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8-04-04刘胜花

魅力中国 2018年49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多媒体

刘胜花

摘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注重文化课的学习而忽略历史上很多常识性的东西。历史教材毕竟是有限的资料,那么利用多媒体手段在历史课堂上扩充历史知识,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知识;知识结构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过去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又比较少,基于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过分地依赖历史教师和历史课本,久而久之历史课堂就容易形成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和单纯语言讲解的教学模式。但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则可以使课堂效率有效提升。

一、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

教师要根据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引导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知识储备,并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

笔者在要求学生预习《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时发现,学生对于一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知之甚少。为了使学生对这一思想解放运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笔者决定先让他们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让他们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以明确新文化运动在促使国人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新出路的重大作用。

在复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时,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现红军长征的路线,让学生记住主要地理名称,学生很容易记住长征的路线,自己就会在心目中描绘红军长征路线,大屏幕的内容在学生心目中会根深蒂固。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并通过网络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的知识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拓展,知识结构不断完善。

二、注重历史资源的开发,让学生直观了解历史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是“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幅挂图”,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解,学生很难全面理解历史。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历史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和开发各种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历史课程资源,如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文物古迹及近几年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让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研究历史,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增加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笔者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这一课就同时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宋朝经济的繁荣。(1)在导入新课时,出示《清明上河图》等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当时北宋城市的繁荣,从而激发学生对北宋是如何發展经济这一问题的探究。(2)在讲述“城市风貌时”时,让学生观看电视剧《水浒》中表现汴京街头繁荣的景象,使学生认识到北宋都市文化的丰富多彩。

三、通过构建知识网络结构,让学生融汇知识体系

多媒体的应用,使得教师在讲授某一内容时,知识点不会被局限在本节课的教学要点之内,它可以打破一节课的束缚,实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融汇,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还可以实现不同章节之间内容的对比,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找出他们之间的异同点,使一章的知识点处于一个整体知识网络结构中。

如在向学生讲授《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单元时,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史实,事件头绪多,时空跨度广,学生难掌握。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课件,先向学生展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框架,继而通过课件的超级链接向学生提供一些与本课专题内容相关的资料(包括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使复杂而抽象的知识联系形象清晰,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是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下难以做到的。

随着中考对历史的新要求,充分利用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服务已成为历史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多媒体
智能时代的知识图景:人工智能引发知识观重塑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及其评价
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思考
高中生物教学的知识结构与课堂优化设计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简单的运动”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