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幼儿音乐感受力的培养

2018-04-02广州市粮食局幼儿园龚嘉瑜

师道(教研) 2018年4期
关键词:感受力乐曲幼儿

文 广州市粮食局幼儿园 龚嘉瑜

音乐感受力是指人们对音乐作品产生审美知觉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审美感受的一种特殊能力,同时,又是从一个人情感的角度和理性的角度去理解,领悟音乐内容的一种独特的心理过程。陈鹤琴先生说: “音乐是儿童生活的灵魂。”因此,可以说,音乐教育是幼儿最好的启蒙教育。而 《纲要》在艺术领域的目标中指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的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根据这一目标,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就应该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感受力是基础 ,表现力是建立在感受力之上的,创造力则是音乐能力的最高境界。

一、教师在培养幼儿音乐感受力时存在的问题

许多老师让幼儿感受音乐的时间只局限于一周的一两节音乐活动。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幼儿音乐感受力的培养是从小到大,从少到多慢慢提高的。在我们日常的音乐活动中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最多只能对一首乐曲进行欣赏、感受。而缺乏了在其他的时间里对幼儿进行感受力的培养。而幼儿的特点是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不好安静等。如果老师在平时,不适当的找时间为幼儿多巩固、加深认识,那么他们很快就会淡忘了。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时间、让幼儿多听多跳,增长幼儿接触音乐的时间。感受力的培养不是三天二日之功,需要长时期的积累,要靠平时的潜移默化。也由于我工作的幼儿园是一间以音乐为特色的幼儿园,因此在音乐教育、培养,这些方面中都会特别的去研究,使孩子能在音乐中激发各个领域的潜能,用一种更生动,更易接受的方法去学习。因此要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是最基本的,要让幼儿学会感受音乐,在这一基础上去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要培养好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要找出幼儿在平时活动中,对音乐感受的不足之处,通过查出问题的所在,才能 “对症下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幼儿学会感受音乐。

二、幼儿具备的音乐感受能力

(一)对音乐感受的能力

学龄前儿童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生活经验相对贫乏,全法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不好安静等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基本上是处在笼统的,模糊的,单调的肤浅的水平上,只能跟住音乐做很简单的动作,因此,在对学前儿童进行音乐感受力的培养时,既要注意引导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情绪反应,引导他们认识所采用的各种主要表现手段,并使知道这些手段与音乐的形象、情绪之间的密切关系,其发展的趋势是从他们原有的基础上逐步趋向于比较细致、清晰、丰富和深刻。

(二)对音乐欣赏的能力

张前的著作 《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对于音乐欣赏的方式分为纯音乐式与综合体验式、侧重作品式与侧重表演式、刺激式与背景式六种。纯音乐欣赏的特点是要求欣赏者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音乐的音响形式方面,而综合体验式则是一种对构成音乐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体验的欣赏方式,它不仅注意倾听音乐的形式方面,同时还把注意力放在音乐内涵的体验上,运用想象去追寻音乐所表现的形象和意境。这两种音乐欣赏的形式主要是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角度来讲的,是侧重作品式的欣赏随着人们欣赏经验的丰富,欣赏者对于不同的表演处理要求越来越高,也就越来越侧重于表演式的欣赏了。侧重表演式的欣赏是对音乐作品本身有充分领会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与侧重作品式欣赏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刺激式欣赏是指欣赏者不带有任何主动的想象和思维,任凭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和节奏对于听觉神经的冲击,从而获得某种生理的快感,如摇滚乐就提供了这种刺激源。而背景式欣赏则是一种以消遣与休息为目的的音乐欣赏方式。这两种欣赏方式并没有以获得审美体验为目的,所以是非审美、非艺术的欣赏方式。当幼儿在学习各种音乐的技能技巧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要学好这些技能就必须要在感受乐曲旋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感受乐曲是提高幼儿音乐质素的重要手段。

三、培养幼儿音乐感受能力的方法

(一)让幼儿形象生动地感受音乐

学龄前幼儿的年龄还是相对小,对音乐的理解很直观,如果只是随便给一首乐曲幼儿欣赏,可能他们只是听出乐曲快和慢的地方,至于是旋律的变化,思想内容就感受不到。因此教师就要担当一个引导者,让幼儿通过图片,活动的教学具或 “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开发幼儿的思维使幼儿能在形象生动的媒体帮助下感受到音乐。例如,在一次音乐活动中,我要向幼儿教授一首新歌 《美丽的台湾岛》,在学习歌曲的时候我先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歌曲是一首4/4拍子、旋律优美、抒情的歌曲,为了使幼儿更容易理解 《美丽的台湾岛》在欣赏歌曲旋律的同时幼儿看到电视机上台湾岛美丽的景色,而且,还得到了老师从旁的解说。使幼儿对歌曲的内容有了更生动、形象的了解。最后为了丰富幼儿对4/4拍子的感受,我还请了大班的哥哥姐姐为幼儿表演,当他们看到随着拍子起舞的哥哥姐姐,内心有了更强烈的学习愿望,且对歌曲的结构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第二课时歌曲表演有了强有力的铺垫作用。

(二)让幼儿在无意中感受音乐

在幼儿的身边到处是音乐的声音,无论是早操、课间活动,户外活动都有音乐的相伴。幼儿在这些时候都会有意无意地感受到不同类型的音乐,针对这一特点,我在课间活动或晨间活动的时候都会播放一些幼儿容易接受的名曲: 《玩具交响曲》、《快乐的农夫》、《摇篮曲》、《土耳其进行曲》等。当幼儿听了一段日子后,我偶然发现幼儿在课间活动的时候听到这些曲子,都会不由自主地与同伴跟着哼起来,有的时候他们还会自发组织,一起用不同的方法为乐曲伴奏。从这个例子中让我感受到幼儿在无意中的学习知识会比在课堂上正规的学习学得更容易。另外,在平时曲的目播放中,我们不但给他们介绍曲目的名称,而且要用儿童化的语言给他们讲讲曲目内容,使他们更好地、更多地了解音乐、感受音乐。

猜你喜欢

感受力乐曲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始乱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桑塔格的“新感受力”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悲伤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