”。春运工作新理念,促进干部作风有效提升,充分发挥干部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安全责任意识,全力确保设备安全稳定。全力以赴打好春运攻坚战。突出大秦、侯月、瓦日线重载增量,为保证电煤企业生产,日均装车完成25992车、同比增加2128车、增幅8. 93%,7天为6次刷新装车历史纪录,2018年2月20日(正月初五)达到最高的26541车、同比增加1500车、增幅17. 1%,受到中国铁路总公司20次表彰奖励。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货运处党支部于2016、2017年被评为路局优质党支部,2017年4月获得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兹授予:太原铁路局货运处火车头奖杯。太原局集团公司2017年11月份我局货车超偏载率综合排名列全路第一名,2017年12月份我局货车超偏载率综合排名列全路第二名。结合春运工作特点,严格落实服务标准,不断丰富服务内涵,释放品牌价值,以点带面推动春运服务工作的提升,让企业、旅客体验更美好和有更多获得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的“太铁人”为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为春运归途的钢铁大动脉上树起一道道靓丽的风景,以“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首战告捷的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展示了铁路向着“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目标奋进的新姿态,展示了新时代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新作为。

實现安全可靠,提供优质设备保证。随着铁路设备现代化、自动化进程的加快,安全由“人保”逐步向“机保”转化,货运装载监控设备、网络及控制技术领域的成果,创新安全技术,建立更加完善的货运安全监控系统微机监测等设备的重要性日趋体现。一是要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设备“零缺陷、零误差、零隐患、零故障”的优质设备理念,严格程序、严格标准,建设标准化设备。二是充分利用超限检测装置、货检作业监控系统和超偏载仪微机监测远程监测系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利用好天窗修、集中修、状态修、施工、施工配合等时机,抓好设备的改造、更新、维修工作。四是要抓住关键性、倾向性的问题和隐患,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保证设备动态质量。

实现安全可靠,提供长效机制保证。建立安全生产的闭环式管理机制,使“工作部署、跟踪指导、检查考核、问题整改”形成闭环,提升安全管理的实效性。一是规范逐级负责制,明确各级干部、党员、职工分别应履行的责任,把安全生产的任务、责任和压力真正传递到每一个干部职工。二是规范安全管理考核机制,规范考核内容、形式、周期,在提高安全管理考核实效性上下实功,切实发挥管理考核激励作用。三是建立差点整改机制,段每季、车间每月都要研究确定关键车间和关键班组,找准关键车间、班组存在的关键问题,制订切实措施。四是完善应急故障处理机制,全面细致制订应急故障处理预案,保证关键时刻发挥应急效能,把故障影响降到最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加强和改进运输管理工作的重要推动力。货运管理系统是一个大联动机,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处是货运规章、文电管理的枢纽,是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运条、运价的指挥中枢。但是货运规章、文电由于受各种因素、环境和制度变化的影响,随时都可能修改、补充和完善,这给货运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某种程度上使货运管理大联动的运转受到了制约。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先进装备,推进科学发展观的中心任务就是提高效益,构建科技保货物重载运输安全的监控体系。为实现大秦线铁路重载运输的安全高效,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处不断应用最新的货运装载监控设备、网络及控制技术领域的成果,创新安全技术,建立更加完善的货运安全监控系统。

要树立“观念的转变是更大创新”的理念,按照“用科技引领确保货物重载运输安全,用智慧带领团队,用创新开拓思路,用发展实现未来”思路做好我局重载运输安全科技研发工作。科研方向要定位于解决路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如货运装载安全管理工作的优化、货物重载设备,加大安全投入安全生产的保障、货运装载监控设备质量提高等。要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于科技研发全过程,新技术、新设备最终需要人来使用、操纵。要改变研发和职工没有关系的偏见认识,逐步建立“职工参与+科技人员研发”的有机结合模式。这些结论对我们更深层次理解安全管理、职工教育、质量管理、科技研发等问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基于此,我们对今后工作履职也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要有全局观念,货运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系统、站段方方面面,必须全面介入、真抓实干;要明确工作职责,及时制定完善货运安全管理工作技术规章,守好安全底线,不能失职;要养成良好习惯,及时学习各类新知识、新技术,触类旁通,培养扎实的技术功底;要有协调管理能力,以技术为纽带推进货物重载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的落实,协调好结合部问题;要有创新意识,积极开展提高效率、确保重载安全的科研活动,服从服务于一个全新的货运大局、重载强局、股改新局、和谐路局的形象将展现在世人面前;针对此次调图的极端重要性、特殊性,路局高度重视,既把调整列车运行图作为当前重点工作之一,又作为当前全局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特别是此次调图后,随着高铁列车的开通运行,我局将成为全路重载和高铁并重的大局,运输能力将进一步释放,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列车速度将进一步提升,运输装备将进一步增强,社会和经济效益将进一步提高;要注重货运队伍培养,建成一支过硬、稳定的技术工作队伍,努力开创和谐路局建设新局面,为加快实现货运装载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2004年到2012年,人们强烈地感知到中国铁路重载运输自主创新的脉动。

