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方式的改变
——记 《圆的周长》教学

2018-04-02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新堂小学姚玉霞

师道(教研) 2018年4期
关键词:圆周率周长直径

文/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新堂小学 姚玉霞

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发展自身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与教师的讲授为主,这种方式往往出现“教”大于 “学”,即教师教的知识学生无法全部吸收,只能掌握其中的一部分。对于一些学困生还可能出现有 “教”无 “学”。这种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自主性,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造成师生负担过重,课堂效率不高,使一些学困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向课堂要效益。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笔者注重教与学方式方法的改变,探索多样化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也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为学生留有更多参与和思考的空间。下面以笔者在 《圆的周长》课例中教学方式上的改变与大家交流一下。

《圆的周长》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是继 《圆的认识》之后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的几何初步知识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圆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探究学习曲线图形知识的开始,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这节课时,传统的做法是直接告诉学生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学生直接利用公式练习就可以了。如此看似直截了当,学生容易接受。实则过眼云烟,学生似懂非懂。要知道,但凡没经过学生大脑加工过的知识往往是模糊不清,容易遗忘的。长此下去还会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笔者通过认真研读教材和小学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圆的周长》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圆的周长的意义及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难点是理解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及圆周率。针对本课的内容,笔者确立了基础与发展并重的教学目标,着眼点不仅仅关注学生有没有理解圆的周长的意义,能不能运用公式计算周长,而是如何来激情的把握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并与问题为主线,通过“猜想——验证——归纳——运用”来开展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促使学生主动发挥,从而发现知识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这教学目标在新旧知识衔接处,精心的设计了问题或小活动,以激发学生思考,层层深入,循序渐进。

一、认识圆的周长

创设情景,演示周长的意义。首先用课件演示两只小蚂蚁跑步动画的情景,引导学生从甲蚂蚁跑的路线是正方形周长类比推理出乙蚂蚁跑的路线就是圆的周长,从而得出圆的周长就是围成圆曲线的长。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入手,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索。

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意义。那什么是圆的周长呢,让学生用手摸摸自己手中几个不同圆形的周长给同学看,让同学判断。

经过上述的教学,把概念形象化了,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圆周长概念,为下面探究圆周长的测量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小组合作,测量圆的周长。让学生从准备好的学具中挑选所需要的工具,分小组测量圆的周长,教师参与其中,注意观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必要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如何动手操作,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合作交流,并且充分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分组展示,汇报测量的方法。测量完毕后每个小组推荐两名代表,两人合作展示测量的方法,并组织同学展开评价,最后总结归纳常用的绳绕法和滚动法,并用课件演示规范测量的方法。

这个教学环节,通过对周长测量方法的探讨和实践,既让学生掌握了测量圆周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也渗透了 “化曲为直”的数学转化思想,为下一步研究圆周率做好了铺垫。

三、探究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这个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分“猜想——验证——归纳——应用”四步进行教学。

猜想:创设探究情境。大家已经学会了几种测量圆周长的方法,那我在黑板上画的这个圆,你能测量出它的周长吗?事实告诉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圆,没有办法直接去测量它的周长,那该怎么办呢?从而引出探究圆周长计算方法的必要性。要求圆的周长,就要弄清楚周长和什么有关?猜想 “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让学生回顾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类比猜想到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观察准备好的大小不同的圆,并让他们猜一猜。孩子们都各抒己见,有的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4倍、有的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2倍……老师都不急揭晓,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验证:究竟谁猜对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实验探究 “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圆周率)”。每小组同学用准备好的三个大、中、小不同的圆形物体作为测量材料,分工合作,分别测量各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除不尽时保留两为小数)。

归纳:引导学生发现任意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从而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π≈3.1415926535……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取它的近似值,π≈3.14。所以得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并根据乘除法的逆运算关系推导出求圆周长的公式:c=πd或c=2πr。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判断题:①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②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③π的值等于3.14;④半径是10厘米的圆,它的周长是31.4厘米。

应用题:一辆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0.7米。车轮滚动一周,自行车前进多少米?

上面的教学片段反映了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过程,教师为学生创设需要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情境。学生利用有关的材料,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师生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再由小组的学生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探索的过程和对问题的理解。体现了课程改革提倡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数学知识,也提高了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数学探究的能力。

猜你喜欢

圆周率周长直径
各显神通测直径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说说圆周率
山水(直径40cm)
爱虚张声势的水
巧算周长
预爆破法处理大直径嵌岩桩桩底倾斜岩面问题
“好玩”的圆周率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