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训模式研究—以黑龙江省甘南县为例

2018-04-03文雪巍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互联网+电商

文雪巍 葛 雷 李 钰

(黑龙江财经学院财经信息工程系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当前是农业3.0时代,互联网领域的发展让传统农业已经产生了很多的互联网特征,传统农业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对未来的农业来说,必须要在发展过程中积极的融入互联网特征,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来推动传统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改革,让我国农业的发展可以从此迈上另外一个台阶[1](P267)。

但是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的农业电子商务基础比较薄弱,农民的互联网知识也相对贫乏,因此,导致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无法深入到广大的农村,而且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受众也比较少,导致了电子商务的市场前景比较一般。为了改善农村电子商务环境比较差的现象,必须要加强对农业发展的引导,让农民们意识到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一、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训的背景

(一)中国全面推进农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最大的主题。当前我国正在面临着供给侧改革,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重要的调整,随着中央下发的一号文件的落实,我们也发现了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每一年的一号文件都将三农问题放在了关键的位置,这也表明了我国政府解决农业问题的决心。

当前的互联网发展形势,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我国居民的生活,电子商务进入农村后,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处于上升期,因此能否抓住这个时期,关系着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农业经济,是未来的发展趋势。[2](P113)

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进了农村电子商务领域,一些知名的大企业也开始打造具有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农业经济未来的发展值得我们期待。

(二)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农村电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农业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匹配的矛盾,这种矛盾也可以被称之为结构性矛盾,结构性矛盾是根本性的矛盾,只有从本质上改变了农业的发展模式,才能消除结构性矛盾,让我国农业可以搭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实现快速发展,否则,以传统模式为主导的农业经济势必会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逐渐被淘汰,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农民的收入是否增加是农业问题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的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要拓宽农民的经济来源。现阶段很多农民都外出务工,家中往往只有年迈的老人和年轻的儿童,因此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农业生产的耽误,降低了农业的发展水平。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离开农村后走向城市,导致我国农业人口降低,为了留住农民,必须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让农民可以不走出农村就获得比较丰厚的回报[3](P192),让农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留在农业生产上。

从本质上来说,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仅是影响着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有着极强的推动作用,我国始终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也关系着我国的社会稳定,如何有效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训的重要性

(一)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是大势所需。在农业3.0社会来临之际,社会需要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来取代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因此,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来说,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积极的抓住这个契机,在这个历史机遇上改善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的产业化经营,让农业生产可以变得更加的现代化,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让我国的农业发展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历史性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长期以来坚持的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经济模式的根本性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农民基本素质的提高,对提高国民素质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农村电子商务的落后必须尽快培养电商人才。我国依然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我国人口比例中依然占据着比较大的部分,这一部分的人的素质,也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如果广大农民可以拥有更好的专业素质,那么在面对着很多新兴的技术时,往往更容易接受,因此也有助于农业经济模式的改变。但是当前的事实却是很多农民并没有受过太多的教育,因此对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和技术抱有抵触情绪。

农业电商的发展,现阶段呈现的特点是,市场布局越来越广泛,但是在市场扩张的过程中,专业人才缺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很多地区的农业电商都出现了后劲不足的现象。

人才是当前社会竞争的核心要素,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来说亦是如此,因此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且鼓励他们投入到农业经济发展中去,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利益驱动下的“新农民”渴望成为成功的创业者。新型职业农民一词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的全新名词,新型职业农民用来形容那些具备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的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建设的人才,广大的农村电子商务的从业者就是当前时代下的新型职业农民[4](P11),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参与农业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新型职业农民对于专业电商知识的渴望是十分强烈的,政府应该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四)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急需人才。农村电商的建设不仅仅意味着要将农村的产品卖出去,而是一种经济资料的转移,通过农村电商的建设,让广大农村可以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让更多的城市资源进入到农村,从而帮助农村的发展可以得到提高。城市红利的进入,还有可能培养一批比较先进的新型职业农民,让这些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领头人,领导者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几点,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的培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非常值得我们讨论和摸索。

三、黑龙江省甘南县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

甘南县作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下属县城,也是我国重点扶贫县之一,甘南县的农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着向日葵这一经济作物,因此甘南县也被称为中国向日葵之乡,甘南县的向日葵产业经过了长期发展后,在全国都比较闻名,成为了该县的一个主要特色,甘南县也因此成为了国家级的绿色葵花生产基地。不仅如此,甘南县在农业技术的革新上也做出了一些名堂,尤其是节水技术,甘南县也是我国节水灌溉的示范县城之一。