从1992年开通,大秦铁路用10年时间,达到了设计能力1亿吨。自2003年,大秦铁路煤运量一路高歌,从1.2亿吨、1.5亿吨、2亿吨飙升至2.5亿吨、3亿吨、3.4亿吨、4亿吨、4.3亿吨,大秦铁路充分发挥国民经济能源大动脉的作用,以4.4亿吨年运量的超常之举为国计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这是革命导师恩格斯的名言。这也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在科技创新,走科技之路事业上奋进的坐标。

有位哲人说过:“每个人都是一本打开的书,向人们敞开着平凡却意味无穷的故事”。

这个故事记录着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大秦线书写世界铁路重载运输新传奇的事迹,更重要的是弘扬一种精神。

这里讲的是一个人凭着一股强烈的事业心,针对运输生产关键问题大搞技术攻关,取得一项项科技丰硕的成果,谱写了人生的闪光足迹。

太原铁路局成立于2005年3月18日,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太原铁路局公司制改革方案有关问题的批复》(铁总改革与法律函〔2017〕789号),太原铁路局已完成公司制改革相关工作,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册登记,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出资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名称由“太原铁路局”变更为“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中新组建的铁路局。共有职工11.8万人,管辖南同蒲、北同蒲、大秦、侯月、石太等10条干线,太岚、介西等10条支线和12.55公里客运专线,路网纵贯三晋南北,横跨晋冀京津两省两市,线路总延长8137.2公里,营业里程3111.4公里。是全路18个铁路局中货运量最大、重载技术最先进、运输收入最高的铁路局。主要担负着国家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山西省的客货运输和冀、京、津、蒙、陕等省市区的部分货运任务,用户群辐射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15个国家和地区。在山西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骨干地位,为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连续7年年均增加5000万吨,大秦的重载价值不断提升,在653公里这个不起眼的线路长度数据面前显得尤为珍贵。7年多时间,大秦铁路年运量由1亿吨突破到4.03亿吨,2012年并向4. 3亿吨迈进,相当于建成了3条甚至4条设计能力为1亿吨的大秦线。

作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条年运量突破4亿吨的重载商业运输线路,大秦的发展状况,真实写照出我国铁路在重载领域的发展内涵和发展高度。

一条年设计能力仅为1亿吨的铁路,在2002年运量达到设计能力后,2011年运量实现4.5亿吨。这相当于新建两条同等运力的铁路,创下了铁路重载运营密度、运输效率、干线年运量等多项世界之最。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是全路货物运量最大的铁路局,大秦线连续6年以每年5000万吨的幅度快速增长,今年将实现年运量4.5亿吨的目标。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春雷向全局干部提出了以转变作风为核心的坚持 “机关服务、基层自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筑牢干事创业基础,确保实现“一实现、三消灭、九杜绝”总体目标,为路局實现“五大发展”、创建“六新太铁”创造了有利条件,与现代物流规划、设计、建设工作相关的单位和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推进落实。树立高定位、高起点思考谋划工作的观念,倡导一种善于发现问题,能够在研究问题中寻找规律、把握本质、找准症结、重点突破的务实之风。

按照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五大发展”、创建“六新太铁”的工作思路,太原局着力探索与重载运输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模式,广大干部职工将标准定位在“干部管理零漏洞、职工作业零违章、设备质量零缺陷、零误差、零故障”的“五零”目标上。太原局高标从严,全员落责,促进了执行能力和落实能力的增强,实现了设备故障件数和延时不断下降,在探索重载运输安全规律的过程中,强化了安全基础,提高了安全质量。

