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缘绳而降

2018-04-03BHISTW

兵器 2018年3期
关键词:八字绳索安全带

BHISTW

通过绳索从较高的地方下降至较低处,这种技术在我国古代战争中早已出现。古人在史书中留下过“缒关”(从关门旁缘绳而下)与“缒城”(由城上以绳索垂至平地,缘之而下)的说法。明代冯梦龙所著《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八回中提及:“乃争建降旗于城楼,缒城以追文公之军者,纷纷不绝”。

时至今日,索降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已很广泛。从高空作业到攀岩探洞,从消防救援到特种作战行动,索降技术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之一。

本人是一个美国空军伞降救援队(PJ)的粉丝,最初所关注的特种部队人员上天入地的技能中,就有索降。只是我还未掌握索降技术的技能。好在我之前已经取得了业余无线电的执照与呼号,并且参加了北京120急救中心与美国心脏协会的急救培训课程。接下来就剩选择专业可靠的培训机构以及教练,学会和掌握这门比较复杂的技术。因为索降技术的风险肯定要高于操作无线电或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刚好,我在朋友圈看到了香港的SOE(Special Operations and Emergency)将要在北京开办第一期初级绳索技术员课程的消息,便立即报了名,进了学员微信群。除了其他9名学员,还有来自香港的SOEPTC策略性技能训练中心创办人。他是此次课程的教练陈永辉先生(我们学员都称他为“辉sir”)。微信圈里还有同为SOEPTC创办人、负责辅助工作的周旦丹女士。

课程装备

根据“辉sir”的安排要求,课程中所需的个人装备包括(下图):

1.头盔;

2.长扁带圈(120厘米);

3.短扁带圈(60厘米);

4.6毫米或6.5毫米辅助绳(130厘米和180厘米各1条);

5.坐式安全带;

6.快挂(Quickdraw)l条;

7.4只带锁铝扣及自动锁扣1只;

8.八字下降器。

学员对于索降基本都是“零基础”,上述装备也很少接触。然而装备的质量又关系到每一名学员的人身安全,马虎不得。因此,“辉sir”又在群里发来了每一种装备对应的EN标准代码,让我们“按图索骥”。第一次学习专业索降,我们决定直接买质量较好的装备。攀索、坎普、黑钻、耶茨统统收入囊中。

理论学习

很快就到了开课的日期,周末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位于北京东郊的一处攀岩训练场馆。“辉sir”介绍了本次课程的教学目的:在安全的环境下把绳索基础技术及安全概念推广给大家;向学员介绍绳索技术的基本种类及其发展;让学员认识绳索技术装备及安全使用的方法。

上午的课程内容在教室内进行,“辉sir”首先介绍了香港绳索总会绳索技术级别和发展、场地安全知识(哪些属于安全等待区,哪些部分属于须要保护区)和各种类下降技术基本认识。当介绍到“认识初级绳索技术装备”这一环节的时候,“辉sir”还亲自检视了每一位学员自备的装备,以确认没有残缺和破损。

“辉sir”这个人身材瘦小精干,讲话带有比较重的粤语口音,不过条理清晰、不徐不疾,给人内心以沉稳、可靠的感觉。通过“辉sir”介绍,我们手中任意一条绳索、扁带,以及任意一枚铝制或钢制锁扣,都足以承受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重量。只要使用得法,绝对保证安全。

在初级绳索技术的绳结知识中,使用到的有渔夫结、8字节、反穿8字节、双8字节、普鲁士结等绳结的打法。在教练手中,绳索仿佛拥有生命一样,左扭右转,一个结实漂亮的绳结就出现了。有的学员还用手机拍下打绳结的视频作为备忘。

之后,“辉sir”开始演示安全带的穿法,并提示我们注意:只有安全带正面最中间部位用于连接锁扣的受力点承受使用者的重量,而腰部两侧的挂点则只能用于挂载待使用的锁扣、扁带等装备,不能承重!

