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对策研究
——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

2018-04-02孟四宝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河北师范大学师范生毕业生

刘 静 ,韩 倩 ,孟四宝

(1.河北师范大学 a.教师教育学院;b.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2.河北佰事达商贸有限公司 人事行政部,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一、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的关键环节

教育实习为师范生提供了全面真实的教师岗位体验,促进了师范生深入认知全职教师的职责。[1]85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对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培养工作提出了要求——要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2]为持续推进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进一步规范师范生实习实践工作,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对教育实践的目标任务、内容体系、考评体系、保障机制等作出了详实的要求。[3]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实习,原因在于教育实习作为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的关键环节,促进了师范生将课堂获得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师范生的综合素质获得了提升,有效衔接了教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

教育实习有效弥补了课堂学习的不足。通过课堂学习,师范生获得了全面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理论,在课堂学习探究中,师范生也在教学行为方面受到主讲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分的课堂学习为师范生毕业后走上讲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作为一名准教师,只有通过教育实践的锻炼,才能将教学理论转化为自身的教学技能;只有处理日常班级事务,才能获得班级组织管理能力;只有真实面对一个个或可爱或顽皮的学生,才能对教师岗位职责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教育实习促进师范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是师范生走上教师岗位必备的职前训练。

教育实习全面提升了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师范生真刀实枪地进行一个学期的全职教师岗位锻炼,全面认知基础教育,体验教师职业。他们走进基础教育一线,了解基础教育现状,他们站上讲台,实现从“会上课”到“上好课”再到“精品课”的过度,他们参与学校行政,开展沟通、协调、组织、管理等工作。教育实习不仅提高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更在全方位提升了其综合素质。

教育实习使人才培养能够有效对接社会需求。教育实习的经历,使师范生练就了扎实的教学技能,凭借对基础教育的深刻认知,他们成为就业竞争中的佼佼者。教育实习还深入影响了高师院校的教师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教育实习,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走进基础教育课堂,了解基础教育的需求,推动了大学的教学改革,使教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更加契合。

高师院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对实习实践的要求,不仅促进了高师院校的教师人才培养工作,也对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由于教育实习存在时间跨度长、实习点分散、实习条件不均等情况,造成当前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改进教育实习的设计,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培养出优质的教师人才。

二、教育实习的良好效用与存在的问题

为深入研究教育实习现状,深化教育实习改革,同时研究教育实习在师范生培养中的积极效用,调研组跟踪回访了河北师范大学部分参加过顶岗实习①河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实习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学校统一组织的半年教育实习(称为“顶岗实习支教”),另一种为院系组织或学生自主开展的教育实习。文中提到的“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特指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的毕业生。该校自2006年起,组织师范生开展为期一学期的全职教师岗位实践,12年来,共组织30 600余名师范生参与了半年的教育实习,工作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组织管理经验丰富。因此,选择河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实习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调研结果将对教育实习的改进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调研组电话调查了2014年至2015年间参加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的508位毕业生,问题设计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内容涉及教育实习与大学学习、能力训练、就业择业、职业观等方面的关系。由当前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毕业生对教育实习的认同度较高,其中毕业后在教育行业工作的毕业生对教育实习的认同度达95.7%,毕业生认为教育实习对其毕业与就业起到了良好作用;继续攻读研究生的人群中有83.5%的毕业生认为教育实习对其今后职业生涯规划将起到重要影响。在对访谈问卷进行分析与整理后发现,毕业生认为教育实习对大学学习、能力训练、就业产生正向影响。具体内容见图1。同时,毕业生也针对目前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反馈。

(一)教育实习使大学学习经历更加全面,但现有教育实习的内容设计不够科学

在调查教育实习对大学学习的影响情况时,毕业生普遍认为教育实习很有意义,是一次难忘的学习体验。部分毕业生提到,“顶岗实习是大学四年中最重要的一次学习,通过实习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校里都无法获得的知识”。在调查中发现,毕业生在实习期间体验到了教学与管理上的成功:部分毕业生表示自己所带的班级学习成绩有所提升,其中还有学生所带的普通班学习成绩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中超过了实验班的学习成绩;部分毕业生表示与实习学校所教学生的关系融洽,有毕业生现在仍与所教学生保持联系;部分毕业生表示自己参加或组织了学校的大型活动,如成功举办了实习学校的第一次歌唱比赛、绘画比赛,参与组织运动会,代表学校参加县区教学竞赛等,反响良好,并受到了实习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赞扬。

