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与影响综述

2018-04-02孙宝国

视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人类

□ 孙宝国

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依据。当今的世情是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正在调整,这必会引发各种矛盾和冲突,然而存在的问题却是霸权突出和全球治理滞后。基于这种世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

本文所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最早见于中共十八大报告,报告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①。此后,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中国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演讲中第一次向世界传递了他对人类文明走向的基本判断:“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②2013年4月7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③2013年9月5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的发言中指出:“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真正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④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强调:“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一道,推动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结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⑤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⑥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万国宫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⑦。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定义进行了高度概括:“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⑧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影响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提出以来,在国际社会引起积极反响。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日前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加强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这是联合国决议首次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⑨2017年11月2日,第七十二届联合国大会负责裁军和国际安全事务第一委员会(联大一委)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中国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写入了本届联大一委通过的“防止外空军备竞赛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两份安全决议。⑩

在国内学术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在中国知网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关键词,可搜索到的CSSCI来源期刊文章有405篇之多。国内学界的主要研究取向是基于新时代全球治理语境下的中国的使命和担当的理论阐释与话语建构,其中有如下一些代表观点,譬如:曲星认为“目前国际社会存在的各种价值观仍主要服务于不同国家的现实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仍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⑪;卢德友认为“在我们追寻理想的社会共同体路途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自由人的联合体’所具有的深化之功,将在现实社会与时代呼唤中继续得以表达”⑫;虞崇胜等认为“与传统的以民族或国家看待文明的视角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全世界人民都纳入解释范围,力求构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民主秩序和世界文明,以谋得全人类共同的自由发展”⑬;袁靖华认为“向全球清晰阐明中国智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在当前全球危机时代的特定价值,是中国传媒在国际传播中应重点破题的方向”⑭。

而国外学术界从整体上看大致沿着“动机·行为·影响”的逻辑主线,在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已经和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展开研究,并普遍对其构建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达成共识。譬如,随着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到国际社会,并载入联合国文件,影响日益广泛。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顺利运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从理念化为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中国将再次统治天下”的观点也随之出现,而且在西方还有一定市场。如有西方学者写道:“如果西方与世界的关系体现为侵略与征服,那么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显示为对最高等级地位的超乎想象的执着心态。”⑮显而易见,这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曲解,是对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促进国际发展合作的歪曲。虽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古代中国的世界大同和天下一家的理想有着相似的美好愿景,但当今中国并未向其他国家进行价值与文明输出,而是追求和而不同,追求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安全、共护环境。

三、结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阶段,其鲜明特征之一就是世界性,具体体现在源于世界、通过世界、为了世界三个方面。同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亦是源于中国、通过世界、为了世界。当今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2018年是党的十九大之后的开局之年和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世界高度关注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将如何与各国相处。中国一定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注释: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001).

②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3-24(002).

③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N].人民日报,2013-04-08(001).

④习近平.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N].人民日报,2013-09-06(002).

⑤习近平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确方向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9-23(001).

⑥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9(002).

⑦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20(002).

⑧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N].人民日报,2017-12-02(002).

⑨李秉新,殷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N].人民日报,2017-02-12(003).

⑩殷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次写入联合国决议[N].人民日报,2017-11-03(021).

⑪曲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J].求是,2013(4):55.

⑫卢德友.“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时代性观照下理想社会的现实探索[J].求实,2014(8):44.

⑬虞崇胜.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背景下类文明发展的中国预判[J].理论视野,2016(7):25.

⑭袁靖华.中国的“新世界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的国际传播[J].浙江社会科学,2017(5):105.

⑮杨永红.相互尊重共同发展防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曲解[N].人民日报,2018-02-23(007).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人类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人类第一杀手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命运秀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