2013年11月15日至16日,在西安市召开了针对我国农民教育的专题论坛,在论坛上我国农业部的负责人发表了讲话,农业部负责人认为,我国各地区的政府都应该将农民收入的提升摆在重要的位置,要重视通过政府扶持等手段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进而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加强对农民专业技术的培训,从农业生产链的每一个环节处入手,优化农民掌握的生产技术,让农民可以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提高产量,改善生活。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教育并非“整体性”的教育,而是“碎片化”的教育,即是对异质性农民群体的职业教育。为更好的解决农民的教育问题,必须要在农村开展广泛的教育,以未来农业发展为目标,为农民带去针对性的课程,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2014年4月25日至29日,甘南县职教中心和齐齐哈尔工程学院3个系7个专业的558名师生深入我县10个乡镇的8个社区和95个行政村,进行农村社情和农民学情的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为下一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落实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准”,即政策把握准、调研数据准;二是“快”,即招生政策宣传快、课程实施落实快;三是“强”,即服务意识强、大局观念强。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2014年齐齐哈尔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农村四项改革,即金融改革、购销体制改革、合作社推进和职业教育改革。其中金融改革为“三农”注入资金,购销体制改革则有助于推广电子商务,合作社的稳步推进将进一步推动规模化经营,而职业教育改革则注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职业化的核心是农民职业化,否则“三化”无法实现“,三农”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一是主要领导认识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抓住机遇,快速实施,并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重任交给了甘南县职教中心,并在资金上给了很大的支持,要求职教中心制定出培养的时间表和线路图,定期汇报培养的进展情况,并到现场亲临指导。二是教学团队素质高。新型职业模拟公民培养特聘请各行业精英组成专家团队,其中有省级专家、市级专家、本土专家,使农民正真能得到实惠。三是各部门配合热情高。在招生宣传上,县政府在2014年6月召开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招生专项会议,使甘南县职教中心分别与县十个乡镇的一把手进行了对接,为招生工作搭建了县镇网络平台,为推进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四是工作责任要求高。在招生过程中,要求一定要把农民中的中粮大户、养殖大户、合作社成员和自身有意愿的农民招进来,先进带动后进,使积极性不高的农民逐渐认识到培养的重要性,绝不允许走形式,走过场,要实实在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得到实惠。截止到2017年8月26日,在2016级招生1522人的基础上,2017年继续招生425人,合计1947人。

(二)周密部署,规范运作有序。为使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甘南县职教中心成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联合工作组,副县长任组长,各部门、学校做成员各负其责。

一是科学决策定好调。经过调研,学校组织了专门的团队,制订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的方案,制定了教学计划,制订了学分考核方案,编制了培养教材和培养模式,购置了相应的硬件设施。二是稳妥实施,灵活多样。根据农民的专业需要和时间要求,采取灵活多样授课方式,在培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产业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要进行不同的教学方式,以便于帮助农民们更好的学习,也方便有关部门为农民提供服务。学校采取“专业分班班分组”的方式,开展了实训;采取了“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教学,组织学员多次到各培养实训基地开展了参观考察活动;畜牧生产与畜牧兽医专业组织学员到养殖场进行现场讲课,手把手教学员如何配饲料,如何防病治病。教学方式不枸一格。完全以农民的时间来进行授课,按季节安排课程,不占用农民学员的农忙时间,受到了广大学员的好评。三是攻坚克难扫好障。万事开头难,农民的认识需要过程,我们就走进农民的家里,坐在炕头上谈心宣传政策,农民学员很感动,集中上课没时间的时候,就选派教师到家里进行授课,到田间地头、养殖基地指导,逐渐的这种模式被接受了。

(三)以人为本,为县域经济服务。一是因地制宜。根据各乡镇的不同情况,开设的专业也有所不同,学员的需要也不同,采取就近结合的原则,设立就近教学点,进行授课,尽可能不给学员添麻烦,让他们舒心的学习,二是因事施策。现在已经培训学员达600人,公共基础课以授课达160学时,专业理论课达到120学时,专业实践课已达300学时,学员们感觉收获很大,同时也影响了其他没有报名的农民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向他们宣传,培养的好处和优势(九优先等),使更多的农民加入进来。三为县域经济服务。掌握了一技之能,无论离土还是不离土,从事农业还是不从事农业生产,对他们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着一定的意义,素质的整体提升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县域经济,我们相信农民培养是农民职业化的最好渠道,也是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支撑。在培养中还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难题,相信只要踏踏实实去培养,这条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结语

对于当前农民的专业素质比较差的现象,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改进措施,要让农民们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农民们利用互联网来从事农业生产的意识,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以互联网思维来思考问题。当然,在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同时,也要紧抓当地的特色,在当地特色的实践过程中,来检验改革路线,改革措施,让改革始终保持着正确的发展方向,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

“互联网+”逐渐成为了国家级的战略,对于我国各行各业来说,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对黑龙江省甘南县的农业经济来说,农业经济的创新型发展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机遇,如果能够抓住这次改革的机遇,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路线,对于未来甘南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

[1]胡杨涛.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7):267.

[2]王福林,王影.黑龙江省农民电子商务行为调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0):113-114.

[3]贺秀丽.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电子商务培训的构想[J].农业与技术,2015(22):192.

[4]赵培策.深耕农业供给侧培育农村新动能[N].烟台日报,2017-3-8(11).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互联网+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子商务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