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国家机关数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研究

2018-04-03贺一航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国家图书馆

贺一航

关键词:数字信息服务平台;部委分馆内网;国家图书馆

摘要:文章梳理与总结了国家图书馆在建设部委分馆内网平台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设计原则,形成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实施方案,并指出了其中应重点处理的关键环节。

中图分类号:G2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3-0074-03

在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评分标准中,为政府机关的立法决策服务、为特殊群体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及自建数字资源等工作,均有其相应的考核分值[1]。笔者将国家图书馆在为中央国家机关构建局域网数字信息服务平台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与梳理,以期為公共图书馆开展相应的服务提供借鉴。

1国家图书馆为部委分馆提供服务

为中央国家领导机关立法与决策提供文献信息支持保障,是国家图书馆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职能[2]。以1999年7月7日成立的国家图书馆人事部分馆为开端[3],目前,国家图书馆已与民政部、农业部、交通运输部等单位合作成立了16家分馆,加强了为中央国家机关决策立法服务的力度,使其职能得到进一步拓展。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国家图书馆面向部委分馆的服务方式逐渐由单一、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过渡到基于信息系统的数字化服务,并于2008年年底开通了“立法决策服务平台”。该平台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数字资源和信息专题等数字化信息服务,实现了个性化服务与一对多服务的统一。

2国家图书馆部委分馆内网平台建设现状

在网络安全态势日益严峻、信息泄露风险凸显的环境下,中央国家机关建立了与互联网物理隔离的内网办公系统,使互联网环境下运行的立法决策服务平台的服务效率受到了限制。为保证服务的紧密性与延续性,国家图书馆采用“嵌入式”内网服务方式,在部委分馆的局域网中建设数字信息服务平台,开创了“外网推资源、内网推服务”的二元化信息服务的立体新格局[4]。

2011年,国家图书馆民政部分馆内网平台开通运行,内网平台将原外网平台的资源以镜像的方式加载到民政部内网中,是国家图书馆部委分馆中首个嵌入用户办公环境的服务平台。截至2017年4月,国家图书馆共建设完成6个内网平台。内网平台按照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涵盖图书、期刊、报纸、视频讲座、个性化定制专题、学术论文、专题知识库、商用数据库镜像和留言板等类型的资源,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便利、全面的数字信息服务系统。因用户和需求的不同,内网平台的资源组织和服务情况有所区别(见表1)。从整体上看,数字资源服务以图书为主,以个性化专题、视频讲座、专题知识库等信息内容为辅,体现了资源的多样性,满足了用户的多元化信息需求。在个性化定制的专题服务中,国家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文献整合、史料汇集等信息服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3国家图书馆部委分馆内网平台建设原则

国家图书馆在进行内网平台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用户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在设计风格、栏目设置、功能利用等方面都遵循一定的原则。①安全性原则。中央国家机关对保证信息安全与防范信息泄露有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涉及访问用户的基本档案信息、访问权限、日志记录等方面,都将信息安全放在首位。因此,国家图书馆在进行内网平台的数据库管理和系统应用管理时,都要保证较高的安全性。②稳定性原则。内网平台搭载的资源数量丰富、种类多样,平台应能快速响应用户的访问请求,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求。③兼容性原则。在局域网中,用户无法连接互联网,不能进行操作系统、浏览器的更新与插件安装,使办公软硬件处于最初安装时较低版本的运行状态。国家图书馆在进行内网平台开发建设时,需要对低版本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进行兼容,或者提供插件的安装服务,以确保资源能够有效地被用户使用。④灵活性原则。内网平台应具有一定的接入灵活性,以适应管理数据的调整、部署环境的变更等要求,如基于虚拟平台的系统迁移、用户账户权限的调整、业务流程的优化等。⑤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原则。国家图书馆在为用户设计界面时,应充分考虑用户的身份和功能定位,界面应布局合理,尽量采用用户所属机构的色系与风格,如:中共中央系统用户应采用红色系,特殊群体用户应采用具有生命力的绿色系或者温和的蓝色系。⑥内容不可替代性原则。中央国家机关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阵地,全面了解相关法律制定和政策决策的历史沿革,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是其在立法决策过程中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5]。国家图书馆不仅拥有大规模、高质量的资源库群,还拥有一批了解文献信息资源、掌握信息检索手段与技能的图书馆员。因此,国家图书馆能够为用户提供具有权威性、专业性的服务内容,有效提升中央国家机关获取信息的效率。

