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的培养策略

2018-04-03王肖星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全科河南省

王肖星

(安阳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教育大省,农村人口比例较大,“留守儿童”数量也比较多,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必须高度重视的大事。农村小学普遍存在布局分散、生源少、教师稀缺、硬件条件较差等特点。因此,探索一种适合农村小学全科型师资培养新模式,改变目前农村小学教师短缺现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农村小学师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着力提升乡村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农村学校办学质量,河南省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确保农村小学教育新鲜血液的注入。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小学教师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未能解决。

(一)农村小学规模偏小,布局极为分散

目前,河南省人口的主体仍在农村,农村人口占总人口59.43%。人口众多,分布广泛且不均衡,小学规模普遍偏小,基础设施陈旧落后。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学校规模甚至在10人以下,有的是一人一校。

(二)教师年龄偏大,短期难以补齐师资

根据对100名农村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1岁以上的占44%,31岁到40岁占46%,30岁以下的仅占10%,农村小学教师年龄普遍偏大,老龄化严重,不久的将来就会形成退休高峰,而且难以在短期内迅速补齐师资。

(三)教师学历偏低,缺乏参加培训机会

通过对河南省100名农村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农村小学教师整体学历偏低,知识素质不高,最高学历本科,仅占11%,大部分教师学历是中专和大专。虽然有75%的教师愿意参加学科专业培训,但农村小学教师严重短缺,无法外出接受继续教育。由于缺乏对培训的资金投入,教师能够外出参加培训、交流的机会不多。

(四)教师承担多门课程,教学工作量大

农村小学由于师资短缺,配置单科教师难以做到。一些教师被迫教授多门学科,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包班”。自身又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培训,教师工作量较大,对薪酬待遇普遍不满意,因此,解决农村小学师资急需培养大批高质量、高素质的小学全科型教师,解决基础教育不均衡现状。[1]

(五)学科教师极为短缺,无法开齐课程

农村小学学科教师短缺,无法开足开齐规定的课程,主要表现在诸如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等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一些学校常年不开,即便是开了,也达不到国家课程目标,往往是敷衍了事。这样不但不利于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小学对全科型教师需求不断增大

(一)农村小学对全科型教师需求强烈

河南省对农村小学教师的需求是在不断的增大。调研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小学教学点数量由2011年的5025个增加到2013年的7837个,三年累计增加2812个,2014年更是达到了8400多个。基层对全科教师表现出强烈的需求。[2]2016年河南省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方案,计划培养人数仅1000名左右,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二)农村教师对全科型教师认识不足

农村小学对于全科型教师的需求量大,但是,农村小学教师对于全科型教师的认识和态度却差强人意。有些教师认为全科型教师就是什么都得教,什么都能教,什么都不精深,缺乏专业性;有些教师认为农村条件差,教师紧缺,本来工作量就很大,再去担任其他非本专业的课程,备课任务重,精力有限;有些教师认为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如音乐、美术、教育技术等课程很难在职后培养和习得。因此,必须厘清全科型教师的基本内涵,对培养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三、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内涵和培养可行性

(一)小学全科型教师的基本内涵

全科型教师的定义,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2014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3]通俗地说,所谓小学全科型教师,突出的就是“全”,也就是能够胜任国家规定小学阶段开设的所有课程的小学教师。

但是,全科型教师并不是什么都能教,因为每位教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力、经历不同,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还有情感、意志、性格、工作态度等也不尽相同。如果违背教师意愿和兴趣,强行要求教师什么都可以教,也是不可取的。同时,小班教学或包班教学与国际意义上的“小班教学、包班制”也有所不同,只是在河南省农村小学众多、分散、基础条件差、生源基础弱、教师工作繁重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上的一项特殊举措。

(二)全科型教师培养可行性分析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指导者,肩负着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探讨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

1.借鉴各地全科型教师培养经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我国要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4]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作为基础教育的农村小学教育必须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改革的浪潮中来。