在对头盔的介绍中,包括种类以及相应的EN认证代码,和頭盔的正确佩戴方法(如不可将头盔向脑后倾斜,否则将会使额头部位失去应有的保护)。我也了解到头盔顶部的开孔并不只是用于头部的散热,而是使气流或水流能够排出,防止在头盔内形成阻力施加于使用者的颈部造成伤害。“辉sir”作为教练,装备自然更加专业一些。他自己使用的是全身式的安全带(带有肩带),而我们学员使用的都是半身式安全带。在确认每个人都能够正确地佩戴头盔、穿好安全带之后,上午的课程内容就结束了。

实降训练

午饭之后,就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户外实践环节。学员戴上头盔、穿好安全带,抬着绳索等装备,在“辉sir”的带领下爬上攀岩墙顶部设有围栏的平台。在这里,“辉sir”再次向我们重申了上午讲过的“须要保护区”内容:平台围栏上有门供攀岩者或垂降者上下。一旦门被打开,平台上站立的人员就会有坠落的风险,因此这里也就成为了“须要保护区”。

我们在教练的指示下,将长扁带圈和锁扣组成的安全带扣在围栏上并锁定。当学员站到平台围栏门口、开始进行索降的准备工作时,这条安全带的固定位置就从围栏转移到了悬挂绳索的锁扣上,并且直到将绳索穿过八字下降器、挂好抓结绳并摘在起始位置准备好开始下降时才能移除。

“辉sir”首先为我们作示范。只见他熟练地将绳索穿过八字下降器,再将两端用渔夫结固定为环形的辅助绳,在八字下降器上方垂降用的绳索上缠绕3个圈形成普鲁士结。然后将绳圉用锁扣固定在安全带的受力点上。这个普鲁士结起到的就是防坠落保险的作用,如果垂降者失去意识或不慎松开本应该握紧绳索的手,普鲁士结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收紧并将垂降者固定在当前位置,不会继续下滑。作者之前见过的很多垂降体验或类似活动中,都缺少这一防坠落的保险机构,万一垂降者力量不支或意外松手,危险性很高。

之后,“辉sir”面向平台,脚踩在平台边缘,手握绳索,身体重心后移并稍向下坐,使双腿与攀岩墙壁垂直。左手向上抓紧八字下降器上方的绳索(手掌外缘要向下推动绳索上缠绕的普鲁士结,使其随着自己的下降而向下移动),右手置于腰间(通过握紧或放松来调整下降速度的慢与快)。下降开始了,他在垂直的墙壁上行走如履平地,转眼间就轻盈地落到了地面。

之后,让我们每个学员依次固定好绳索,然后倒退着走过地面通往平台的楼梯,进行模拟下降。这个环节目的是让我们体验让身体在重力作用下下降的感觉。由于绳索与下降器之间存在阻力,这时伸腿蹬脚并不能移动,之后向后坐下才能动起来。

当每一名学员都进行过体验之后,“辉sir”就开始安排我们进行首次下降了。每次一人,由教练全程陪同。在确认学员已经全部固定好安全带、待垂降的学员已经将八字下降器和普鲁士结抓结绳固定好之后,“辉sir”再次询问学员:“你现在准备好了吗?”在获得肯定地回答之后,“辉sir”又说道:“我站到(护栏)外面等你”,说罢便敏捷地再次面向平台,脚踩在平台边缘,手握绳索站好。说实话,虽然很想赶快和教练一起降下去,不过毕竟是第一次,站在平台边缘难免还是会紧张(紧张程度比之前公司拓展训练时的高空跳断桥,还是要轻松多了)。站好位置,平台上的朋友们提醒我不要向下看,然后帮我解开了安全带锁扣,挂在我的安全带侧面。这时,“辉sir”沉稳的声音又从身边传来,让我左手保持位置不动,右手放松,随着他一起向下降。我也模仿教练的姿势,身体重心后移并稍向下坐,使双腿与攀岩墙壁垂直,开始“倒退着走”。

最开始的几步感觉还不错,双脚能够蹬住攀岩壁帮助稳定身体的姿态,我甚至还有闲暇向平台上回望了一眼。然而随着下降,攀岩壁向内凹陷,双脚失去了受力点,同时,右手由于之前过度紧张开始失去知觉了。在一旁的“辉sir”及时发现我的表情由凝重逐渐变得狰狞,连忙伸出右腿,用小腿拦在我身下减缓我下降的速度。好在这时我们距离地面已经不远,很快就落在地面上了。当我吃力地解开下降器和抓结绳的时候,“辉sir”问我感觉如何。我只能回以生硬的微笑:“现在感觉好多了”。毕竟,人类已经从四肢攀爬进化为双足直立在地面上行走很久了,突然之间双腿离开了坚实的地面,还总感觉自己要翻滚下去。这种“坠落预感”带来的紧张与恐惧,实在是令人难忘。好在有经验丰富的“辉sir”在身旁鼓励和保护,我终于平安返回了地面。