4国家图书馆部委分馆内网平台建设方案

4.1实施步骤

国家图书馆在进行内网平台建设时,承担着软件系统建设方和信息资源提供方的双重角色,必须将资源的加工整合工作与系统软件的开发工作相结合,依托用户需求,分析各类资源的特点,实现信息服务的效益最大化。国家图书馆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程序编码、接口开发、运营维护,还需要数据加工人员分析用户需求、加工与整合文献信息等,共同构建以数字信息为内涵的内网平台。

4.2关键环节与解决方案

4.2.1需求确认与分析。国家图书馆在为中央国家机关提供内网平台软件服务的过程中,为获取目标系统的详细逻辑模型,需要在需求分析阶段的基础上完整、清晰、准确地定义出系统的功能要求,确定系统所涵盖的各个模块[6]。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工作的前提,因此,国家图书馆需要对用户的业务需求与软件需求进行匹配分析,将用户需求与系统建设进行很好的衔接。

4.2.2资源组织与加工整合。国家图书馆拥有海量的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为了满足用户需求,需要对海量的资源进行有效的信息筛选与加工。在内网平台上,国家图书馆提供的资源有公共版权的电子图书、获得版权的图书、个性化定制的专题及与用户联合采购的商用数据库等。信息筛选与加工工作主要包括:在馆藏和拥有版权的资源中,遴选满足用户需求的书刊资料;集成联合采购的商用数据库镜像;在自建资源中,组织与整合适合服务对象的专题库;深入挖掘资源内容,按照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加工,形成与主题关联的专题栏目;对相关的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构建满足用户需求的数据库。

4.2.3个性化专题建设。个性化专题是与用户需求紧密关联的内容模块,是实现图书馆全方位服务的有效方式。在数字图书馆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家图书馆充分发挥了馆藏优势,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构建了许多个性化专题数据库,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如:为公检法系统建设的法律文件、司法案例、审判历史等专题数据库,为国务院系统建设的海洋权益、政策法规等专题数据库。国家图书馆还可以充分利用用户在其行业领域上的专业优势,带动用户积极主动利用本机构内部的图书资源、档案资源和业务数据,与用户联合建设专题数据库,有效实现资源的汇集、数据的积累和知识的共建共享,这既是服务产品与合作的深化,又是共建共享的实践[7]。

4.2.4集成接口。内网平台的接口有两种:一是系统内部各数据库的集成接口。二是内网平台与用户内网中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国家图书馆在进行集成接口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数据库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区别定义和设计数据库,使各子系统互不干扰、独立运行。国家图书馆也要汇集各子系统的访问数据,利用统计模块综合反馈访问日志,方便用户的实时查询与数据调用。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图书馆要梳理明晰数据流图,限定信息的涉密边界,使内网平台与内网中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形成统一的组织架构。如:在获取用户身份认证的权限数据或将平台的访问纳入原有单点登录管理系统中时,需要实现接口的无缝衔接与信息的正确获取,国家图书馆不仅要使用户基本信息、角色与原有用户系统相匹配,还要考虑到界面风格的一致性。

