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纪录片创作的传承与创新
——以贺州电视台系列纪录片《古村物语》的创作为例

2018-04-02隆群良

视听 2018年10期
关键词:物语古村古村落

□ 隆群良

电视纪录片是以影像为手段对曾经发生的真人真事作详尽再现的一种纪实性节目,是给人信息交流和审美享受的电视作品。它直接从真实生活中采撷素材,拍摄真实环境里、真实时间中发生的真人真事,以生活的自身形态来表现生活。纪实是电视的本质属性。作为一种视听一体化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借助高科技手段,将其他各种媒介的传播优势加以有机融合。与报纸、广播、电影等媒介相比,电视能够最大限度地以生活自身的形态来表现生活、传递信息。它包括生活中的形象、声音、氛围、表情、心态等。这种信息的全方位性与整体性为人们对生活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观察与思考提供了可能性,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纪实的愿望。因此,电视纪录片在众多的电视节目类型中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成为电视创新的一个潮流。

一、《古村物语》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今天,电视纪录片越来越受到观众的追捧,主要是因为纪录片记述的是曾发生过的真人真事,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纪录片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选取题材,并对发生的人、事、物做真实描述,因而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和本质,也是纪录片的美学基础。纪录片对真实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内容本质的真实,而且要求现象的真实;不仅要求事实本身的真实,而且要求艺术的真实。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真实性问题永远与纪录片联系在一起,二者互相缠绕,无法分离。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的历史就是关于真实性观念的理解史。

电视纪录片以现实生活的原始内容为基本素材,以真实纪录人类社会生活为根本宗旨,真实性和客观性、体验性和思考性是它吸引观众的主要原因。

2015年1月,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了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贺州市昭平县樟木林乡新华村榜上有名。按照评选条件,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的村落。加上之前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入选的村落,贺州市共有14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既是对入选村落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定,同时也是一份保护名单,入选村落在保护、开发、财政等方面得到相应支持。从2016年起,贺州电视台一改只做新闻和专题类节目的历史,成立了纪实系列纪录片《古村物语》领导小组,由经验比较丰富的副总编辑带队并抽调精干力量进行拍摄制作,获得初步成功。贺州电视台不仅配合广西电视台完成了《潇贺古道》每集近50分钟、共五集的拍摄和播出任务,还自己拍摄制作和播出了14集系列纪录片《古村物语》,极大地提高了收视率,也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该纪录片在2016年度广西广播电视优秀稿件评选中获得(社教类)三等奖,也由此改写了贺州电视台不拍不播纪录片及没有参评作品获奖的历史。

二、《古村物语》重现手法的纪实性

不管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电视纪实纪录片创作者都要通过影像进行叙事,向观众讲述故事,表达创作者的生活思考与历史情怀。由于题材特殊,笔者以为,历史纪录片的创作应该从平实拍摄、史料挖掘、叙事角度、故事结构以及制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这也正是《古村物语》节目组创作这部纪录片时的出发点和努力方向。

(一)平实的实景拍摄纪实

《古村物语》记录关于古村落的故事和传说。要做好系列纪录片《古村物语》的拍摄工作,平实的实景拍摄是关键。所谓平实的实景拍摄就是对古村落从不同角度进行平实的、自然的、质朴的拍摄,从而使主题显得更生动真实,把观众拉进特定的真实意境里。我们在纪录片《古村物语》中不但对古村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实景拍摄,而且还进行了一些航拍、水下拍摄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文献资料重现的纪实

一般而言,历史题材纪实纪录片的影像叙述有多种表达方式,如史料运用、人物采访、专家访谈、真实再现和实影拍摄等,《古村物语》的影像表达在传承与创新上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1.影像图片资料

真实、珍贵的影像资料是历史题材纪实纪录片的独特魅力之一,其在历史题材纪实纪录片创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通过其家族保存的照片、画像以及族谱等资料进行组合,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如在《上莫寨:敦孝笃宗崇文敬天》中,主要是通过族谱来进行论证的。族谱中,不论是莫氏家族的住宅、祖田还是祖坟,全部图文并茂,保存完好,更让人惊叹的是莫氏家族印刷族谱的模版都保存完好,给我们拍摄纪录片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2.文字资料

文献资料包括报纸刊物以及县志等,在历史题材纪实纪录片中,这些文献资料起到重要的证据作用。但在整个《古村物语》系列纪录片中,由于与古村落相关的文字材料相当有限,我们只好通过对一些在古村落发迹家族却又外迁的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先后远赴南宁、桂林、玉林、梧州及广东肇庆、封开等地进行搜集,从外迁的家族中尽可能地找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生动的细节,为丰富《古村物语》系列纪实纪录片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三)运用人物口述再现的纪实

对于运用人物口述再现历史的纪实纪录片而言,主要是通过一些家族长者及一些对历史颇有研究的专家来解读,他们的叙述更容易把观众拉进特定的历史环境里。

1.村民讲述

家族长者口述主要是讲述整个家族的人物历史或历史事件,由于其是整个家族的长者,他们所讲述的是自己熟知的家族人物和事件,尤其是一些历史资料没有的细节,使历史更加生动而立体。在《古村物语》系列纪实纪录片中,我们让家族长者娓娓道来,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细节,犹如把观众拉进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同时也做到口述历史和影像资料交相辉映、相辅相成,尽可能增强情绪的感染性。

