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竭散联合创灼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2018-03-31龙宜伶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9期
关键词:血竭极小值红肿

龙宜伶

【摘要】目的 探讨龙血竭散联合创灼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1组为实验组,采用龙血竭散联合创灼膏局部外敷治疗,另2组分别为对照组1采用创灼膏外敷炎症部位,对照组2采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静脉炎显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且疗效更稳定,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龙血竭散联合创灼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疗效好、疗程短、操作简单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龙血竭散;创灼膏;静脉炎;50%硫酸镁;湿热敷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9..01

静脉炎为临床常见静脉输液并发症。据统计:药物外渗至周围组织占所有穿刺并发症的5.39%[1],但由于药物刺激、静脉导管针刺激、液体外渗等多种原因可引起静脉炎,国内外报道其发生率为4.17%~89.5%[2-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应用中药外敷法治疗静脉炎,疗效明显。我科采用龙血竭散联合创灼膏外敷患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5月在本院痔瘘科住院期间输液发生静脉炎的患者20例,男性19例,女性41;年龄为18~80岁,静脉炎发生部位均为手背、前臂。发生外渗红肿或硬结反应的药物有止血药、抗生素类、止痛药等。将患者随机编号,以3的倍数循环依次分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每组各20例。患者治疗所用静脉留置针均为同一厂家的24号留置针。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管条件、病情、用药情况、穿刺部位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3组均在发生静脉炎处用0.5%碘伏消毒后,再用0.9%生理盐水清洗待干,抬高患肢制动。

实验组:据静脉炎范围,用适量龙血竭散(国药准字Z20026373)与创灼膏(国药准字Z51021570)混合搅拌均匀成糊状,外敷于患处,敷药边缘超出红肿范围3~5 cm,无菌敷料覆盖包扎固定,2次/d。

对照组1:将创灼膏均匀涂于患处,注意避开针眼,不能堵塞针眼,轻轻按摩3~5 min,无菌敷料包扎固定,2次/d。

对照组2:用4~6层无菌纱布浸于40℃~50℃的50%硫酸镁溶液中,拧干至不滴水为宜,敷于患处,患肢下方局部垫卫生垫,避免药液浸湿被服,每次敷15~20 min,2~3次/d,注意倾听患者主诉,防止烫伤。

1.3 疗效评价标准

各组连续给药7天为一疗程,每8 h观察并记录肿胀、消退及疼痛缓解情况,予疗程结束3天内进行评价。痊愈:红肿、疼痛、硬结消失;好转:红肿、疼痛、硬结减轻;无效:红肿、疼痛、硬结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3组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100.00%(20/20),明显高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各自治疗有效率为96.70%(19/20)、90.00%(17/20),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3组平均痊愈时间比较

实验组平均治愈时间(2.01±0.02)天少于对照组1(2.65±1.32)天、对照组2(3.47±1.4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3组患者静脉炎疗效稳定性比较

实验组静脉炎疗效稳定性极小值、极大值与极大极小值差分别为1、3、2,对照组1极小值、极大值与极大极小值差分别为2、5、3,对照组2极极小值、极大值与极大极小值差分别为2、7、5,实验组波动值明显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研究中发现,龙血竭散在消除局部硬结中优势较为明显,而创灼膏在缓解局部红肿、疼痛中优势较为明显。

传统的硫酸镁湿热敷治疗静脉炎,虽然经济实惠,但湿敷过程中需频繁更换配液和更换纱布,工作繁琐,且易弄湿床单或衣物,冬季湿敷部位暴露过久易导致受凉;湿敷缺点为水分蒸发快,作用时间短,药物易析出结晶,使纱布变硬,不易紧贴皮肤而影响药液吸收硫酸镁加热时的温度不易掌握,特别是老年人和婴幼儿,容易发生烫伤;且治疗静脉炎的效果并不理想。龙血竭散、创灼膏均广泛用于肛肠术后切口换药,就地取材,方便快捷,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不仅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给输液患者带来福音,还减轻了护士工作量,也受到越来越多患者及护理人员的青睐,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矛盾、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房 芳,刘红梅.护理操作对外周静脉引起的局部并发症[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1):533-534.

[2] 杜 華.湿热敷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7-8.

[3] 韩曙明,范广萍,王云霞.探讨静脉输液外渗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8,6(3):162-164.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血竭极小值红肿
两种血竭凝胶抗炎抗菌效果比较
一道抽象函数题的解法思考与改编*
构造可导解析函数常见类型例析*
血竭三七接骨膏超微粉碎工艺的优化及其粉体学性质
极小值原理及应用
乳房红肿可预防
躲避蚊子有方法
基于庞特里亚金极小值原理的多运载体有限时间编队控制
正交试验优化麒麟血竭中血竭素的超声提取工艺
马凤琴应用龙血竭胶囊治疗胃黏膜肠化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