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保护青光眼视神经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8-03-31张秋丽姜岩王为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9期
关键词:有效成分作用机制研究

张秋丽 姜岩 王为

【摘要】青光眼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机较为复杂。当前,临床上治疗青光眼的方法较多,但相比较来说,中药安全性更高,通过其制剂,以进一步控制视神经萎缩发展,让人体视力得以恢复。

【关键词】单味中药;有效成分;保护青光眼视神经;作用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9..01

青光眼诱因较多,但最终共同通路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在临床治疗上,主要通过阻断视神经的损伤通路,并增强其存活机制,来对视神经保护加以保护,达到治愈的目的。而在控制眼压的基础上,运用中药及相关制剂,其疗效更是显著。本文主要研究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于保

护青光眼视神经的相关作用机制,并将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1 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

1.1 单昧中药

1.1.1 藏红花

藏红花又可以称之为番红花,为鸢尾科植物,主要成分包括藏红花酸以及苦苷、原色素等,具有活血化瘀,化痰行气的作用。当前,藏红花提取液逐渐被运用于青光眼治疗中来,以改善视网膜的血液循环状况,并维持视网膜内核层功能,避免其Ops波及b波大幅度降低,调节视网膜神经中的自由基,从而转变其缺血、缺氧的状况,以免视网膜神经中自由基大量升高而对其膜性结构以及细胞核等造成损伤[1]。同时,藏红花的提取液给药途径较多,能够有效增强视神经轴突存活率,延长视网膜中的生长相关蛋白表達,有利于对已受损的视神经进行有效修复,促使其再生。

1.1.2 刺五加

该药物为五加科植物,具有益气健脾及补肾安神的作用,且在扩张血管以及调节人体免疫系统、转变血液流变性、抗肿瘤、抗疲劳、控制血栓形成、抗损伤等方面有突出的作用。由于刺五加可以进一步控制视网膜自由基产生,以提升视网膜抗氧化能力,让其组织间隙谷氨酸的浓度得以降低,从而有效抑制谷氨酸不断向着玻璃体弥散,让玻璃体中的谷氨酸浓度也得以有效控制,以起到改善视神经的功效。

1.1.3 灯盏细辛

该种中药属于菊科植物,别名灯盏花,其主要包括香豆素、黄酮以及酚酸类化合物等,在调节人体微循环、扩张微血管、控制血管外周阻力、抵抗血小板聚集及提升心脑血流量等方面有着显著功效。由于灯盏花素可以进一步促使小梁细胞增殖,从而控制其分泌细胞外的基质,让小梁网筛状结构得以恢复,并促使房水有效排出,对于原发性开角型的青光眼具有显著防治功效[2]。同时,该药物还具有扩张血管及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有效保护人体的视神经,并对受损视神经有修复作用。

1.1.4 丹参

丹参属于唇形科植物,其主要成分包括了丹参素、丹参酮以及原儿茶醛等,在抗血小板聚集及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视网膜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个周边组织,而丹参对于脑缺血以及再灌注损伤等均具有拮抗的作用,因此丹参注射液可以在形态学上进一步降低细胞结构损伤,并促使其b波恢复,降低视网膜自由基含量,避免其对视网膜造成较大损伤而形成缺血、血氧状况,严重损伤到视神经。

1.2 有效成分

(1)川芎嗪。川芎嗪属于酰胺类生物碱,具有钙拮抗、抗自由基、保护视神经、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及肺动脉高压、肝硬化等治疗中来。由于川芎嗪能够有效改善眼部的微循环,并降低血黏度,促使血流速度加快,从而让轴浆流得以恢复正常,并促使视网膜神经节的细胞轴突再生、伸长,因此在治疗青光眼上优势较为突出。

(2)金丝桃素。金丝桃素为二蒽酮类化合物,其生物活性较强,为特异性蛋白激酶C抑制药物。同时,该种药物还可以减轻急性高眼压的视网膜谷氨酸水平升高状况,对于保护视网膜有一定应用价值[3]。

(3)三七总苷。该种有效成分为人参、三七主根或是根茎内所提取出的成分,包含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以及人参皂苷Rb1等单体皂苷,其特异性较强,可以有效阻断受体钙离子通道,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扩张血管、抗自由基等作用。

(4)葛根素。该种有效成分为主要从豆科植物的野葛、甘葛藤干燥根内所提取出来,有改善微循环及B受体阻断等作用。同时,葛根素可以有效增加视网膜的内层厚度,并提升RGCs数量,控制中性粒细胞数,削弱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蛋白表达,对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2 讨 论

大多数中药化学成分较为复杂,但在治疗青光眼上,其效果显著,不仅可以进一步控制视神经萎缩,而且能够通过改善人体微循环,提升机体抗氧化能力,并调节血液黏度,来促进眼组织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活血化瘀的功效,从而更好的保护人体的视神经。

参考文献

[1] 彭红娟,赵桂玲.慢性青光眼和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黄斑厚度的比较[J].眼科新进展,2015,35(06):576-578.

[2] 张金军,董丽娟.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5,21(13):2405-2406.

[3] 党 鸿,辛晓蓉.青光眼视神经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6,36(07):680-683.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有效成分作用机制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山豆根根瘤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不同菌株对山豆根幼苗药用有效成分的影响
蒲公英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蒲公英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不同地区野生金线莲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
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我镇农业结构调整
冠心丹参方及其有效成分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