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下“非遗”微纪录片的创新

2018-04-02刘琪赵博翀

视听 2018年10期
关键词:非遗纪录片媒介

□ 刘琪 赵博翀

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传承问题,非遗传承人正在慢慢老去,城市化进程加速了非遗载体的瓦解,主导新媒介话语权的年轻人们崇尚享乐……这些情形给人们敲响了保护非遗、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警钟。与此同时,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在“倡导鼓励制作播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自主原创节目”的指导下,有越来越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电视节目或纪录片出现在大众视野,从中可以发现,微纪录片在制作、记录、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具有一定的创新与优势。

一、微纪录片的特征

国外电视纪录片在发展进程中创新发展出了一种微型纪录片。对于一个电视纪录片节目(尤其是日播节目)而言,能够高效率进行创作是提高节目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将电视节目拆分为几个微型纪录片可以有效缩短创作时间。所以微纪录片是在杂志型节目(the magazine show)进一步拓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以制作周期短、耗资小、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大量涌入电视节目。一般情形下,微型纪录片的时间长度为4-10分钟。”由此可见,微纪录片并不是在新媒介兴起之后出现的,而是由于这一类型的纪录片更适应新媒介的传播而逐渐被运用开来,并在创作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一)时长短

对于微纪录片的时长,国内国外的界定不尽相同。国外认为微纪录片的时长为4-10分钟;而国内则有更多说法,有1分多钟的超微纪录片,也有的研究学者认为25分钟是微纪录片的上限,而维基百科则认定时长在40分钟以下的纪录片都是微纪录片。尽管说法多样,但不可否认的是,时长短是微纪录片最主要的特征。

(二)制作周期短

相较于传统纪录片而言,微型纪录片可以缩短创作时间,提高创作效率。

一方面,创作的周期缩短。例如微纪录片的代表“一条视频”,它曾制作了许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微纪录片,例如“二十四节气”系列视频时长基本在10分钟以内。徐沪生一直标榜“一条视频”就是要把视频拍得像画报一样精美,十分钟以内的视频也要拍上十几个小时。不管怎样,微视频的拍摄基本上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极大地降低了创作的时间成本。而传统纪录片《第三极》的创作,全集一共六集,每集46分钟。前期筹备到拍摄剪辑完成大概花去了一年零八个多月的时间。该片从2013年3月开始进行准备,6月开始调研,9月开机,2014年9月完成拍摄,11月在多伦多市中心举行的“影像西藏”电影晚会上作为“2014加拿大·中国西藏文化周”的首映纪录片进行展映。毫无疑问,传统纪录片的创作花费的时间要多很多。

另一方面,创作的形式有所偏向。纪录片在发展过程中有两个流派对后世创作有较大的影响,一个是美国的直接电影,一个是法国的真实电影。其中直接电影提倡的是旁观的记录方式,创作者对于被摄对象和事件不会有过多的介入,需要通过创作者进行长时间的跟拍才能获得深入的素材。而真实电影提倡的则是“在场”的思维模式,通过创作者的主动介入,挖掘出更多直达人内心的东西。一般来说直接电影的制作耗时更长,真实电影的制作相对来说耗时要短一些。譬如《铁西区》就是直接电影类型的纪录片,王兵在拍摄《铁西区》时,耗时18个月融入到铁西区的工人们中间进行拍摄,拍摄素材带有300个小时,最终形成的成品纪录片长达9小时。而Tim Sternberg的《梦想抵抗现实》的创作形式类似于真实电影,里面有大量木心先生的采访片断。据笔者查阅资料了解,两位导演在创作该纪录片之前做了大量的前期策划、构思的准备工作,再从纽约来到中国乌镇对木心先生进行为期一周的拍摄。可见真实电影的拍摄相对来说耗时更短(尤其针对已经是过去时的事件),所以在创作形式的选择上,真实电影的形式更适合需要高效率拍摄的微纪录片。

(三)传播高效

视频作品的上传和观看是需要流量成本的,网络技术及移动通讯技术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技术基础。微纪录片的时长短,意味着视频文件的数据容量也要更小。和现在央视大多拍摄的4K高画质纪录片相比,微纪录片确实在数据的传送上更快速、更便捷。快速在于数据容量小使得发布者上传的速度快、接受者下载的速度快,而便捷就在于随时随地都可上传或观看微纪录片,在客观基础上就给微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此外,给微纪录片的传播提供高效率的是媒介融合的环境以及社会化媒体。这也是导致微纪录片从形式到传播有所突破的重要原因。