4.2.5数据更新机制。受限于与互联网的物理隔离,数据更新采用在内外网平台之间进行数据摆渡的策略。国家图书馆建设一套完整的内网平台,在该平台上进行数据加工、功能优化、系统迭代等开发与管理工作,测试准确无误后将该平台镜像部署到用户的局域网中。两个平台不仅同构,而且为异地备份,在二者之间建立数据更新机制。目前,国家图书馆采用的数据更新机制有三种,分别是使用移动介质、开发同步工具和使用网闸设备。三种方式各有特点:①使用移动介质是指使用光盘或移动硬盘拷贝数据。这种方式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使用光盘的优点是安全性高,缺点是数据量的大小受光盘容量的限制;使用移动硬盘的缺点是存在被病毒感染或植入木马的风险,而有些用户要求使用指定的硬盘进行数据拷贝,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被感染的风险。数据信息可以通过移动介质进行拷贝,但数据分发、软件迭代等工作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撑,才能将数据正确地更新到指定的数据库和文件位置中。②使用定制开发的数据同步工具使操作在图形界面下变得简单,更新过程不需专业人员参与。但是,该方式需要前期投入时间和人力对数据更新的各种情况进行模拟和分析。因数据库和元数据的多样性,尤其是在集成多个数据库的内网平台中,数据同步更新的成功率无法得到完全保证。使用同步工具适用于统一而规范的数据库建设。③使用网闸进行数据更新是在内网与互联网之间建立了一个单向数据通道,安全隔离效果好,不易感染病毒,但硬件采购成本较高,且无法进行内网数据(如访问数据)的獲取与系统迭代工作。

5国家图书馆部委分馆内网平台建设实践反思

内网平台在提高中央国家机关立法决策水平、实现文献资源优化配置和开发文献信息资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内网平台凭借中央国家机关的建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垂直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扩大了覆盖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集约化的社会效益[8]。但平台服务在逐渐被认可的同时,仍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5.1完善数据更新机制

上文所述的三种数据更新机制都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难以同时满足时效性、易操作性、安全性等要求。在项目建设之初,国家图书馆应以用户内网的基本条件与要求为依据,使用逆向思维,同步考虑数据更新与系统维护的问题,探索具有更高可用性的数据更新机制。

5.2提升服务成效

在通常情况下,用户对图书馆的认知仅停留在图书借阅等基础服务上。内网平台上的资源与专题信息或者得不到关注,或者因需求不明确而无法实现应有的服务效果。因此,国家图书馆要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加强与用户的合作力度,提高用户对图书馆在国家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中的角色作用的认知,激发用户的内在需求。

6结语

电子政务从2002年年底进入了全面建设和理性发展阶段,政府机关的信息需求、信息利用习惯发生了巨大转变。国家图书馆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不仅在内网平台上构建了资源丰富、学科广泛、使用便捷的电子资源体系,还有针对性地搭建了专题文献、学术研究等版块,有针对性地为用户营造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务环境,符合中央国家机关的实际需求。同时,内网平台扩大了国家图书馆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产生了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构建内网平台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各级公共图书馆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助力学习型政府的建设,在为各级政府机关提供立法决策服务时,进一步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EB/OL].[2017-03-14].http://zwgk.mcprc.gov.cn/auto255/201701/t201701 17_477673.html.

[2]王磊,卢海燕.国家图书馆立法与决策服务十年历程回顾与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1):11-15.

[3]卢海燕.国家图书馆部委分馆模式探析[J].图书馆杂志,2002(5):55-59.

[4]谢德智.信息技术视角下的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创新与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2(S2):215-217.

[5]卢海燕.服务与超越: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析评[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2):3-13.

[6]马丁,庞鑫.软件项目需求分析若干问题探讨[J].项目管理技术,2014(4):88-92.

[7]王琳.“嵌入式”服务:政府决策信息服务探析——以国家图书馆部委分馆建设为例[J].国书情报工作,2014(S1):78-80.

[8]卢海燕,谢德智,毛瑞.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协作平台构建与设想[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5):89-95.

(编校:孙新梅)

猜你喜欢

国家图书馆
我国博士后研究报告数据库建设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史料搜集与整理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建设与研究
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建设与研究
依托文献 整合信息
国家图书馆藏稀见民国时期抗战题材画报举隅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2016年3月)
国家图书馆农业部分馆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