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2018-04-02广州市海珠区后乐园街小学周筱欢

师道(教研) 2018年4期
关键词:阅览室书籍课外阅读

文 广州市海珠区后乐园街小学 周筱欢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教师要利用适当的机会营造氛围,只有培养学生对读书活动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有看书的欲望,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巧借课文,激发兴趣

对于平时课外阅读量不多的学生,尤其是对于课堂知识已经深感疲惫的学生,倘若想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留出空间,让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从而激起阅读兴趣。如在教学 《装满昆虫的衣袋》,让学生了解法布尔从小爱观察昆虫毕生与昆虫为伴的故事,引起他们的好奇,顺势推荐《昆虫记》让孩子们深入感受昆虫世界的神奇和法布尔的过人之处。在教学完 《狐狸和葡萄》等三篇寓言后,向学生推荐 《伊索寓言》,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达到了有效补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巧借故事,激起兴趣

故事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听故事几乎是每一代孩子共同的享受和心灵慰藉。用耳朵倾听故事给学生带来最畅快的阅读享受。因此,我常常从故事入手,利用阅读课的时间朗读书中的故事,讲述读过的某本书里的故事,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进而让他们产生读下去的欲望。比如为了推荐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好书给学生,我利用晨会的时候每天都读一段书中的内容。学生听着老师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们如痴如醉。每每读到中间,还会随时向学生提问,从而引得他们跃跃欲试。不过,当学生沉入其中时,我就嘎然而止,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坚持一段时间下来,还没等我推荐,学生纷纷询问我的书名,自发去借阅或是购买这本书。没多久,在一次阅读课的时候,我就发现几乎一半的学生手中都有一本自己 《汤姆·索亚历险记》,而且读得津津有味。

3.巧借活动,激发兴趣

活动育人。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常常开展“讲故事比赛”在 “诵读古诗文竞赛”中,有的小组诵读 《游子吟》,扮演母亲缝衣服的场景,凸显母亲的伟大与无私,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学生和诗人一样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在 “读书分享会”中,老师或者学生娓娓动听讲述书中的故事,与学生分享交流,提出:故事的主人翁是谁?发生的时间、地点在哪?书中讲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这样?你喜欢谁?喜欢这本书吗?分享 《石头汤的故事》,有的学生对题目感兴趣,石头汤是怎样煮出来的呢?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思维得到碰撞,在分享中得到乐趣。还有进行 “手抄报” “知识竞赛”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二、争取学校的支持

完善阅览室,添置新的书籍,为学生提供阅读书源。低年级全新的绘本阅览室受到低年级孩子们的喜爱;高年级向学生提供电子书阅览室、藏书室,为学生提供借阅功能。

开放式的阅读空间。 “电话亭图书馆”,孩子们对它充满了好奇,成为了学校的阅读时尚。这个便捷又小巧的图书馆成了同学们的欢乐世界。每到课间,爱看书的同学们总会按照 “带来一本书,换走一本书,悦读一本书”的要求借阅图书,就算是足球队的孩子在训练休息的时候也不忘在 “电话亭图书馆”前停留,阅读喜欢的书籍。低年级的 “悦读乐园”摆放相应的桌椅,让孩子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随时阅读喜爱的书籍,一系列开放式的阅读空间,成为了学校阅读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发挥每一面墙壁的作用,形成系列化 “阅读长廊”。以 《弟子规》《论语》经典阅读内容设计楼梯文化,根据各年级的课内阅读需求,以 “三字经” “声律启蒙” “安徒生童话”“中国神话故事” “谚语” “歇后语”“著名作家及代表作介绍”等内容设计走廊樑上文化,形成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 “阅读长廊”。

三、争取家长的配合

通过听阅读讲座,家长对孩子阅读态度转变,达成共识: “小学生课外阅读非常重要,需要重视和加强”。支持和配合老师和学校进行阅读的推进工作。现在80%的家庭都拥有自己的图书角,好一部分的家长们都能抽时间与孩子陪读——伴读——共读。通过一段时间的陪伴,不少家长反映,孩子现在越来来越喜欢看书,做完作业就会看课外书籍,还能利用节假日,邀请家长一同到“广州图书馆”等大型公众阅读场所进行借阅活动,孩子能在父母的支持下,一起阅读,一起完成 “课外阅读手册”,增进情感。

猜你喜欢

阅览室书籍课外阅读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书籍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