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2018-04-03高彧军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服务创新

高彧军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摘要:文章介绍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转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3-0030-02

在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背景下,图书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图书馆是保存和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部门,在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学者主要从公共图书馆的角度分析,将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联系起来。然而,学者对高等院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看清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方向,把握良好的发展机遇,认识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是其职责,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关系,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可以说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得到提高,他们对文化产品的需要更加多样化,对文化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保障公民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共文化服务,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1]。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具有保存和传播文化的功能,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发掘文化价值,开发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举办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中,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积极参与,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目前,一些高校图书馆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将馆藏资源向社会民众开放,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这些高校馆还可与其他图书馆建立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但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自身的原因,极少主动向社会开放馆藏资源,将服务范围扩大到社会民众。具体体现在:①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步伐缓慢,服务意识滞后。特别是在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上,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没有认识到公共文化服务是自身的责任。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图书馆没有向社会开放,仅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服务,为本校的师生提供日常的借阅服务。②高职院校一般采取封闭式管理方式,这对于保证校园安全、保护校园内广大师生的财产和人身安全起到很好的作用,为在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园环境。然而,该管理方式阻碍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难以实现社会化,不能为周边民众提供文化服务。③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人才结构不合理,馆员的服务水平较低。④受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的影响,高校周边民众没有利用高校图书馆的意识,也不知道如何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转型策略

2.1深入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知识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职院校图书馆可通过建立图书馆联盟、举办文化讲座、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等方式为校外读者提供文化服务,逐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高职院校图书馆还要结合实践经验,深入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知识,从理论上论证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为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供依据。

2.2健全馆内文献信息资源,加入图书馆联盟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主要是为本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其在购买文献资源时,侧重购买与本校专业有关的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这符合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为了丰富广大师生的文化生活,高职院校图书馆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如讲座、论坛、文艺活动、读书月活动和读书会活动等。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逐步健全馆内文献信息资源,并充分利用馆藏文献资源的优势,向社会读者提供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还要借鉴其他图书馆的成功经验,积极加入图书馆联盟,努力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如:2012年3月,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34所高校图书馆加入首都图书馆联盟,向社会免费开放;与此同时,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等十几家高校图书馆也与上海图书馆签约,规定上述各单位借书证可通用,部分高校新校区图书馆也向附近民众开放[2]。吉林省长春地区多家高校图書馆、公共图书馆、军队图书馆和科研图书馆共同发起成立了吉林省图书馆联盟,探索合作开放、资源共享的新模式[3]。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积极寻找途径加入图书馆联盟,为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提升馆员的信息服务能力

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开展社会服务,对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优秀的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不仅要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强烈的信息意识、先进的管理水平、较强的服务技能、富于创新的精神[4]。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注重队伍建设,加强馆员的业务培训,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提升馆员的信息服务能力,这是保证高职院校图书馆做好现代信息服务的前提条件,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5]。

2.4拓展服务范围,加入文化帮扶队伍

现阶段,实现全国人民的脱贫任务进入了攻坚阶段,国家下定决心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开展精准扶贫,不但要解决贫困人民的温饱问题,还要解决贫困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公共文化服务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为目的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拓展服务范围,为贫困地区的民众提供帮扶指导服务。帮扶指导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图书馆借助自身资源、人才、技术设备优势,针对基层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资金短缺、人员素质不高、技术设备落后等问题,从文献资源、技术设备、业务培训等方面给予适当扶持和指导[6]。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对基层图书馆,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层图书馆进行帮扶指导,并建立可持续的帮扶指导机制,真正达到文化帮扶的目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还要结合学校的精准扶贫路线,根据自身条件,在学校的扶贫点设立图书室,定期为当地民众开展文化活动,切实满足贫困地区民众的文化需求。

2.5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创新服务内容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下,高职院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投入资金、引进人才、拟定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案、制订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辅助部门,要准确掌握该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为该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文献资源保障。高职院校图书馆还要创新服务内容,构建符合师生实际需求的创客空间,认真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服务工作,满足师生对创新创业知识的基本需要。

3结语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图书馆不仅可以扩大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还可以完善和提升自身品质,并逐步融入社会。同时,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不仅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还是其自身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图書馆应努力探索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为社会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靖.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以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为例[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68.

[2][3]李育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高校图书馆的定位与实现对策[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9):51-54.

[4]黎梅,奉晓红.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2014(5):107-109.

[5]何泽茹.学校图书馆建设如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103-104.

[6]李育嫦.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合作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12):43-46.

(编校:孙新梅)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服务创新
浅议读者协会参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发展连锁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施路径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