大秦铁路,正是以上诸多奇迹的创造者,书写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新传奇。

我国用3年时间就成功掌握了开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的核心技术,并在大秦线实现了班列化、大批量开行2万吨及万吨重载组合列车,跻身世界重载铁路先进行列,年运量3亿吨更是世界第一。大秦,“中国重载第一路”这条大动脉,见证了中国重载铁路自主创新发展的辉煌。

改革发展稳定、安全重载增量的形势要求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处必须融入重载运输生产中心工作。这在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处已经形成共识。截至2018年2月27日太原铁路局日装车计划24800车、煤炭装车20200车、货物发送吨1766855t、旅客发送人232143、运输收入、26212万元、换算周转量110821;实际装车26510车、煤炭装车22823车、货物发送吨1940815t、旅客发送人245147、运输收入26212万元、换算周转量126869。

路局管内货运站:190个、(其中国铁152个,合资地铁38个)、货场29个、货运班组274个、自控班组数177个、路局管内专用线近697条、其中:专用线办理发送631条、专用线办理到达56条。2万吨装车线12条(朔州车务段),万吨45条(朔州车务段、大同车务段、大同站、大秦车务段),动态轨道衡349台,静态轨道衡155,企业:152台。货检作业监控系统14台、超偏载仪10台、货物装载监控系统33台、超限检测装置2台、太原北站1台、侯马北站3台、货物装载状态监控系统33台、芹泉站1台、风陵渡1台、禹门口1台、端氏1台、原平站3台。三晋货物快运视频设备52套;仓库视频设备42套、快运列车视频监控设备10套。

防冻车管理防冻车设备情况:涉及10个站段97个车站299个装车点,防冻液生产供应厂家39家。抑尘作业管理抑尘设备情况:太原铁路局煤炭抑尘喷洒点312个,投入运营的抑尘站共74个,固定式喷洒设备47套(大同站3套,大同车务段13套,朔州车务段15套,太原北站3套,太原车务段6套,介休车务段6套,侯马车务段1套),移动式抑尘喷洒车(包括送液车)90辆。

2 认清形势,强化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05年3月18日,新的太原铁路局成立,大秦铁路,正是以上诸多奇迹的创造者,书写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新传奇。标志着我局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我局货运系统站段由原12个增加到20个,所辖车站由176个增加259个,(由于生产布局的调整,目前我局货运系统站段11个)。管理覆盖面增大,南北地区跨距延长了,货运装载安全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货运系统装载安全管理基础建设工作势在必行,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面对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要求,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全局货运装载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认识到新形势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是认清管理理念面临的挑战,要破除路局指挥站段,路局管决策、站段管执行的传统管理理念,尽快实现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并重、系统管理与精细管理并举的深化转变。

二是管理方式面临的挑战,要破除路局作为决策层,组织站段具体实施的传统管理理念,把制定政策与执行政策,原则指导与具体指导融为一体,从根本上解决“不好管、不会管、管不好”的问题。

三是管理基础面临的挑战,破除以往在路局、分局、站段三级管理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管理基础,逐步完善系统负责,专业负责、逐级负责、岗位负责,尽快建立完善规章制度,杜绝规章制度管理上的“真空”,以最短的时间填补管理基础上的“空白”。

四是管理对象面临的挑战,面对路局直管站段后,管理对象数量骤增,路局不熟悉管理对象,管理对象不熟悉路局的现状,要突出重点抓好一般,重点抓好大编组站、大装车站的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对站段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方法,把各项管理职能落实到位。

坚持以重载货物列车安全为核心,优化攻坚。为确保超偏载整治工作有序推进,提高装车质量,确保安全运输生产,扩大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建设范围。按照主要装车站和货检站实现全覆盖的原则,加强货运安全计量检测监测设备的投入。今后凡新建、改扩建装车专用线,必须安装轨道衡、定量漏斗仓等计量设备,使用装载机装车的同时还应安装装载机称重装置。一是优化重载货物列车装载安全标准。二是优化重载设备,加大安全投入。三是强化重载安全管理。实施了超偏载列列分析、列列考核、列列通报制度,强化重载安全控制。四是组织重载货物列车装载技术难题技术攻关。五是确定了攻关课题,分项目逐步取得突破性进展。治理货车超偏载。一是装车站严格按规定做好煤炭测密工作,同一煤堆必须取三个不同部位分别检测密度,按最大的确定装车高度。二是有轨道衡的装车站,散堆装货物装车后车过衡。而且装车站能认真盯控轨道衡过衡情况。三是各站段及车站每日须查询“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认真分析自站超偏载货车产生原因,及时整改。四是集装箱装载的货物,严格按铁路局批复的装箱方案装载。