教育实习促进师范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实了大学生活,提升了师范生对大学教育的认可度,为其步入社会或开展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综合调查意见发现,目前教育实习内容设置不够科学,实习当中一些丰富的党团活动,如“访名师”“访特情生”等饶有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成为了实习生的“负担”。究其原因,是因为部分实习生对教育实习缺乏心理准备,对教育实习的内容设计认识不足,加之实习期间课程任务繁重,部分教育实践活动使实习生感到“疲于应付”,其教育意义也就无法实现。针对这一问题,应对教育实习的整体环节进行合理设计,在丰富教育实习内容的同时,使实习安排更加科学完善,同时加强实习生的岗前教育,让实习生用正确的心态对待教育实习。

图1 教育实习对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的影响

(二)教育实习促进师范生综合素质提升,但现有教育实习的各项指导不够及时

在教育实习对师范生能力锻炼方面的调查中,75%的毕业生认为,教育实习极大锻炼了教学能力,通过实习,能够将理论充分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弥补了自身的不足。[4]17.4%的毕业生认为教育实习锻炼了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毕业生所提到的组织管理能力主要涉及到两类,一类是部分毕业生在实习期间担任实习小组组长,在团队合作与组织工作中增强了管理能力;另一类则是部分毕业生在实习期间担任班主任,处理课堂突发状况、有效管理班级事务的管理能力有所提升。部分毕业生还提到教育实习锻炼了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并提升了自信心:通过实习的锻炼,他们经历了由最初的不敢站上讲台,到后来自信从容地讲课;由最初不能忍受实习的艰苦条件,转变为坚强乐观地在艰苦的日子里寻找乐趣。总之,毕业生表示教育实习使自身整体素质和能力都有所提升。

半年教育实习从以下八个方面提升了师范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教学与管理技能;培养高尚师德;夯实专业知识与教学知识;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生存能力与自理能力;增强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艰苦奋斗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参加教育实习的师范生,在半年扎实的训练中,全方位提升了个人能力,增加了个人的就业砝码。在调查中发现,毕业生认为,在个人实习过程中,无论是教学环节还是管理环节,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指导教师能够第一时间给予认可或给予帮助,将有效增强个人的实习效果。然而目前条件下,由于实习当地指导教师、特聘名师工作繁忙,部分实习生不能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获得实习指导。而大学的巡回指导教师只在固定时间进行实地巡回教学指导,往往错过最佳指导时机。[4]针对这一问题,应有效改进教育实习岗中指导模式,提高指导水平,增强指导效果。

(三)教育实习塑造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观,但实习前的职业认知训练不够到位

在分析已就业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时,78.6%的毕业生对目前工作比较满意,5.8%的毕业生对目前工作非常满意,少数毕业生表示对目前工作不太满意,主要是由于工作地址偏僻、工资较低等原因。在所调查的毕业生中,大部分毕业生认为目前所从事的工作能够实现个人价值;部分毕业生表示自己经验不足,还需要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来实现个人价值。在查阅以往的实习资料时,一份实习日记令人感动,“踏进南留庄中学,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涌上心头,肩上似乎加上千斤重担”。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在基层中学的教育实习锻炼,师范生切身感受到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也更加了解省情和国情,端正了就业观。[5]

教育实习激发了部分毕业生“为中国而教”的热情,他们投身农村基础教育,前往中西部基础教育较为匮乏的地区施展抱负,实现教育理想。然而从目前看来,大部分师范生在教育实习初期,由于缺乏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认知,对实习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造成教育实习初期的适应困难。师范生教育实习初期的困难一方面是由于师范生不熟悉农村学校的教学模式,不了解农村孩子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生活存在诸多不便,实习学校生活相对艰苦。这些陌生感和困难,伴着实习初期师范生刚刚走上讲台的紧张,使师范生感到挫败。部分师范生能尽快调整心态,用积极的行动适应环境,但部分不能尽快适应实习环境的师范生,不仅影响教学,也影响了其毕业后选择教师职业的自信。因此,应倡导各院系在教育实习前组织即将开展实习的师范生与往届参加教育实习的师范生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加强师范生对基础教育现状与教师岗位的认知教育,帮助其了解农村,了解基础教育,了解实习生活,这将有效改善师范生教育实习初期的适应不良,并对师范生在教育实习期间及就业中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产生积极效果。