二、媒介融合环境之下微纪录片的突破

(一)打破单一传播方式

“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象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媒介融合意味着信息量越庞大,信息传递越容易,信息接收越轻松。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之下主流媒体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被弱化,主导舆论的话语权被逐渐转移到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网民手里,而网民舆论表达的平台通常在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上。在媒介融合的进程之下,各社会化媒体也实现了融合,“一键转发”“一键转载”可方便信息分享到各个平台上,并且这种分享方式能带来较高的准确度。传统的信息分享方式是通过人际传播口头描述,譬如人们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有关非遗的纪录片,在向他人进行转述时只能转述观看感受,更详细的关于纪录片的信息并不能完整、清晰地表述出来,而电视播放过的内容除非重播,否则无法再现。互联网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看过的视频、信息都可以通过“一键转发”将原本的视频、信息链接分享给其他用户,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准确度。

媒介融合除了带来话语权的转移,还促使媒介市场发生转移。CNNIC曾有数据显示,“2010年有四千万人不再看电视了。”而2018年1月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规模仍在保持稳步增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与此同时,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使用率均有所下降,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使用。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25.4%,结合占多数的网民年龄来看,我们可以推断,互联网最大的一批群体是高校学生,然而高校的住宿方式导致学生群体接触传统媒介的机会变少。要想攻占这个群体,须从新媒体着手。

(二)突破地域限制

人们对各地非遗的了解程度与非遗的地域属性和显著特性是分不开的。从以上所提到的非遗的四种传承方式可知,非遗的传播传承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了解该非遗的人更多是局限在其所在地区,大多数非遗在全国范围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具有显著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世界、国家、省级进行了等级划分,大多数纪录片在创作选材时,出于收视率的考虑具有一定的选择倾向,其选择由世界到省级逐级下降。显著性越高的非遗,关注度越高,省级的非遗相对来说创作较少,更多是由地方电视节目关注并在地方台进行播出。一般来说只有上星卫视才能实现跨省传播,所以就传播的面来说,传统的传播渠道受到了地域的限制。而互联网模糊了地域的界线,从创作者上传地方非遗和全国网民信息接收的同步性两方面实现了地方性非遗的跨地域传播。

(三)创作者

微纪录片的首要制作者就是传统媒体和视频门户网站的专业制作团队(也就是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传统媒体制作的微纪录片有北京电视台的《二十四节气》、央视纪录频道的《故宫100》《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在国内,纪录片类型的创新似乎滞后于新媒介的发展速度。一些视频门户网站根据自身特点开发出视频新产品,如凤凰视频的《重返风沙线》、优酷的《侣行》等。

“用户的社交和关系需求,带来了内容的生产与传播,也带来了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的兴起。”UGC指的是由用户自己生产内容,并将原创内容上传到互联网上。这个概念与PGC是相对的,两者的主要差异体现在内容生产的专业性上。纪录片的制作本身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在技术发展的早期,购买设备成本较高,一些摄制设备尚未普及的情况下,纪录片是由传统媒体或专业制作机构来制作的。然而当购买设备成本降低、学习专业技术可能性增多,纪录片拍摄的实现拉近了与人们的距离。创作一个微纪录片的难度更加降低,有越来越多的民间独立制作者加入到微纪录片的创作中来。

此外,自媒体是微纪录片制作者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目前制作微纪录片的自媒体有“一条”“二更”“三顾君”“刻画”“知了青年”等。其中有成员较少的自媒体,比如“三顾”。一共三人的制作团队创作了许多和非遗相关的微纪录片,如弋阳腔、连四纸等。虽然内容更新比较慢,但作品相对来说比较精良。也有制作过让人如雷贯耳的系列微纪录片的自媒体制作公司,如《了不起的匠人》就是由知了青年领衔制作的。其中还有些自媒体已有相当大规模的用户群体,比如“一条”。2014年9月8日,“一条”微信公众号发出第一条视频。15天后“一条”粉丝突破了100万。用户数量在2016年的7月份就已经超过了2000万。起名“一条”是因为每天都要发布一条视频,为确保每日都有视频可发出,并确保每条视频的质量,“一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与模式。

微纪录片用于非遗的传播传承虽有如上所述的诸多优势,但微纪录片这一新视频产品发展至今,也暴露出一些弊病。例如制作的内容容易浮于表面,难以深入;由于时长短导致内容片断化,非遗传承人物、传承故事无法得到体现;画面过于讲究精美而失去了纪录片本质的味道;自媒体微纪录片创作陷入模式化的创作怪圈等问题。但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在今后的创作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创作中不断寻找出其它方式来弥补微纪录片的短板,使非遗微纪录片的制作更加成熟。

猜你喜欢

非遗纪录片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