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要素分析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2018-04-03张立滨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要素分析数字图书馆

张立滨

关键词:要素分析;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摘要:文章阐述了基于要素分析的信息服务模式的特点及建设必要性,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要素,并提出了基于要素分析的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策略,以期进一步促进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3-0096-03

数字图书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服务机制和模式支持用户利用信息学习并解决相关问题。数字图书馆的工作核心是服务,使用什么样的服务模式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信息工作的成败。信息服务模式可以调整信息服务活动的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要素包括信息人员、信息资源、用户及服务方式等。因此,数字图书馆能够应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社会化、开放化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1基于要素分析的信息服务模式的特点

1.1用户中心

用户中心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做到以用户服务为中心,帮助用户解决相关问题,跟踪并分析用户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1.2集成化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将信息技术、资源、人员及服务方式等要素进行融合,实现功能优化,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使用高效能、综合化的集成服务体系。数字图书馆以服务内容和产品集成为目标,以人的进程为根本保证,形成检索平台,以便更好地集成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综合平台。

1.3个性化

所谓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个性化,是指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活动中根据用户使用信息的行为、习惯及需求等提供个性化信息内容,主要包括服务时空方面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的个性化、服务内容的个性化等[1]。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是建立在了解用户需求基础上的,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资源,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此外,数字图书馆还要对用户宣传、普及信息服务模式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用户个性化资源管理。

1.4分布化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需要考虑信息资源的分布性及用户需求的多样性,能够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打破各部门之间的壁垒,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

2基于要素分析的信息服务模式建设的必要性

2.1数据访问便利性需求

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中,用户查询信息必须人工打开或是导入自己想要的数据文件信息,对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后才能得到相应的信息。但用户需求的信息资料分布比较广泛,其需要的数据或许在不同的图书馆或部门中存放,给用户使用信息帶来一定的麻烦。因此,数字图书馆亟须提高用户数据访问的便利性。

2.2一体化服务模式建设需求

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的基本点在于“以人为本”,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在传统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下,用户需要费时费力地查找不同载体的资料,增加了时间成本[2]。而在今天多载体并存的条件下,读者不仅在阅读空间上无障碍,而且还可以追求并实现多载体一体化服务。因此,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不仅能够帮助用户更加便利地查找资料,提高其满意度,还能够实现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2.3信息资源共享需求

随着用户对信息时效性需求的提升,要求数字图书馆能够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服务。当前,数字图书馆虽然打破了时空限制,但其信息服务还不够完善。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数字服务资源的安全性,数字图书馆应对服务器数量及终端数量等进行合理配置及架设,以便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需求。

3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要素分析

3.1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服务模式源于用户需求,并最终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广大的信息需求者,正是由于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才使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得到相应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对广大用户提供服务,使用户能够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3]。因此,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要从用户角度出发,根据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以便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3.2服务主体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是由信息服务的实施者,即信息服务人员根据用户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服务策略,提供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产品。在信息服务模式中,服务主体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一方面,服务主体在服务模式中应充分发挥主动作用,嵌入用户的科研情境中,通过现场交互了解用户的知识需求,从而组织知识环境、提升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服务主体提供的信息服务产品应具有多样性、实时性、易用性等特点,能够满足用户的科研需求,更好地提升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效率。

3.3服务资源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提供的资源种类繁多,包括行政、教学、科研、基本建设、仪器设备、出版物、财会等各类资源。信息服务模式通过对资源进行加工,能够为用户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服务[4]。由于用户的信息行为与其所需的信息资源相关,因此数字图书馆应关注用户的信息行为,并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挖掘隐性知识,以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

3.4服务方式

数字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用户服务、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将突破单一图书馆的限制。首先,数字图书馆凭借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能够实现随时随地与用户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其次,数字图书馆以数字化资源为基础进行文献资源服务。再次,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具有移动性、交互性、无时空限制等特点。最后,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是主动性的,是以用户为中心的。

4基于要素分析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策略

4.1服务对象不断扩大,满足用户信息需求

基于数字图书馆本身的知识性和独特性,以及公众对信息需求的广泛性和迫切性,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应该向公共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才能为更多用户提供信息服务[5]。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能够根据各类人群的特征建立信息专题数据库,对信息有长期固定需求的用户可以设立相应的专栏;能够持续了解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不断更新用户对信息的使用权限;能够结合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搜集整理信息资源,更好地满足公众的多样化信息需求。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平台见图1。

4.2服务主体优化升级,实现信息服务公共化

数字图书馆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应注重对人才的引进,信息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信息服务的成效。数字图书馆在对信息服务人员进行选择时,首先应考虑其知识结构及年龄结构,持续不断地优化人才队伍。其次,信息服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及强大而灵活的信息分析能力,能够为用户快速而准确地检索到其所需的信息。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内容和载体形式都在发生变化,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就需要信息服务人员不断学习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等,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素质、开拓自身业务[6]。此外,数字图书馆还应注重培养信息服务人员职业素质,培养其爱岗敬业、服务为先的职业理念,提高和完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4.3服务资源多元化,不断完善资源体系建设

数字图书馆的资源由虚拟馆藏和实体馆藏构成。图书馆丰富信息资源的关键是图书馆接入资源的能力[7]。数字图书馆参与和整合图书馆联盟或共享系统的程度越高,用户获取的资源就越多。图书馆应依托以图书馆联盟为主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挖掘本馆特色资源,实现纸质文献资源与数字资源的互补和协调。此外,随着信息媒体的发展,各种新型媒体不断出现,如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及移动图书馆等平台所产生的信息资源,都已成为图书馆补充馆藏资源的重要来源。数字图书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海量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并对数据采用统一的标准格式,通过数字图书馆提供一站式的资源检索服务,将极大地提高用户满意度。

4.4服务方式层级化,推进信息服务模式建设

数字图书馆优化信息服务模式,发展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一切服务为用户的新型服务模式,深入了解用户的喜好,主动设计信息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可以根据用户检索图书日志、借还书流通日志、下载记录、浏览痕迹等,利用需求分析技术、资源搜索、跟踪技术准确定位用户的潜在需求,为目标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和产品。此外,数字图书馆还可以利用电话、电子邮件、QQ、微信等交流方式和平台,在馆员与用户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为用户提供实时和非实时的咨询,帮助用户解决在检索信息时出现的问题。非实时的咨询主要是电子邮件和留言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弊端是服务人员解答用户问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有时用户对问题表达不准确,还会导致信息服务人员不能准确进行回复。目前,许多图书馆都开设有微信、微博、BBS等实时交互平台,通过实时交流信息,服务人员能够更加明确用户的需求,从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高效地解决用户的问题,同时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5结语

图书馆应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而基于要素分析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就是通过对服务模式要素进行分析,更好地提升服务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全面的信息,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因此,数字图书馆应把握基于要素的信息服务模式的特点,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服务模式,提升信息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长全,艾雰.云计算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模式创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48-51.

[2]朱延峰.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问题简析[J].南陽师范学院学报,2011(8):99-100.

[3]朱灵慧.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推广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2):90-92.

[4]张颖.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6(4):34-36.

[5]冯扬,徐恺英,盛盼盼.数字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模式与创新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6(8):69-73.

[6]张凤翔.基于Web3.0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探究[J].图书馆研究,2013(4):93-95.

[7]王娟.Web3.0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2):125-126.

(编校:徐黎娟)

猜你喜欢

要素分析数字图书馆
浅析视觉审美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写作要素分析
额济纳旗太阳能资源评估报告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模式刍议
浅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管理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不是每档节目都能称为“现象级”
浅析课堂教学设计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