3 使用计量(称重)装置,从源头上把好装车关

3.1 大力推广使用计量设备,确保装车源头的卡控

为加强装车计量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轨道衡在防治超载、保证满载和责任认定方面的作用,根据《铁路动态轨道衡和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检定管理办法》(铁运〔2011〕39号)文件,特制定太原铁路局关于印发《超偏载检测装置、动态轨道衡检定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太铁货﹝2015﹞334号),明确分工,强化管、用、修工作,杜绝检定不及时、擅自篡改有关计量检测技术参数和计量检测数据等违规、违法行为。同时要加强汽车衡、吊钩秤、轮重测定仪、皮带机电子秤、定量漏斗等安全检测设备的运用管理,保证运用质量。目前我局近635个装车点、使用轨道衡、定量漏斗的装车点204个,其中安装了轨道衡117台、182个装车点使用轨道衡装车;安装定量漏斗26台,22个装车点使用定量漏斗装车。侯马北站、侯马站、赵城站、寿阳站、镇城底站、修文站、枣林8站過衡率达100%。

3.2 安装超偏载检测仪、货车安全守护神

为进一步规范我局超偏载检测装置、动态轨道衡检定工作,明确检定程序和各有关单位的职责与分工,确保检定作业、人身安全和检定作业顺利进行,根据《铁路动态轨道衡和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检定管理办法》(铁运〔2011〕39号)文件,特制定《太原铁路局关于印发《超偏载检测装置、动态轨道衡检定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太铁货﹝2015﹞334号),请各站段认真学习,遵照执行。全局已安装超偏载仪12台,分别安装在太原北站1台,榆次站2台,侯马北2台,曲沃1台,原平车务段灵丘站1台,万安站1台,柳村南站1台,大同南站1台。

众所周知,货车车辆超过额定载重以及装载不平衡是影响货物列车运行安全的"头号杀手",它往往会造成货车车轴早期疲劳、势轴、弹簧折断、梁架裂纹等一系列故障,这对于我局管内运输繁忙的提速干线和开行的重载列车所产生的危害性就会更大。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局在大秦线散堆装货物列车等主要干线引进了一种能自动检测货车车辆超载和偏载的智能化检测仪系统,以预防因货车车辆超偏载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

货车超偏载仪系统与铁路车号识别系统联网,它可以将运行中的货物列车总重、速度、车号、车型以及相应的超重、偏载信息自动传输给智能检测系统,通过专用信息网络能将检测结果送达有关部门,一旦发现有超偏载车辆就能及时采取摘挂、限速等补救措施,能有效防止人工货检作业造成的误差。另外,高精度的电子元器件和功能强大的工业控制计算机保证了货车超偏载检测仪具有测量精确、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不仅能够适应干线货物列车高速运行和运量大的要求,而且能够确保货物运输的安全及检测的高可靠性。

3.3 加强装载机称重装置的管理,确保防超载目标的实现

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规范和加强对参与铁路散堆装货物装车作业装载机的管理工作,消除事故隐患,提高作业效率,保证既不超载也不虚糜运力,有关规程、规定本着“运用科技手段、防止货物超载、保证运输安全”原则。目前我局使用装载机参加铁路作业近1896台,其中安装了1847台,使用装载机称重装置装车的近260个装车点,装载机安装使用率达90.9%。

①通过货位整合,积极组织按品类管理装车,确保装车安全。如榆次站通货位调整,将煤等重质货物调整到北专装车,将焦等轻质货物调整到西专装车,北专轨道衡计量,确保不超载。

②装车源头使用装载机称重装置或其他计量装置装车,再利用轨道衡二次把关,确保了计量的准确有效。如太原车务段寿阳站、侯马车务段河津站、介休车务段孝西站基本实现了装车源头利用称量装置装车,并利用轨道衡进行二次把关,超到预期的效果。

③积极推行计量化安装工作。目前我局管内仍有部分装车点具备安装称重计量装置,但因企业种种原因,装载机称重装置安装工作推进不利,在这方面大同车务段工作值得借鉴,大同车务段积极与神华公司联系,克服了种种困难,与大同东接轨的大准地方铁路已将安装装载机称重装置纳入计划,同时准备于三季度开通燕庄轨道。

