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院校基于专业特色的数据库建设研究

2018-04-03王紫剑张芼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3期

王紫剑 张芼

关键词:音乐院校;特色数据库;天津音乐家

摘要:文章论述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要积极参与资源共建共享,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音乐院校图书馆更应该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在服务本校教学与科研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天津音乐学院图书馆建设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的工作思路。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3-0042-03

1背景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15年版)第四条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积极参与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1]。天津音乐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是天津市唯一的一所专业音乐院校图书馆。我馆经过多年的积累,有较为丰富的音视频资源,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同时,我馆还积极开发建设音乐专业特色数据库,截止到2015年我馆共建设有“老唱片数据库”“赵元任李叔同数据库”“北方曲艺库”等18个音乐专业特色数据库,具有丰富的音乐自建库建设经验,得到了省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我馆凭借优越的地域条件、显著的专业优势以及丰富的建库经验,在2015年开始建设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该数据库已于2016年年底建设完成。

2建立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的意义

自20世纪初期以来,音乐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门类开始在天津逐步得到发展。时至今日,天津涌现出众多的音乐家,很多都是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家,他们创作、表演的作品以及音乐理论等相关资源是天津文化的一部分,能体现天津文化特色,具有永久保存价值。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建立的作用和意义有:其一,建立数据库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数据库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对于以服务师生、辅助教学与科研为工作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员来说,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数据库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其二,体现天津文化特色。建设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有利于总结、保存天津文化,也有助于展現天津文化成就,打造天津的文化核心品牌,带动天津文化品位的提升。其三,促进文化共建共享。建设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不但有助于京津冀文化协调发展,还可以为全国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添砖加瓦。

3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前期调查

为了避免数据库重复建设现象的发生,我馆在决定建设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之初,就做了较为详细的调研工作。笔者通过登录并浏览国内各类图书馆官方网站发现,我国各大音乐院校图书馆相继建立了各具音乐特色的资源数据库,其中,关于地方音乐名人数据库共16个(见表1),但以天津音乐家为专题的数据库尚未有单位或部门专门建立。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以“音乐”包含“数据库”或“资源库”为主题检索到相关文献共414篇(截至2015年3月),其中有关地域音乐资源数据库的文献为42篇,关于音乐家资源数据库的文献仅有1篇,但并没有发现有关天津音乐家以及相关资源数据库的研究。可见,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与研究在国内相关领域中具有首创性和唯一性。

4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建设的策略与思考

4.1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人物入选范围、标准

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的人物入选范围和标准为:天津出生、天津成长、有天津学习和工作经历以及成名后扎根于天津,并具有国际或国内影响力的音乐家(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依据有二:其一,以天津为音乐家的籍贯(现籍、出生地和成长地)。作为20世纪初期西方文化传播的前沿与新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的首选地,天津所具备的深厚艺术积淀与文化氛围势必会对音乐人才的出现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其二,以天津为音乐家的活动和影响地。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都具备社会属性。曾经在天津工作、学习以及后来扎根在天津并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音乐家,都对天津的文化生活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依此为建库理念,也表明了本资源数据库对人物的入选范围、标准更具备“开放包容”的天津精神[3]。

4.2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资源的采集和整理

4.2.1我馆馆藏资源。我馆拥有较为丰富的音视频馆藏资源,截至2016年12月,我馆馆藏资源总量近31万(309,289)册(盘),其中含有大量与天津音乐家相关的图书、期刊、音像出版物等资料;我馆还收藏有大批天津音乐家讲学、举办专场音乐会的录音与录像等珍贵的原始资料,这些都可以作为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建库的资源基础。

4.2.2音乐家本人或家属提供的第一手资料。我馆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对入选范围内的音乐家或家属的拜访和联系,并向其说明来意得到了广泛支持,大部分受访者向我馆提供了大量本人以及亲属收藏的弥足珍贵的手稿、录音、图片等各类资料。

4.2.3其他相关机构收藏的文献资源。我馆与天津市主要的公共图书馆、科研部门等机构进行合作,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机构收藏的与天津音乐家相关的各类文献资源。

4.2.4互联网资源。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取与天津音乐家相关的信息资源,包括从本校购置的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以及超星等综合性数据库中搜集、整理的相关文献资源;从虾米音乐、QQ音乐、优酷土豆等音、视频网站购买相关正版多媒体音视频资源。