(四)教育实习带来良好的就业效果,但现有教育实习对岗后的总结提升不足

在调查教育实习对毕业生择业就业时的积极影响时,近90%的毕业生认为,通过教育实习增加了个人的工作经验,在教育行业面试试讲时,他们显然更加自信,比起没有参加教育实习的毕业生更占优势,用人单位也更倾向于选择参加过教育实习的毕业生。[4]几位进入教师岗位工作的毕业生谈到,以往学校并不允许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班主任,正是由于教育实习的经历,证明他们担任过实习学校的班主任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所以学校才会破例让他们管理班级,成为班主任。

选择进入教师岗位的毕业生,在他们求职的过程中,半年全职的教育实习成为他们就业考核中的“加分项”。实习期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可以直接运用到教育工作中,比起未参加过有效教育实习的师范类毕业生,他们能够更快地融入到工作中,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部分毕业生提到,“教育实习结束后,我有满满的实习心得渴望分享,然而班里仅有几个优秀学生干部被邀请去参加与学弟学妹的经验交流”。结束教育实习的师范生有意愿进行实习总结,参与展示活动,因此,组织教育实习的岗后总结将引导师范生反思教育实习的经历,促进教育实习效果向就业成果的转化。因此,加强对教育实习岗后总结活动的设计,将对师范生就业产生良好的正向促进作用。

三、教育实习的改进策略

通过调查得知,毕业生普遍认为,参加教育实习对其自身产生了积极影响,坚定了其教师职业理想,对个人成长起到了正向的激励作用。为提高高师院校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根据调研中毕业生所提建议,可采用图2模式,从岗前培训、岗中指导、岗后提升等方面,进一步改进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设计,提高教育实习质量,输出具有良好就业能力的准教师。

(一)强化岗前训练,引导师范生做好进入教师岗位的充分准备

即将参加教育实习的师范生,刚刚完成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理论学习,教育教学能力略显薄弱。针对这一情况,应在理论知识提升、教学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教师岗位认知、省情国情教育等方面入手,将岗前训练制度化,指导实习生有的放矢地做好各项岗前准备工作,为教育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储备丰富全面的知识。在教育实习开展的前一个学期,可通过基础知识分级考察,了解师范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师范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提升训练,确保师范生掌握教育实习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

第二,练就扎实的教学技能。在掌握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应着力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为督促师范生坚持教学技能训练,宜采取教师指导下的同伴结组的方式,来共同反复推敲备课、上课、作业、反思、研究等过程,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第三,培养一技之长。教育实习为师范生提供了在课堂内外进行自我展示的舞台,师范生如果拥有音体美等方面的特长,将助力实习效果的提升。教师应引导并训练师范生,将个人的兴趣爱好融入教学与管理当中,积极利用一技之长参与实习校园的各项活动,获得全方位的成长。

第四,全面认知教师岗位。引导师范生全面客观地认知教师岗位,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高师院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指导师范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乐观的心态、敬业奉献的精神、合乎教师职业的言谈举止,也可通过各类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师范生认识到实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实习的顺利开展做好思想准备。

图2 改进教育实习模型

第五,了解国情省情。由于师范生不熟悉国情省情,对省内基础教育现状知之甚少,存在一定的“眼高手低”现象。因此,要组织即将开始教育实习的师范生大致了解国情省情,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尽快适应实习生活提供良好保障。

(二)深化岗中指导,协助师范生及时解决教育实习过程中的问题

教育实习期间的管理和指导,能够起到及时纠偏,确保实习效果的良好作用。师范生在实习岗位过程中的试错与改错,将有效地缩短其就业后的适应时间,为职业发展提速。为师范生聘请实习当地优秀的指导教师,将保障实习指导的高效性;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指导,不仅能够保证实习指导的及时性,也能够扩大大学资源对基础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一,培训选拔优秀指导教师。进入实习基地后,指导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将对实习生的教学产生直接影响。[6]县域中小学以应试为主的教学模式,将冲击实习生在大学培养起来的教学观。此时,指导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对待教学与管理的态度,能够轻而易举地影响实习生。遴选优秀负责的指导教师,严把指导教师质量关,将为实习质量保驾护航。