2016年河南省教育厅研究制定了《河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进行人力、物力的投入,启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本科层次700人、专科层次300人。[5]毕业后,这1000名“十项全能”教师将能胜任小学所有学科的教学。在初步探索基础上,建议学习我国贵州、重庆、湖南等省份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上的经验。同时,还可以走出国门,学习教育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瑞士等国的经验,结合省情进行改革创新。

2.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全科型教师

目前普遍采用的分科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所学领域有所专攻,但知识面不够宽广,视野不开阔,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不利于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更不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要培养全科型教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飞速提升,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不仅仅需要高精尖的高知人才,更需要复合型人才。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身心、思维以及认知方式上都不定型,很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成年人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方法多样,可以由点到面,最后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而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很难对割裂的事物进行综合处理。只有能够涉猎多学科的全科型教师才能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不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四、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策略

河南省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培养大量全科型教师,为解决当下乡村小学教师“进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配不齐”的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出台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快“全科型”教师培养

全科型教师的培养是根据我国农村现状,解决农村小学面临的师资匮乏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都要高度重视,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并投入一定的资金,加快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步伐,解决农村小学师资匮乏的局面。

(二)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毕业生投入农村教育工作

农村生活艰苦、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大部分学生并不愿投身到农村小学的教育事业当中,所以为吸引优秀的人才,各级政府必须在政策上给予支持。鼓励学生报考全科教师,在学费上全科免费师范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对于偏远地区,生活条件相对比较艰苦的地区,给予服务期内的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一定的生活补助,并在教师周转房等生活条件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6]除此之外,在评先、表彰、职称评聘等方面也予以支持。全科教师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和期满后,报考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被录取者,省教育厅统筹,予以学费优惠。

(三)完善师范院校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

据了解,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师范类的院校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都是专业化比较强的分科型教师,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大城市的大班教学和中等学校教学,但是不符合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要求师范生学习小学阶段所开设的全部学科知识,能够承担全部课程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过去中等师范的课程模式,采取“综合培养”模式,取消专业班和分科教学,增加教育课程的比重,实行“语数外音体美”全面提高的教学形式,以利于培养“一专多能,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通才型教师。

(四)对现有师资轮流进行各类培训以提高教育质量

农村小学教师很少有外出学习、交流和培训的机会。大部分农村教师还是很希望通过在职培训去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但由于地方经费欠缺,以及培训机会少的缘故,很多农村教师难以有学习提升的机会。每年虽然有省培计划,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教师,但是对于农村小学这个庞大的教师队伍还是无法覆盖,远远满足不了基层一线教师的需求。希望各级政府能够加大经费投入,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各类学习、交流和培训的机会,尤其是农村全科型教师的培训。[7]

(五)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地位并有效保障薪酬待遇

各行各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这种存在感就是职业地位。农村小学教师在最艰苦的环境里,为祖国的未来兢兢业业的培养下一代,应该得到尊重。农村小学教师确保了我国教育公平性的实施,担负起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担,与此同时,薪酬待遇也应该受到有效保障。我国早在1994年1月1日实施的教师法第二十五条就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8]只有先满足了人们的生存需求,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制定保障农村教师的薪酬待遇的倾斜政策并落实到位,鼓励农村小学教师为农村教育做贡献。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基础。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的培养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因此,这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还将进一步深化。

[1]王佳艺.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1):33.

[2]河南省教育厅.我省启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试点工作2016年计划[EB/OL].[2017-11-30].http://www.haedu.gov.cn/2015/09/11/1441941869557.ht ml

[3]田振华.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价值及培养路径[J].教育评论,2015(4).

[4]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教学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12.

[5]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EB/OL].[2017-11-30].http://www.haedu.gov.cn/2015/10/27/1445939351921.ht ml

[6]周德义,李纪武,邓士煌,等.关于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9).

[7]徐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反思型教师的成长[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0:5.

[8]王佐书.两会代表委员深情呼吁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J].中国农村教育,2015(3).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全科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