4.3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的构建

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涵盖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五类音乐家。在建库过程中,我馆始终坚持条理性、权威性原则。为了使音乐家的资料更加全面,每一类音乐家的资料都包含“个人介绍”“音视频代表作”“教学及访谈”“个人著作”“图片及其他”“研究文献”等六大板块(见图1)。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每一位音乐家的个人介绍界面中,除了基本资料、职业生涯与外界评价,还专门设有“与天津的关系”等栏目,以此表明每位音乐家的天津身份。此外,我馆在建设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时注重各音乐家之间的关联性,以期能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和立体的视角,使他们更为深入地了解每一位音乐家。

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建库的具体情况是:①音乐家的数量。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共计有106位音乐家入选,其中音乐理论家20位、歌唱家42位、作曲家22位、指挥家3位、演奏家19位。②资源类型及容量。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建设主要以文档、电子书、视频、音频、图片为主要资源类型,共搜集整理各类文献10,769条,容量达到101GB。③数字化格式。为了便于资源的搜集、整理与使用,我馆规定了资源数字化的格式和范围,即文档为TXT或DOC格式、电子书为CAJ或PDF格式、视频为AVI或MP4格式、音频为MP3格式、图片为JPG格式。④检索使用。为了便于读者快速定位与查找所需资料,我馆设置了一键检索功能,读者只要在检索框内,不论输入音乐家的姓名还是一部音乐作品或论著的名称,与之相关的文献都会被检索到。读者还可以在一次检索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检索,进一步缩小了查找目标和范围,使检索结果更加精确。⑤后期管理。我馆还会不断地对相关资料进行实时补充,同时也会对读者反馈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修改或纠正。

4.4选择数据库建设平台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开发平台,对于数据库建设尤为重要。我馆在经过综合考虑后选择了上业科技自建库作为数据库发布与管理平台(RMS),该平台的开发及运行结构基于后台数据库的三层架构(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其特点有:①采用B/S架构[4]及全新Windows桌面图标操作模式。②支持都柏林标准元数据,兼容多类型标准数据接口,符合Calis标准。③支持包括文档、电子书、图片、视频、音频等媒体类型。④支持动态网页的发布。⑤个性化定制的前台界面美观、新颖,提供全文检索和一键检索功能,并支持电子书、文档以及图片的在线浏览和音、视频资源的在线欣赏等功能。RMS不仅简化了建库人员在资源数据上传、发布的工作流程,也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浏览和使用。

4.5著作权问题

著作权问题是每一所高校自建特色库时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为了确保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建设和使用,我馆根据《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了以下措施。

4.5.1本数据库资源的使用范围。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高校数字资源的服务对象、空间应限制在本校。而在天津,各高校图书馆早已组成了图书馆联盟,各馆大部分资源实现了共建共享。所以,本数据库服务空间仅为天津各高校图书馆范围内,服务对象仅为天津各高校读者。另外,我馆还采取了限制IP适用范围的技术措施,以防止服务空间和服务对象以外的人获取本数据库的任何资源,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数据外泄。

4.5.2保证数据库资源应用无直接或间接经济利益。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教辅部门,其资源建设的目的归根结底是服务并促进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对此,我馆设有专人负责数据库的管理和监督工作,防止出现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恶意下载行为。

4.5.3对于未公开出版发行的资源,用户在使用这部分资源之前要取得作者(提供者)的许可。本数据库在建库之初得到了音乐家本人或家属的认可和支持。对于相关资源,我馆完全遵照他们所要求的使用范围与权限进行制作和发布,避免了侵权行为的发生。

4.5.4加强对读者著作权相关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我馆在本数据库的主页上标注有醒目的反侵权声明,提醒读者遵守相关规定;我馆在对读者开展使用各类馆藏资源培训时,重视对读者关于著作权相关法规的宣传和教育,以提高读者的法律知识和著作权意识,降低数据库使用中出现各种著作权侵权纠纷问题。

5结语

音乐院校图书馆在建设特色数据库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同时还要兼顾独特的地缘性优势。在此基础上建设的资源数據库,才能够真正成为特色资源数据库,才能真正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我馆建设的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正是依托这一理念,一方面,它并不局限于服务本校的教学与科研,而是以天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以建设文化精品为导向,在传承和展现天津独树一帜文化成就的同时,打造天津的文化核心品牌,带动天津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它不仅要立足于天津,更要服务于周边以及全国。在“十三五”时期国家倡导文化建设科学、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馆将充分发挥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的社会服务功能,努力使该数据库成为优秀的文化共享平台,在促进天津周边以及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同时,为全国的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15年版)[EB/OL].[2016-09-2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

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2]王紫剑.全国音乐院校图书馆名人资源建设调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8):61-64.

[3]姚胜安,李国庆.践行天津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求知,2012(8):18-19.

[4]高新成,王莉利,刘玉华.基于SOA的数字化校园应用模式的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39-42.

(编校:马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