④安装货检作业监控系统、发挥设备的安全监控作业。

为进一步强化我局货物运输检查工作,充分发挥货检监视系统作用,提高货运检查质量,确保货物列车运输安全。依据《铁路货运检查管理规则》(铁运[2006]62号)等要求,结合太原铁路局货物列车货检监视系统运用情况,推进货运监控系统的建设。实现各编组站各方向及各分界口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我局细化制定完善了《太原铁路局货运检查监视系统(装载视频监视系统)设备使用管理办法》(太铁货〔2007〕200号)及《关于加强货运检查监视系统(装载视频监视系统)设备使用管理的通知》(太货〔2008〕115号)的规定,《关于公布大秦线货运检查作业办法的通知》(太货[2009]12号)和太原铁路局企业标准Q/TYT 177 -2009《货物列车货检监控系统管理与运用》2009-12-30发布,2010-05-01实施,Q/TYT 178 -2009《货检作业》2009-12-30发布,2010-05-01实施等有关规章制度及本2个企业标准。2011年拟增设19套高清货物装载状态监控系统,其中大同站8套(四场、二场、东场各2套);大新站2套(上行进站和下行进站各1套);太原北站2套(四场进站、二场出站)、榆次站3套(石太上行进站、太中银进、出站)、北六堡站1套(中卫方向出站)、介休站2套(南同蒲下行进站、上行出站),秦皇岛东站2套(一场进、出站方向各1套)。提高监控效果,实现对货物列车全方位监控。充分发挥设备检测功能,实时监视货车车门、货物装载加固、货物苫盖状态,改进货检作业方式,提高货检验车质量和效率。全局已安装货检作业监控系统18台,分别安装在太原北站4台,榆次站4台,湖东站4台,侯马北3台,原平车务段灵丘站1台,介休站2台。拟在原平站北同蒲上、下行,京原线上行方向安装3套货检作业监控系统。同时,对前期安装的18套货检作业监控系统增加车次识别及光源照明改造,使其具备读取列车车次功能和节约照明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安全监控作业。

逐步对出局货物列车的装载质量进行监视,形成覆盖全局的货物装载加固状态监视网络,确保重载货物列车运输安全。充分发挥设备检测功能,监视货车车门、货物装载加固、货物苫盖状态,并对其摄像内容进行保存,以备查。真正做到了“检一列货车,保一路平安”。

铁道部铁路货运安全质量考核2006年至2007年2008年度货运安全质量考核结果中我局连续三年、2011年2012年荣获优秀并给予了奖励。

2011年1月份,我局超偏载车数及超偏载率进一步压缩,排名由上月7位上升为4位。

4 重载货物装载安全的几点建议

4.1 确保重载条件下的货运安全,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抓管理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处面对货物装载车多,新设备、新技术运用多,重载安全压力大等困难,不等不靠,不断完善安全考核、收入分配、生产指挥、包保检查等系列考核办法,对重载货物列车运输安全关键常抓不懈,我们坚持做到眼睛向内查找问题,不断完善装载工作方法,面对难题能创新,确保了全局装载安全管理的有序可控。

4.2 确保货物重载条件下的货运安全,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从源头提高设备质量

可靠的设备质量是确保重载安全的基础保证,我们将货物装载作业的关口前移,实行超偏载日会诊、重点超偏载联合看车、倾向性超偏载平推检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衡量干部业绩的标尺,使深入现场、卡控关键、解决问题成为全体干部的自觉行动。

4.3 确保重载条件下的货运安全,必须科技兴企、人才强企走可持续化发展之路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是全路新技术、新设备运用最多的路局,在依靠传统现场检查、卡控包保的同时,我们坚持依靠科技保安全,注重消化、吸收、再创新,做到了洋为中用、洋为我用。我们还着力营造一支重载安全的人才保证队伍,五年来,全局强化对货运职工培训、考试582名,有效確保了我局装载安全稳定,形成了一支适应全局货物列车重载发展需要的技术队伍,形成了一支适应全局货物列车重载发展需要的技术队伍。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在领导班子正确领导下,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上下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把太原局建设成“安全稳、效益高、形象好、贡献大”的全路模范铁路局为目标,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和山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千里眼安全管理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千里眼”和新环保法,能否撼动说谎企业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