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基因组变异与纤维性状遗传研究获进展

2018-04-01

纺织科技进展 2018年8期
关键词:衣分纤维长度变异

5月8日,《自然—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了由河北农业大学马峙英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杜雄明团队等8个单位完成的一项棉花基因组变异和纤维性状遗传领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对来自中、美、澳等主要植棉国的419份陆地棉核心种质的基因组进行重测序,确定了一系列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过程中,与棉花纤维长度、强度、铃重、衣分等重要性状相关的基因组变异和位点及其分布规律,为棉花重要性状定向育种提供了较为精准的标记和基因资源。

研究人员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6个地点12种环境鉴定了纤维长度、强度、铃重、衣分等13个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获得了近20万个表型数据。基于测定的3 665 030个SNP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人员共鉴定出11 026个与13个性状显著关联的SNP,并找到了多个与纤维长度、强度等显著关联的SNP所在的基因位点。

因其广泛适应性和高产特性,陆地棉的种植占全球棉花的90%以上。随着纺织工艺的改进,人们对棉花纤维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深化对种质资源表型变异的分子基础研究和优异遗传变异位点发掘,实现棉花品质、产量等重要性状的有效选择与改良仍然是棉花育种的重大科学问题。

猜你喜欢

衣分纤维长度变异
蒸煮及打浆过程中剑麻浆聚合度和纤维长度的变化规律
变异危机
变异
鲁西南植棉区种植密度对蒜后直播短季棉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棉花衣分和价格的关系
自花授粉与自然授粉对棉花F2群体铃重和衣分的影响
随机须丛影像法纤维长度测量仪
南疆棉区打顶时间对棉花产量和纤维长度的影响?
棉花产量组分等性状的品种间及收花期间差异性分析
变异的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