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特征与模式分析

2018-04-03李锦霞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公共危机信息传播图书馆

李锦霞

关键词:图书馆;公共危机;信息传播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必要性和优劣势,其次分析了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在不同阶段的具体作用,最后总结了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特征与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3-0088-03

网络时代,人们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大量信息,但是这种信息开放性也会导致一些负面信息快速传播。我国现阶段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存在一定的缺失,容易导致社会民众的思想导向出现偏差,对党的认知及政府公信力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严重者会激化各种社会矛盾[1]。因此,图书馆有必要对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特征与模式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图书馆的定位和功能,提取核心要素并研究其优化方略,为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提供支撑,同时也为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1概述

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优劣势,针对其所服务的政府职能部门面对公共危机信息管理建立发展制度和体系,但是对于信息管理的效度和评价往往缺乏应有的体系和模式,就其特征来看明显不能满足现实所需[2]。因此,笔者认为,应客观分析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必要性、优劣势及角色定位,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撑。

1.1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必要性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其具备政府、机构和企业所不具备的多种资源优势,能够将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要点、要素进行提取并整合,可以有效发现公共危机信息传播中的缺陷和发展要素,从而为公共危机信息管理和危机决策提供支撑[3]。因此,图书馆应进一步研究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特征与模式,通过研究优化其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可以从功能性、适用性和实效性上进行优化。

1.2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优劣势

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优势在于能够全面地为信息传播提供资源、平台及渠道,并能够有效整合多方资源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美国、英国这些发达国家更是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放在图书馆中,为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提供全面的保护,成效斐然。但是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劣势也较为明显,如在传播的效度和效率层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有很大差异[4]。

1.3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角色定位

图书馆本身具备较好的资源优势和信用优势,在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在不如政府发布的信息具有权威性的情况下,要以更加客观的信息内容获得公众的认同。同时,图书馆应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为政府决策提供帮助[5]。

2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阶段情况

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可以分成不同的阶段进行研究,通过公共危机的事前预防、事中辅助和事后安抚,建立决策树模型并予以实施,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可以从中提取不同的信息,对决策的支撑有很高的效度。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要保证在各阶段的公正、客观和公开,最终起到稳定社会政治、經济的作用[6]。

2.1公共危机的事前预防

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事前预防包含信息的准备、内容的获取和渠道的把控,图书馆在这一阶段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及场馆等优势对公共危机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对有可能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进行预选方案设计,一旦出现公共危机事件能在第一时间参与并提供决策支持,避免不良信息扩大和发展对政府公信力造成损害[7]。

2.2公共危机的事中辅助

公共危机信息一旦迅速传播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而图书馆可以在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针对公共危机进行事中辅助,利用其场馆优势和信用优势迅速安抚公众并纠正错误信息,利用信息资源的开放性为公众提供客观的解释和分析,为公众正面、客观地看待问题提供帮助,同时还可以为政府提供细化解决对策[8]。

2.3公共危机的事后安抚

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事后安抚,凭借其资源共享优势和公益服务优势能够完整、客观、具体地将危机信息的危害性降到最低,同时利用上下游资源整合优势和沟通互动机制迅速完成事后安抚,帮助公众提高对公共危机信息的正确认知,树立政府应对危机事件的正面形象。

3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特征分析

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信息源头控制、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管理支撑三个方面(见图1)。

3.1信息源头控制特征

信息传播的特性在于由内及外、由点及面和由线及面,只有在信息源头控制其属性才能够有效地将其纳入可控的范围。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信息源头进行整合,将基层组织机构的数据出口进行整合,这既包括传统媒体渠道,也涵盖新媒体和自媒体,因此能够及时地进行信息源头控制并归集社会公众的反馈。这一过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可以有效避免信息管理的主观性过于强烈,也是未来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如:挪威卑尔根的公立图书馆就是利用行政手段将图书馆与媒体网络进行整合,二者之间的权属关系明确,有效地将图书馆嵌入公共危机信息传播之中,在信息源头上实现了良性控制。

3.2信息处理能力特征

危机信息处理往往存在于一些不可控的节点之中,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全面封闭信息传播的渠道和遏制公众的知情权,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可以利用其危机信息管理体系和资源优势进行信息处理。图书馆对危机信息的处理并非是将信息进行更改,而是采用合理的方式帮助公众更为客观、具体地获得最为真实的信息,同时也遏制一些不法分子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抹黑公众形象。如:在三鹿奶粉事件中,华北地区各省份在危机信息传播中充分依托图书馆资源优势,采用科学的方式告知大众事件的起因和危害,有效地遏制了社会不良反应,充分体现了信息的透明度。

3.3信息管理支撑特征

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可以凭借其信息管理能力提供支撑,在工作流中嵌入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能够有效获得信息的内容、发布的渠道、管理的效度和评价反馈等,体现了信息管理的功能性。同时,图书馆的信息管理能力可以对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整体质量进行综合管控,合理地利用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反馈进行决策,从评价意见和反馈信息体现图书馆的管理职能,发挥其信息归集、分析和处理能力,对危机信息传播在可控范围内进行传播并综合管控,最大限度地避免网络舆论在危机事件中对人们产生错误引导和负面影响。