第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大学教学资源对教育实习的引导辐射作用。针对实习当地指导教师水平层次不齐,教学实习资源缺乏的问题,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或利用已有的远程教学资源平台,为实习生提供远程资源共享的条件,使实习生能够随时随地共享大学优质的教材、教案、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文本与视频资源。[7]这些优质的资源将及时地为实习生提供教学参考,保障实习质量。然而,目前尚有部分实习基地存在网络不便的情况,成为该项工作开展的阻碍。

第三,建立教育实习管理平台,动态监测实习质量。鉴于当前教育实习各环节缺少客观质量控制标准,过程把控不严等情况,[7]应建立或完善教育实习管理平台,尝试将平台的功能辐射实习全过程,实现实习过程的全景化动态监测。截止目前,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宁波大学等学校都曾思考和尝试建设网络化实习平台,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未能达到理想的运行状态。[7]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启用了“教师教育管理云平台”,但目前实现的功能较为单一。综合各师范院校教育管理平台的运行模式,可将其改建为新的教育实习管理平台(具体见图3),平台以及时更新、动态监测、时空互动为设计理念,将实现新闻宣传、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管理监控等综合职能。

图3 教育实习管理平台

(三)与就业相结合,开展岗后提升活动

教育实习结束后,部分师范生加入“考研大军”,部分师范生开始着手找工作。针对准备就业的师范生而言,应开展打磨精品课、组织教学竞赛、进行择业观教育等活动,指导他们在总结教育实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就业技能。

第一,反思总结实习过程,夯实专业技能。教育实习的半年训练,使得绝大多数师范生能够站稳讲台,上一节标准课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难事了。为巩固和提升专业技能,就要从“打磨精品课”来入手。此时,宜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同伴结组方式,小组共同探讨如何增加课堂互动,如何使用规范精炼的教师语言,如何优美地布局板书,如何在批改作业与试卷中改进教学,[6]如何进行深入有效的反思,如何高效管理班级等问题,并通过专题训练,打磨出质优量多的教学精品。

第二,开展技能竞赛,提升技能水准。教育实习结束后,学校、院系都会组织师范生开展技能竞赛,以赛代练,提升教学技能。现有条件下,技能竞赛的参与者一般都是教育实习的佼佼者,其余的大部分师范生并未参与其中。因此,可将竞赛作为成绩验收的组成部分,组织每位结束教育实习的师范生参与验收竞赛。

第三,进行择业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师范生教育实习结束后,对国情省情与基础教育状况有了深入的认知,也认识到“基层最能锻练人”。[8]要避免师范生好高骛远,鼓励师范生踏下心来敢于乐于选择下基层就业,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的择业观教育与良好的自我认知,是师范类毕业生顺利就业与职业良好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美]L.W.安德森.教育大百科全书:教师教育[M].周钧,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EB/OL].(2007-07-05)[2017-12-01].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11/201212/xxgk_14 5953.html.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EB/OL].(2007-07-05)[2017-11-11].http://www.moe.edu.cn/srcsite/A10/s7011/201604/t20160407_237042.html.

[4]刘静,王换超.就业效果视域下改进高师院校教学实践活动——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54-56.

[5]李建强,刘森,李庆达.实习支教:高师院校“有为有位”的现实选择——河北师范大学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实践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07,(11):67-71.

[6]李小红,秦晋.教育实习中实习生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及其改进[J].教育研究,2015,(12):141-145.

[7]姚云,李福华,张继华.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的路径思考[J].教育研究,2012,(2):103-108.

[8]中国青年网新闻.李克强鼓励大学生下基层[EB/OL].(2013-06-09) [2017-11-13].http://news.youth.cn/gn/201306/t20130609_3343003.htm.

猜你喜欢

河北师范大学师范生毕业生
贺河北师范大学百廿校庆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油画作品选登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等学校书法创作教学摭谈——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