2.专家讲解

对于历史题材纪实纪录片而言,专家是节目的智囊团,他们为节目提供学术支撑,其专业分析给节目带来不一样的叙述视角。因此,历史题材纪实纪录片的成功离不开专家学者的支持。贺州市博物馆馆长、县文物所所长以及贺州学院民族文化博物馆馆长、南岭民族走廊族群文化研究院院长等专家学者对古村落颇有研究,对他们的采访,为纪录片《古村物语》的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

三、《古村物语》制作方式的创新性

在《古村物语》系列纪录片制作中,我们以挖掘新的史料、发现故事亮点、探寻叙事风格和强调理解后的重现等方式来强化制作上的创新,通过对一个个历史碎片的巧妙拼接,为观众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挖掘新的史料

历史题材纪实纪录片要挖掘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史料。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反过来说,今天的历史就是昨天的新闻,历史题材纪实纪录片也像新闻报道一样,只有挖掘出别人不知道的史料,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才能够推陈出新,吸引观众。如果仅停留在已知、熟知阶段,那无异于向观众重复讲述历史教科书。《古村物语》节目组在资料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挖掘和收集,尤其是对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生动的细节反复地进行筛选和修正。同时节目组还聘请了贺州市博物馆馆长胡庆生和贺州学院教授熊高担任学术技术顾问,梳理了近年来对古村落的保护与文化研究成果,很多资料还是第一次公开。

(二)发现故事亮点

历史题材纪录片不是堆砌史料的资料片,它要像其他纪录片一样善于讲述故事。挖掘、占有史料和资料只是拍摄历史题材纪录片的第一步,把所有素材串联起来,向观众再现历史事件或者人物故事,才是历史纪录片的最终目的。在讲述故事方面,《古村物语》注重挖掘细节和人物命运,让史料鲜活起来,让人感受历史的温度。如《昭平县樟木林新华村:艰苦创业承孝道,勤耕知书启后贤》,讲述的是新华村一带崇文重教,可谓盛极一时。为了确保族内子弟不因家贫而辍学,新华村叶姓宗族建立了“蒸尝助学”制度,即每年从宗祠所得的田租中,拨出大部分经费资助族内学子读书,使得所有学童均有机会进学馆习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蒸尝助学”虽然废止,但各类助学形式依然存在。如今,在昭平县城的叶侨奖学基金会,仍为生活困难的学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新华村走出的大学生就有300多人,占了本村人口的近十分之一,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子村”。

(三)探寻叙事风格

历史题材纪录片注重寻找新的叙事突破口,从新的叙述角度提出新的观点。我们在深入了解每个古村落的历史背景和翔实的资料后,主动设置一些主要议题,以主持人出镜讲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和讲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发生的真实故事。每个古村落形成的背后,必然与一个家族的辉煌有关,一个家族的辉煌又必然与某个辉煌人物有关,这里面的故事虽然精彩,但也不能面面俱到,只能从中选择一些既精彩又有生动故事情节的事例进行讲述。比如在《仁冲村:勤俭传家久,忠义继世长》中,我们从江俊独身到贺县打拼开始讲述,一直到江海清衣锦还乡。江氏客家围屋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历时八年建造而成。共建有9个厅堂,18个天井,132间厢房,素有“九厅十八井”之称,可住300多人。屋外立有高约3米的围墙与外界相隔。整栋建筑以下厅、中厅、上厅、祠堂为中轴线,依次向左右延伸,呈中轴对称布局。进入屋内,可见厅与廊通、廊与房接,巷道迂回转折,楼阁错落有致,宛若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又如一座千回百折的迷宫。从百年前的中法战争,到七十多年前的抗日烽火,江氏客家围屋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江家人小则对友重义,大则为国尽忠,在仁冲村百年风云中留下了厚重的一笔。精彩生动的讲述既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能够更加吸引观众,达到宣传的目的。

(四)强调理解后的重现创新

情景再现还原历史与渲染烘托可视性素材的缺乏是历史题材纪实纪录片创作中的一个难题。情景再现是编导根据文字史料记录,通过搬演重新展示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曾经发生过的可感知视觉画面,让过去的时空得到立体还原,通过这一表现手段弥补影像信息传达的缺失,增强纪实纪录片的观赏性。在纪录片《古村物语》中,基本上每一小集都设置了情景再现场景,通过模拟事件的再现动作,再现时常常有意拍摄虚焦的画面或者拍摄人物的背影,便于观众了解过去发生的事件,同时留给观众一定的理解和联想的空间。

四、结语

在历史题材纪实纪录片的创作中,除了以上几种影像表达手段之外,实地拍摄也是影像叙述常用的手法之一,通过对历史遗址、历史事件发生场所的拍摄,还原历史事件发生、历史人物活动的场景,为观众理解历史提供联想基础以及拓展想象空间,从而无限接近历史真实。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和纪实纪录片制作成本投入的增加,三维动画特技在历史考古、历史文化纪录片里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像表达作用。

猜你喜欢

物语古村古村落
《古村小巷》
冬日物语
古村新景
古村之晨
萌虫物语
星月物语系列
古村——大芦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