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善洲精神的内涵及启示

2018-04-01杨善洲干部学院教学科研处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杨善洲淡泊名利保山

文 杨善洲干部学院教学科研处

杨善洲同志以一生的忠诚和执著,坚守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着一位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践行着“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感动了无数群众,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受教益。

杨善洲精神的内涵

“对党忠诚,坚定信念,牢记宗旨,一心为民,鞠躬尽瘁,不懈奋斗,大公无私,淡泊名利”,这32个字是杨善洲精神的写照。

1944年在滇西抗战的支前工作中,16岁的杨善洲不畏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参加抗日民夫担架队运送负伤的抗日官兵。当时,和他一起抬担架的是一位40多岁的农民,名叫刘贵。上坡时,刘贵叫他在前,自己在后;下坡时,刘贵让他在后,自己在前。少年的杨善洲走得轻松稳当,可刘贵的脚被磨得血迹斑斑。刘贵这种勇挑重担、舍己为人的精神让杨善洲学会了换位思考,成为他一辈子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思想启发。自此,杨善洲便萌生了为人民服务的念头,当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之后,父老乡亲就简化成了人民两个字。杨善洲谈及人民群众,必提起刘贵等人:“父老乡亲给我的,我一辈子记着,不管在什么位置上,都要为群众着想!”

在我们党走过的这些光辉岁月里,杨善洲既是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积极拥护者、忠诚的实践者和坚定的捍卫者。1950年,解放军进驻保山后,佃农杨善洲家分到了几亩地。杨善洲高兴地说:“解放了,有地了,真心感恩共产党。以后,为了让所有群众都能有土地,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杨善洲说:“刚参加工作时,自己不明白什么叫革命,也不懂得怎样为人民服务,后来在党的培养下,才逐渐成长起来。自己这辈子,要兑现入党的誓言。”新中国成立后,杨善洲参加了革命工作,不管是当普通干部还是主政一方,他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杨善洲就是这样紧跟党的步伐,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改天换地,开拓创新,不断前进。

杨善洲精神的启示

心中有党。杨善洲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生兢兢业业,淡泊名利,坚守精神家园。他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确定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并把这种理想信念转化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上来。杨善洲用行动告诉我们,要坚定不移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都要时刻警记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用严格的党员要求来规范自己,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对党、对组织、对同志讲真话,做实事;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杨善洲用科学世界观立身,把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转化在实际行动中,一心一意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斗,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心中有民。杨善洲说过,共产党人做官的目的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谋福祉,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他在工作中践行了这一要求。无论是担任县委书记还是地委书记,都是经常工作在基层,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保山的田边地头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始终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里。杨善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入贯彻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心中有责。杨善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力量,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的精神。杨善洲担任保山地委书记时打造了著名的滇西粮仓;杨善洲退休之后精心培育了郁郁葱葱的大亮山。人们从杨善洲身上读懂了臧克家的那首诗“有的人死了,但是他还活着”。杨善洲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片绿荫,更是在天地间回荡的浩然正气。如今大亮山已经成为了共产党人的一个精神标示,吸引一批批的人来到这座山参观学习,重新举起右手宣誓入党誓词,重温初心重启征程!

猜你喜欢

杨善洲淡泊名利保山
特长
淡泊名利
走过万水千山 最爱一座保山
雄关漫道
李雪健:感恩、 大爱、顽童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杨善洲精神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PTN技术在保山广电网络的具体应用
漫画10幅
栽树人——致杨善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