之后,“辉sir”陪伴着每一位学员完成了他们的第一次垂降。其间还出了个小插曲:一名学员由于抓结绳被拉紧而动弹不得。这也是抓结绳作为防坠落保险措施的一个缺点,它一旦起作用,垂降者就被自身的重量牢牢固定在绳索中央,无法下坠。这时向上攀爬,以我们的能力、技术、力量与心态,肯定做不到。这也可能是很多地方的垂降体验不采用抓结绳的原因——一旦体验者被固定住,组织者可能没有能力进行救援。

这时教学活动立即变为救援行动。好在对于经验丰富的“辉sir”来说,这并不困难。他一边招呼其他学员注意安全不可擅自行动,一边开展脱困救援。他先通过锁绳的方法将自己固定住,然后在绳索上固定了一条扁带,为被困学员提供了一个可以脚踩的受力点,帮助他稳定身体姿态、节省体力。最后通过上升器让学员向上移动,使普鲁士结松开,最后继续下降至地面。这次成功的小小救援,也让我们对教练的技术水平更加钦佩。

经过一轮有教练在身边陪伴的垂降,大家的信心倍增。所以第二轮垂降,“辉sir”就不再陪同,而是由学员“单飞”,依次独立降下。这次索降的心情更加放松了,我也能够分出一部分精力来仔细体会下降时的姿态。快到达地面的时候,我急于站起来,结果八字下降器还被高高地吊在绳索上,锁扣根本解不开。在其他学员的提醒之下,我又重重地向地上坐下去,才使下降器降低,解开了锁扣。

第三轮下降,“辉sir”又为我们介绍了另一种绳索连接方法——八字下降器通过快挂扁带及其两端的锁扣连接在安全带的受力点上。防墜落保险措施改为用辅助绳圈中部在下降器下方的绳索上缠绕3圈至4圈,再用锁扣将绳圈两端固定在安全带上。使用这种方式。学员们一个接一个地顺利完成了第三次垂降。由于培训前一天北京刚刚经历了大风天气,因此户外空气很清新,但是温度明显偏低。不过所有学员没有一个人回室内取暖,不是在进行垂降,就是在进行准备工作、交流心得体验、互相检查绳索连接或者自拍留念。

课程的最后一项,“辉sir”向我们教授了他在之前救援被困学员时使用过的“锁绳”固定技术。通过将绳索横向缠绕在八字下降器上,并用锁扣固定的方式,就可以实现长时间的位置固定。这个过程中垂降者可以解放双手进行拍摄、绘图等操作。在学员进行前几轮垂降的同时,助理丹丹也是采用这种方法悬停在半空中为我们拍照。由于这种绳索固定方法相对复杂,因此“辉sir”将学员分成了3组,每组3人分别位于他左右同时下降,以便随时提供支援和帮助。每组学员都是站在平台边缘先操作一遍,然后随着教练一起降至距离地面2米左右的位置再进行一次“锁绳”固定与解锁。虽然这一轮花费的时间更长,但是所有学员都掌握了这项技能。

还需要有更多练习

收拾好装备从平台上下来,太阳已经落山了。我们和“辉sir”一起在横幅前合了影。对于我来说,今天真是充实而有意义的一天。我学到了初级索降技术以及相关的装备知识,体验到了垂降带来的乐趣,还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辉sir”也在临别时对我们说:“最初接触垂降需要多方面的适应,比如勇气、手脚与身体的协调和平衡。当练习多了,感觉好了,就会有挥洒自如的表现,你们每一个都可以做得到”。

感谢“辉sir”的专业指导,感谢并肩学习降下的兄弟们,我们2018年高级索降技术班再会!

猜你喜欢

八字绳索安全带
绳索
推理:绳索比长短
为安全带点赞
高铁的座位为啥没有安全带?
浅谈对公民层面提炼“八字”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人生八字
说好话
小鸡拔河
感觉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