4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模式分析

图书馆在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对负面信息的控制和处理,避免不实及负面信息造成民众的思想偏差。图书馆在公共危机信息传播中要控制信息源,在整合资源的前提下管理终端路径,通过信息“资源池”的交互,建立信息化、效率化的决策机制,有效形成科学完善的发展机制,从而保证信息传播客观而具体。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模式(见图2)。

4.1信息“资源池”的交互

所谓信息“资源池”,是指图书馆本身的资源信息、信息渠道和技术能力等多方面的优势资源,在信息资源的归集、整理和使用过程中嵌入公共危机信息传播,通过资源的交互使用,保证公共危机信息经过不断筛选、整理和分析后能够以更好的方式和内容呈现出来。同时,公共危机的主体对象和内容是千差万别的,图书馆通过信息“资源池”的交互应用保证信息资源建设面向危机信息本身,无论是事前、事中还是事后,均有完整的信息传播方案能够与之相对应,能够有效地针对信息资源模块进行分类并匹配相应的传播渠道。如:环境信息、食品信息、人员信息可以通过载体结构、需求结构及空间、时间结构选择最为合适的发布方式、内容和平台,能够科学而具体地保证公共危机信息传播,同时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4.2信息管理终端路径筛查

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管控点在于终端路径的多而分散,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很容易导致信息的传播出现错误对民众产生误导。因此,图书馆需要通过信息资源管理的路径筛查保证其所传播的信息能夠在影响力大、受众群体广的终端进行发布。另外,在信息管理终端路径筛查的过程中,图书馆可以利用媒体资源整合,将政府、机构、企业和网络信息发布路径进行技术层面分析,能够有效发现危机信息传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各终端平台的协作度和对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重视程度,从而在科学管理理念和信息管理体制上真正实现面向“过程”的危机信息传播管控。如:重庆图书馆整合各大传统媒体、政府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发布资源,同时创建了自身危机信息核查的管理模式,在危机信息传播过程中实现终端路径筛查,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4.3信息技术能力的全覆盖

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功能性,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从最初的按小时计算到如今的按分钟计算,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如:在“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支持下,图书馆在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过程中,无论是对信息内容、平台渠道选择还是效果趋势分析均有较大的帮助。为了保证危机信息传播的科学性,图书馆应将技术的应用贴合实际情况并搜集民众的信息动态,通过分析获得的数据为解决危机事件提供决策。虽然信息技术的覆盖是当下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但面向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时需要结合图书馆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信息内容、资源建设、渠道使用上应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与之匹配,如定制软件的使用、统计学模型的应用等。

4.4信息内外资源的整合

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必要性逐渐凸显,为了保证能够有效管控危机信息传播,图书馆需要进行内外信息资源的整合,并形成机制和模式加以推广。图书馆应结合自身资源建设程度及能力推动内外信息资源整合。内部资源整合包含资金、技术、人员等多方面资源,而外部资源整合则是将政府、机构和媒体资源进行整合。这里说的整合并非是管理,而是提供信息进出口和技术对接,通过图书馆的内部资源整合支撑信息传播的综合管理。如:美国加州州立图书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与主流网络媒体进行数据对接,在危机信息传播过程中由内而外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整合,不但提供了危机预警、危机决策辅助和信息控制,同时还能即时监控社会媒体对于危机事件的报道及民众的态度,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5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特征在于信息管理和资源的综合管控,在信息管理层面分析确认自身角色定位和优劣势,通过公共危机信息传播和图书馆自身的信息资源进行客观评价,保证图书馆对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内容、渠道、资源实现管控,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和辅助。同时,图书馆利用全面的信息技术手段和自身能力覆盖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各个阶段,利用图书馆的优势保证信息传播在可控范围内,对民众思想进行正确引导,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鑫,王淑梅.公共危机下基于MOODLE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研究[J].明日风尚,2016(17):268.

[2]刘春年,张凌宇.图书馆正能量信息传播的模式与特征探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8):73-79.

[3]王立君,靳羽西,郭娜.公共危机事件的网络传播与管理对策[J].科技传播,2016(17):111.

[4]张珍源.公共危机治理中的社会组织参与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6.

[5]张梦航,陈凌.地域范围内公共危机决策的信息联动机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20):2-7.

[6]戎军涛,王莉英.基于本体的公共危机事件情景模型研究[J].现代情报,2016(6):50-55.

[7]柳亚楠.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危机与变革[J].长江丛刊,2017(3):148-149.

[8]曲泽静,姚明.突发公共事件视域下图书馆应急预防机制刍议[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2):62-64.

(编校:徐黎娟)

猜你喜欢

公共危机信息传播图书馆
图书馆
关于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公共管理效能探析
研究分析非政府组织(NG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公共管理怎样用好非政府组织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